-
20821.包装材料中三种抗氧化剂的快速检测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建立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中3种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和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气相色谱检测法.样品以环己烷和异丙醇的混合液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进行提取.以Rtx(R)-5为分析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3种抗氧化剂在5.0~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在3个添加水平下,3种抗氧化剂的回收率范围为81.0%~95.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16~0.41 mg/kg.该方法操作便捷,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抗氧化剂;包装材料;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特丁基对苯二酚
-
20822.菜籽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破碎的菜籽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对提取菜籽多酚有显著性影响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8(m∶V),盐酸含量0.04%,振荡器转速200 r/min,提取3次.该条件下,总多酚提取率达到75.39%.
关键词:菜籽;多酚;提取工艺
-
20823.椪柑籽油超临界提取工艺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椪柑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对椪柑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中的时间、温度、压力和流量4因素的最优化组合参数进行定量研究,得到各因素与椪柑籽油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4MPa、CO2流量25.8 L/h、萃取时间147.6 min、萃取温度39.3℃.该条件下,椪柑籽油提取得率的理论值为45.95%,实测值为(45.12±1.36)%(n=3),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椪柑籽油的提取得率.
关键词:椪柑籽;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
-
20824.食醋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掺伪鉴别原理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针对食醋掺伪问题对食醋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研究.通过对“溴酸钠-硫酸锰-硫酸-丙酮”体系的振荡机理的分析及食醋成分分析探讨食醋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原理.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建立食醋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条件,并考察总酸、食盐、防腐剂对食醋非线性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山梨酸对食醋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影响较大,应在试验前去除食醋样品中的盐分;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振荡体系中物种及其浓度、电极类型、温度、搅拌速率、食醋用量.食醋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是食醋众多成分的整体表征,而不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体现,能表达食醋的真正质量,为食醋的掺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掺伪;化学振荡;食醋
-
20825.荷叶中总黄酮和荷叶碱含量变化规律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期的荷叶中总黄酮和荷叶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生长期的荷叶中所含的总黄酮和荷叶碱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荷叶的生长,总黄酮和荷叶碱含量逐渐增加;至成熟期时,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84.21 mg/g,荷叶碱含量达到最高值2.132 mg/g;当荷叶进入衰亡期时,总黄酮和荷叶碱的含量又逐渐下降.
关键词:荷叶;生长期;黄酮;荷叶碱;分光光度法
-
20826.红豆杉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活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组织匀浆法分离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根、茎、叶3个部位的内生放线菌,采用滤纸片法初步研究了内生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活性明显的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内生放线菌55株,抑菌活性试验中共有21株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占全部分离菌株的38.2%,其中4株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3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1株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sp.).
关键词:红豆杉;内生放线菌;分离;筛选;鉴定
-
20827.涂膜保鲜剂中添加茶多酚对黄花梨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探讨壳聚糖与天然抑菌抗氧化物质茶多酚对黄花梨进行涂膜保鲜的可行性.用荼多酚和壳聚糖混合液处理黄花梨,结合PE保鲜袋包装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 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VC含量、果实硬度及腐烂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联合荼多酚对黄花梨的保鲜效果优于单一保鲜剂,涂膜剂中添加茶多酚可明显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果实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黄花梨的烂果率,VC的保存率高于对照组.涂膜保鲜剂中添加茶多酚量为0.3%时保鲜效果最佳.壳聚糖中添加茶多酚能够明显延长黄花梨的保鲜期.
关键词:茶多酚;壳聚糖;黄花梨;贮藏品质
-
20828.抗冻蛋白在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及安全性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抗冻蛋白是一类具有提高生物抗冻能力的蛋白质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降低冰点、修饰冰晶形态、抑制重结晶等特性.对抗冻蛋白在食品原料生产及加工和贮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为抗冻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冻蛋白;食品;应用;转基因;安全
-
20829.竹叶黄酮与VC、VE复配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竹叶黄酮与VC、VE复配对冷却猪肉进行保鲜研究.在感官模糊综合评定基础上,通过L9(33)正交试验优化配比,并测定冷藏期间猪肉肉色、滴水损失、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0.15%竹叶黄酮,0.20% VC,0.10% VE复配时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良好.冷藏9d时,猪肉a*(红度)、b*(黄度)和pH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感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冷藏12 d时,肉样的MDA、TVB-N值分别为0.40 nmol/mg·PROT、11.72 mg/100 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竹叶黄酮复配剂能延长冷却肉货架期,提高了其保鲜效果.
关键词:竹叶黄酮;VC;VE;猪肉;保鲜
-
20830.食品药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毒理学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对食品药品包装材料中常用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Irganox 1010)、β-(3,5-二叔-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Irganox 1076)、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Irgafos 168)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表明:小鼠经口LD50等于11 340 mg/kg·BW;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未见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器比及组织病理学有异常变化.4种抗氧化剂混合物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染色体损伤作用,无精子损害作用,无显著亚慢性毒性.
关键词:包装材料;抗氧化剂;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