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78 篇 当前为第 2064 页 共 2138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20631.竹叶黄酮与VC、VE复配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竹叶黄酮与VC、VE复配对冷却猪肉进行保鲜研究.在感官模糊综合评定基础上,通过L9(33)正交试验优化配比,并测定冷藏期间猪肉肉色、滴水损失、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0.15%竹叶黄酮,0.20% VC,0.10% VE复配时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良好.冷藏9d时,猪肉a*(红度)、b*(黄度)和pH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感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冷藏12 d时,肉样的MDA、TVB-N值分别为0.40 nmol/mg·PROT、11.72 mg/100 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竹叶黄酮复配剂能延长冷却肉货架期,提高了其保鲜效果.
    关键词:竹叶黄酮;VC;VE;猪肉;保鲜
  • 20632.叶丝回潮过程加水比例对膨胀丝整丝率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膨胀丝整丝率指标为参考,通过DOE试验设计,运用混料设计分析法,在加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一、二、三区不同加水比例参数设置在膨胀线叶丝回潮工序对膨胀丝整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二、三区不同加水比例参数设置对膨胀丝整丝率影响显著,回归方程模型显著且有效;在加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叶丝回潮一、二、三区最佳加水比例3∶4∶3.该条件下,叶丝回潮出口膨胀丝整丝率最高.
    关键词:烟丝;叶丝回潮;膨胀丝;加水比例;混料设计;整丝率
  • 20633.白藜芦醇的提取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提取、检测白藜芦醇的技术.目前,白藜芦醇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酶法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法;白藜芦醇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法.文章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白藜芦醇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白藜芦醇;提取方法;检测方法;药理作用
  • 20634.超声波辅助提取豆渣蛋白工艺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为提高豆渣蛋白提取率,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豆渣蛋白.超声波处理时,以料液比、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主要考察因素,蛋白得率为响应值.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做响应面和频数选优分析得,影响豆渣蛋白提取率的先后顺序为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温度>料液比.豆渣蛋白提取率较高时各参数取值范围:料液比20.5~22.1 mL/g,温度51.0~53.4℃,超声时间28.8~30.7 min,超声功率398.1~399.3 W.经多次实验验证豆渣蛋白提取率可达80.19%.
    关键词:大豆豆渣;蛋白;超声波;碱溶酸沉
  • 20635.苦荞茶和荞麦面条中芦丁及槲皮素含量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苦荞茶和荞麦面条中的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结果表明:造粒型和非造粒型(全麦和全胚)苦荞茶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明显差异,非造粒型苦荞茶中芦丁的质量分数较高(0.518 3%~0.850 6%),槲皮素的质量分数较低(0.0573%~0.252 1%);而造粒型苦荞茶和荞麦面条中槲皮素的质量分数较高(0.481 6%~1.022 2%,0.034 9%~0.072 0%),芦丁的质量分数较低(0.029 7%~0.031 4%,0.008 1%~0.024 4%),这可能是由于荞麦中存在的芦丁降解酶分解芦丁产生槲皮素的缘故.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苦荞茶和荞麦面条都是以芦丁作为主要的黄酮类物质,单纯以芦丁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来评价荞麦制品的品质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苦荞茶;荞麦;面条;芦丁;槲皮素;黄酮;芦丁降解酶
  • 20636.亲水胶体及均质对枣浊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为了提高枣浊汁饮料的稳定性,以浊度保留率、感官评定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多种天然亲水胶体和均质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加速贮藏试验发现:0.04%(m/V)黄原胶+0.04%(m/V)酸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稳定效果较好.通过测定浊度保留率确定最佳均质工艺条件为50℃均质1次,均质压力为25 MPa.黄原胶和酸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合以及适当的均质可以提高鲜枣浊汁饮料稳定性.
    关键词:鲜枣浊汁;稳定性;亲水胶体;均质;浊度保留率;Zeta电位
  • 20637.搅拌釜凸缘结构的模态分析及改进设计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12.0,对大型搅拌釜结构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搅拌釜结构应力分布情况及前5阶固有频率.计算结果表明设备结构强度满足要求,但结构固有频率过于接近系统的激励频率,容易发生共振.通过在搅拌釜凸缘接管处增设加强筋,在满足结构强度情况下,可提高结构的固有频率,降低发生共振的可能性.
    关键词:凸缘;加强筋;共振;模态分析
  • 20638.复合酶处理对金童5号黄桃去皮效果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对复合酶法黄桃(金童5号)酶解去皮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m(果胶酶质量)∶n(纤维素酶质量)=1.5∶1配制复合酶,以酶解液质量浓度、pH值、温度、时间为试验因素,选用L16(45)正交表优化黄桃复合酶法去皮的工艺.结果表明:在酶质量浓度为0.55 g/L、pH值为3.5、酶解温度为45℃的条件下,经45 min酶解后,黄桃去皮率达到100%,色泽金黄,外形光滑,质量安全,营养成分保存率达到96%以上.
    关键词:黄桃;复合酶;去皮
  • 20639.高梁—小麦粉复合面包面团发酵流变学与烘焙特性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研究高粱粉(过100目筛)对高粱—小麦粉复合面团特性及其面包品质的影响.以小麦粉为参照样,将高粱粉与小麦粉分别按照10/90,20/80,30/70,40/60,50/50(m/m)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采用Mixolab和F3发酵流变仪分析测定面团搅拌和发酵流变特性,并对面包的品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用高梁粉取代部分小麦粉,随着取代率的增加会降低面团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及其稳定性.当取代率为l0%时,面包芯和面包皮色泽(除b值外)与参照样无显著差别.除弹性和回复性外,当高粱粉对小麦粉的取代率不高于20%时,面包的其它质构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高梁粉取代率为10%和20%的面包在感官特性方面都与参照样无显著差别,而当高粱粉取代率高达40%时,所制得的面包仍能获得评定者的接受.
    关键词:高粱;复合面团;面团特性;面包烘焙;发酵流变学;sorghum;composite dough;dough characteristics;bread baking;rheofermentation
  • 20640.木糖/脯氨酸共裂解过程挥发性化合物形成规律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木糖与脯氨酸的混合体系,研究二者共同裂解形成的挥发性化合物形成规律.首先对木糖和脯氨酸进行单独裂解,木糖裂解的主要产物为糠醛,糠醛占裂解形成的挥发性化合物的45%,这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裂解时所形成的主要产物5-羟甲基糠醛(分别为28.9%、38.4%和37.4%)和糠醛(18.4%、35.4%和27.5%)有所不同,对木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裂解形成糠醛以及5-羟甲基糠醛的路径进行推测,认为木糖单独裂解时是通过脱水直接变成糠醛.同时,对不同比例的木糖和脯氨酸混合物进行共裂解,木糖和脯氨酸之间的比例对挥发性产物的形成比例具有明显的影响,脯氨酸的存在改变了木糖形成糠醛的路径,木糖主要经形成A-madori产物降解路线形成糠醛,脯氨酸在木糖降解路径中开始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然后脯氨酸才与木糖裂解形成的碎片反应而开始被消耗.木糖和氨基酸共裂解形成的挥发性产物的含量要低于木糖单独裂解时所形成的挥发性产物含量,这可能是木糖与脯氨酸结合形成了大分子物质,而这些大分子物质在裂解过程中主要是被碳化.共裂解形成的苯酚含量也比单独裂解时形成的苯酚含量有明显下降,共裂解形成的苯酚含量约为单独裂解时的33%左右.
    关键词:脯氨酸;木糖;共裂解;挥发性化合物;苯酚
首页  上一页  ...  2059  2060  2061  2062  2063  2064  2065  2066  2067  206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