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81.浓香型大曲糖化动力学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为研究浓香型大曲的糖化动力学,用5%的大曲浸出液水解可溶性淀粉,在pH4.6、30℃的条件下,用菲林试剂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得出米氏方程;浓香型大曲糖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6.0;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糖化反应速率,计算得到活化能E为40.966 kJ/mol.试验证明,浓香型大曲糖化酶类的糖化反应动力学与单一酶相似.通过控制淀粉浓度(投粮量)、用曲量、入窖酸度和温度可以使浓香型大曲酒的糖化、发酵过程协调进行.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糖化酶类;米氏方程;酶动力学
-
20682.软包装水芹菜护绿保脆工艺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水芹为研究对象,以质构、色差、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研究热烫时间、锌离子浓度及热烫溶液pH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以质构和感官评定为指标,考察CaCl2浓度、浸泡时间对水芹品质的影响;以pH、色差及感官评定为指标,考察不同柠檬酸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芹最佳护色条件为热烫时间2 min,锌离子浓度200 mg/L,pH 8;最佳保脆务件为0.4% CaCl2溶液浸泡20 min;柠檬酸最佳添加量为0.1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品质最佳.
关键词:水芹;软包装;护绿;保脆
-
20683.植物乳杆菌K25的技术特性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对西藏灵菇来源的一株益生性植物乳杆菌K25进行技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25的凝乳活性较弱,蛋白质水解活性一般,自溶活性较高;该菌株对志贺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两株酸奶发酵剂菌株无抑制作用;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红霉素高度敏感;丙酸钙对植物乳杆菌K25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该菌株在发酵乳冷藏期间,表现出较好的存活能力,并且不会造成发酵乳后酸化.
关键词: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技术特性;附属发酵剂
-
20684.植物化感作用在控制水华藻类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伴随着水环境污染,水体中藻类疯长形成的“水华”、“赤潮”现象日益严重.各种化学、物理、生物方法被用于抑制藻类的生长,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不易控制、成本高、易破坏生态等问题.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具有生态安全和灵敏高效等优点,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介绍了植物化感抑藻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化感作用的种类和化感物质的化学成分,并讨论了植物化感抑藻的作用机制、抑藻机理,最后对植物化感作用在抑藻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富营养化;化感作用;水生植物;抑藻
-
20685.机械力化学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提取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并分别测定大豆粕粗粉,D50=30 μm大豆分离蛋白和D5o=10 μm大豆分离蛋白的粒度分布,颗粒形貌及大豆蛋白提取率.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有一定影响.随着大豆粉粒径的不断减小,其比表面积不断增大,大豆粕细胞的破损程度越严重,大豆粉及其细胞内有效成分与提取液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
关键词:机械力化学;大豆;分离蛋白;粒度分布;颗粒形貌
-
20686.柠檬精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GC-MS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溶剂浸提法通过正交试验对柠檬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分析检测柠檬精油成分.结果表明,适合的提取溶剂为正己烷;影响柠檬精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顺序为料液比>浸泡时间>浸泡温度;适合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m∶V)、温度50℃、提取时间1h,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2.11%.柠檬精油中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分别含有烯、醇、醛、酯类等化合物,其中柠檬烯占主导地位,其相对质量分数为29.63%.
关键词:柠檬精油;提取工艺;GC-MS
-
20687.量化筛选中国水牛奶生产Mozzarella干酪所需发酵剂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为了获得水牛奶Mozzarella干酪生产发酵剂所需菌种及其配比和用量的最佳方案,以自行筛选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为素材进行研究.通过检测所得水牛奶Mozzarella干酪样品的10项质量参数,对参数统计处理分析得到量化筛选结果,发现同时选用4个菌种、以相同的比例和3.0%的总添加量作为发酵剂制作的中国水牛奶Mozzarella干酪品质较优.
关键词:水牛奶;Mozzarella干酪;发酵剂;配比;添加量;量化筛选
-
20688.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果蔬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果蔬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采用全扫描方式(scan)进行定性,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进行定量,结合总离子流色谱图和提取离子色谱图,优化色谱条件,使分析时间控制在20 min以内,分离效果良好,在0.0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99%),加标回收率为72.6%~94.0%,相对标准偏差为1.3%~8.8%,符合果蔬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关键词:气质联用;有机磷农药;残留;全扫描;离子监测;果蔬
-
20689.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分离纯化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甘油磷脂酰胆碱(GPC)是磷脂酰胆碱(PC)分子上的两个脂肪酰基完全被水解掉的产物.为得到较纯的甘油磷酸胆碱,作者通过粉末磷脂水解获得GPC混合物,然后从3种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出D113树脂作为分离甘油磷酸胆碱的主要树脂,研究了其对甘油磷酸胆碱的吸附作用与解吸过程,解吸液通过特定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进一步纯化,所得产品经过HPLC分析,GPC的干基质量分数为97.11%.
关键词:甘油磷酸胆碱;离子交换;分离
-
20690.江西茶鲜叶中重金属状况多变量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对江西省5个茶区的88个茶鲜叶(新叶、老叶)样,以国标方法测定重金属Cu、Pb、Cd、As、Hg、Cr含量.结果显示,老叶、新叶和鲜叶聚类分析结果不完全相同,但均分为5组,无明显自然地域界限,6种重金属聚类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交叉验证的判别分析,区分老叶与新叶的正确率为87.5%,说明老叶与新叶差异明显,判别新叶是否高山组的正确率为77.3%.以改进的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NIPI)评价重金属状况并进行简单对应分析显示,老叶主要为轻度污染,新叶总体未污染,处于警戒水平:赣中赣南茶区新叶安全,其余新叶为警戒水平.结论表明:江西荼鲜叶重金属茶区间有一定差异但自然地域界限不明显;种植环境平均良好,路边组与高山组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茶鲜叶;重金属;多变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