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31.4-a-糖基转移酶的催化区域结构及关键氨基酸解析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4-a-糖基转移酶(4αGtase)能够作用淀粉产生大环糊精.分别采用精氨酸修饰剂DIC、蛋氨酸修饰剂Ch-T、色氨酸修饰剂NBS、组氨酸修饰剂DEPC、羧基修饰剂EDC、二硫键修饰剂DTT及蛋白变性剂巯基乙醇等对4αGtase进行化学修饰,解析4αGtase催化区域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氨基酸构成.结果表明,4αGtase活性中心的关键氨基酸为组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二硫键对于维持4αGtase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该酶可能同时存在淀粉键合区域和催化两个区域,蛋氨酸、色氨酸在两个区域存在状态不尽相同,空间结构的适当变换能够促进该酶与淀粉的结合,从而有利于总酶活的增加.
关键词:4-a-糖基转移酶;大环糊精;化学修饰;4-α-glucanotransferase;large ring cyclodextrin;chemical modification
-
20532.适配体及其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综述了适配体的筛选方法以及近几年来在分析检测、食品安全、临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适配体是一类能与靶分子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单链.它可以通过指数级富集的配体进化技术(SELEX)从体外筛选而得.适配体类似于抗体而优于抗体,愈渐成为各种研究项目、检测方面等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适配体;SELEX技术;分析检测;食品安全;aptamer;SELEX;analysis;food safety
-
20533.机械搅拌对凝胶状油脂质构、流变及微观形态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以精炼一级大豆油(RBDSBO)加入体积分数5%全氢化棕榈硬脂(FHPST)制备凝胶状油脂,探讨了不同的机械搅拌速率(0~10 000 r/min)对凝胶状油脂质构、流变性质及微观形态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其微观结构与物理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率小于500 r/min时,样品的硬度、凝聚性,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及不规则碎片维数Db均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搅拌速率为0~200 r/min时增大最明显;但当搅拌速率大于500 r/min时,其质构、流变学等参数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机械搅拌速率500 r/min时凝胶状油脂的网络强度、质构及流变等机械性质为最佳.
关键词:机械搅拌;凝胶油;质构;流变特性;微观形态
-
20534.采后原料贮藏方式对速冻小松菜褐变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采后原料正确的贮藏方式是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常温贮藏、预冷后常温贮藏和5~10℃恒温库贮藏3种方式,探讨了采后原料3种不同贮藏方式的温度、糖度和pH值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原料采后不同贮藏方式对速冻小松菜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后原料4h之内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常温下存放为宜;采后原料4h外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5~10℃恒温库贮藏为宜.
关键词:小松菜;贮藏方式;速冻;褐变;komatsuna;storage method;frozen;browning
-
20535.牛磺酸对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研究了牛磺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对SD大鼠喂养缺铁饲料,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再给缺铁性贫血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0.5g/kg牛磺酸共21 d,比较牛磺酸对正常大鼠和缺铁性贫血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显著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清铁和铁蛋白含量,提高肝脏铁含量,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可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抗氧化能力,在补铁的同时添加牛磺酸效果更佳.添加牛磺酸对正常大鼠铁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显著(P>0.05).因此,牛磺酸对缺铁性贫血大鼠铁的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优于正常大鼠.
关键词:牛磺酸;大鼠;缺铁性贫血;铁利用;抗氧化
-
20536.热烫对真空油炸豌豆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研究了热烫条件对真空油炸豌豆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热烫温度是95℃.热烫时间影响豌豆的色泽、松脆性、含水率、含油率、维生素C和叶绿素的质量分数.综合比较发现:热烫2 min,总体可接受性最好,而且真空油炸豌豆的含水率、含油率很低;超过2 min,含油率、含水率降低不是很明显,而且维生素C、叶绿素质量分数迅速降低.
关键词:豌豆;真空油炸;热烫
-
20537.海蚬多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对海蚬粗多糖(CP)进行初步分离,获得3个组分(F1、F2、F3).采用Sephdex G-100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3个纯化组分析(f1、f2、f3).对f1、f2、f3的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f1、f2、f3为均一的多糖组分.采用苯酚-硫酸法、硫酸-间羟联苯法、考马斯亮蓝法、氯化钡-明胶法分别对CP、f1、f2、f3中总糖、糖醛酸、蛋白质、硫酸基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P、f1、f2、f3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3.81%、98.75%、95.58%、84.71%;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58%、0.16%、0.96%、2.13%;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0.92%、1.22%、2.08%、3.58%;CP、f3蛋白质分别为3.08%、6.34%,f1、f2均未能检出;HPLC分析结果表明f1、f2、f3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8 600、80 600、100 600.采用化学方法对CP、f1、f2、f3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P、f1、f2、f3具有不同的还原力、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金属离子螯合能力.
关键词:海蚬;多糖;性质;抗氧化活性;chinese venus;polysaccharide;characterization;antioxidant activity
-
20538.熟化温度对棕榈基人造奶油质构、流变和结晶特性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研究了熟化温度对棕榈油基人造奶油质构、流变特性和结晶特性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产品储藏及其温度波动过程中硬度、流变特性、即时固体脂肪质量分数、微观形态、热稳定性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熟化温度为20℃的样品在储藏过程中出现后结晶现象,且其涂抹性最差;熟化温度为30℃的样品,虽然涂抹性较好,但其硬度较小,温度波动21 d后发生起砂,且大量转化为β晶型;熟化温度为25℃的样品具有合适的固体脂肪质量分数,完善的结晶网络,良好的硬度和涂抹性能,且其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较强,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β'晶型.研究也表明,稳定的熟化温度是很重要的,即便5℃的差异也会造成产品性能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熟化温度;质构;流变特性;结晶特性;人造奶油
-
20539.低/零反式脂肪酸食品专用油脂加工新技术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健康的诉求日益提高,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得到了全球的重点关注和普遍认可.在食品中消除及限制反式脂肪酸的行动已经在世界多国开展起来.2011年11月2日,卫生部发布《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一,强制要求以氢化油为配料的食品营养表中,要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该通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时,国内外行业各研究人员及油脂食品厂家,竞相改进加工工艺,研究开发低/零反式脂肪酸油脂及其产品的制造技术.
关键词:
-
20540.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综述了不同来源抗氧化肽的氨基酸组成、序列、可能的活性位点和抗氧化机制,以及目前主要的抗氧化肽构效关系研究方法.
关键词:抗氧化肽;氨基酸组成;序列;活性位点;构效关系;antioxidative peptides;amino acid composition;sequence;active site;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