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51.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作为国际上最先进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以其良好的应用特性如能耗低、省时、处理温度低、效率高和对食品原有品质保存效果好等特点,吸引了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与其它食品加工技术相比,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不仅具有更好的杀菌、钝酶效果,还能有效降解残留农药,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而且基本不影响食品的原有品质和营养特性.因此,将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有效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大大提高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为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新途径.作者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场的处理装置、加工机理以及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应用途径,并对高压脉冲电场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压脉冲电场;食品质量;食品安全
-
20552.食品中苏丹红Ⅰ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为了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苏丹红,采用重氮化法合成了2种苏丹红Ⅰ的衍生物,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后,分别将两种衍生物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紫外光谱表征结果证明衍生成功.将制备的BSA络合物做为免疫原免疫兔子,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采用方阵法确定了抗体和包被抗原的稀释比例.对影响酶免疫检测方法(ELISA)的因素包括包被液,封闭液,样品稀释液,抗体稀释液,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最适反应条件下,以苏丹红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建立了抑制曲线,线性范围为0.3~23.4 ng/mL,苏丹红Ⅰ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3.0 ng/mL,检测限(LOD)为0.1 ng/mL.交叉反应测试表明,与对位红交叉反应率为140%;与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G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1%,6.85%,6.5%;与苏丹红Ⅳ的交叉反应率<0.1%.以辣椒粉为样本,在5 ng/g和20 ng/g添加水平下得到回收率分别为90.4%和96.0%,变异系数分别为1.8%和4.9%.
关键词:苏丹红;酶免疫测定;多克隆抗体,辣椒粉;Sudan Ⅰ;ELISA;polyclonal antibody;chili powder
-
20553.干燥方式对半干面保鲜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半干面是一种新型的方便面制食品,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干燥是半干面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其品质和保鲜影响较大.作者采用紫外-微波干燥和电热干燥对鲜湿面条进行干燥,对比分析干燥方式对半干面的含菌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热干燥效率较低,干燥的后期杀菌效果不明显;紫外-微波干燥效率高,干燥后期面条的含菌量持续下降,两种干燥均能使半干面的初始含菌量明显降低.对于电热干燥,125℃为较合适的干燥温度,半干面的菌落总数显著下降,对其质构和蒸煮品质影响较小;对于紫外-微波干燥,在不同功率下半干面的初始含菌量均显著低于电热干燥,当微波功率为2000 W时,半干面的品质较好,是较为合适的微波干燥功率.
关键词:半干面;电热干燥;紫外-微波干燥;含菌量;质构;蒸煮品质
-
20554.茭白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为建立茭白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研究了TCA/丙酮沉淀法和改良酚抽法两种不同总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上样量、pH值范围及凝胶质量浓度等条件对2-DE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酚抽法更适合茭白总蛋白质的提取,采用17 cm、pH 4~7的胶条、1.0 mg的蛋白质上样量、12 g/dL的凝胶浓度、考马斯亮蓝G-250胶体考染法染色,最终可获得蛋白质点较多,背景清晰,分辨率较高的2-DE图谱,为进一步开展茭白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茭白;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Zizania latifolia;proteomics;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
20555.白首乌中多糖等活性成分对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为了探讨白首乌对黑素合成的影响,从白首乌中提取分离了多糖、C21甾苷及磷脂,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了白首鸟含有的多糖、C21甾苷及磷脂对蘑菇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首乌含有的多糖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为31.8 μg/mL,多糖是酪氨酸酶的可逆性抑制剂,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磷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较弱,而C21甾苷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提示白首乌含有的多糖有可能被周作皮肤增白剂或作为色素沉着抑制剂,也有可能成为安全有效的食品褐变抑制剂.
关键词:白首乌;多糖;酪氨酸酶;黑素合成;抑制作用;Cynanchum auriculatum;polysaccharides;tyrosinase;melanin synthesis;inhibition
-
20556.莲藕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方法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莲藕的淀粉含量.对光谱数据的3种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再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建立了莲藕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和平滑等结合的预处理,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建立的模型最佳;其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c)和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960 0和0.741 6,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和均方根误差(RMSEP)为0.923 8和1.050 6,可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莲藕淀粉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切实可行.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莲藕;淀粉;无损检测;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lotus root;starch;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
20557.不同脱盐方式卤鱼风味的变化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以感官评定、质构等指标初步研究了静水处理、真空反渗透、振荡处理、扎孔处理等不同方式对咸鱼进行脱盐处理后,卤鱼风味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不同脱盐方式提高了脱盐速率,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保持,同时能较好地去除异味,但对鱼香味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振荡处理法以及添加质量分数1.5%海藻糖浸泡+扎孔+振荡处理法能较好的保持鱼块风味的脱盐方法.
关键词:脱盐;风味;感官评定;质构;desalination;flavor;sensory evaluation;texture
-
20558.银杏粉丝加工中添加剂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快速黏度分析仪与物性分析仪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海藻酸钠、氯化钠和明矾对银杏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明矾对银杏粉丝品质的影响较大,当海藻酸钠与明矾的添加量分别为质量分数0.50%和0.75%时,银杏粉丝品质较佳.通过对比添加海藻酸钠和明矾的银杏粉丝与市售绿豆粉丝的品质,发现添加海藻酸钠与明矾的银杏粉丝品质相近,接近市售粉丝,表明海藻酸钠可替代明矾添加到银杏粉丝中.
关键词:银杏粉丝;海藻酸钠;明矾;市售粉丝;ginkgo starch noodles;sodium alginate;alum;commercial starch noodles
-
20559.氯氰菊酯手性拆分及其抗体立体选择性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以HP-silica柱和Sino-Chiral OD手性柱为固定相,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采用Waters484型液相色谱仪对氯氰菊酯进行手性拆分和单体制备;并根据Sino-Chiral OD手性柱的分离结果和文献,对氯氰菊酯异构体进行构型鉴定;最后,研究了抗氯氰菊酯单克隆抗体对其8个异构体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抗氯氰菊酯单克隆抗体仅对氯氰菊酯的2个异构体(CP1,1R-cis-αR和CP2,1R-cis-αS)有抑制作用;抗体对CP1的灵敏度比对CP2要高得多,对高杀虫活性CP2异构体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3.62 ng/mL,为将来高活性氯氰菊酯异构体的免疫检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氯氰菊酯;手性拆分;单克隆抗体;立体选择性;cypermethrin;chiral separation;monoclonal antibody;stereoselectivity
-
20560.酶水解降低牛乳蛋白抗原性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1-15]
利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牛乳单酶一步或双酶两步酶解,研究两种酶解方法对牛乳中αs-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抗原降低效果的影响.对酶解过程中3种蛋白抗原降低率进行测定及水解物的蛋白质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酶两步水解法与单酶一步水解法相比,可显著降低牛乳蛋白抗原性.水解液的SDS-PAGE分析显示双酶两步水解液中αs-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残留量较单酶一步水解液中的这3种蛋白残留量少.水解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双酶两步水解液中有较多相对分子质量低于6 500的肽类,而单酶一步水解液中有较多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2 300的蛋白.
关键词:牛乳;抗原性;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