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81 篇 当前为第 2011 页 共 2139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20101.玉米蛋白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在湿法玉米淀粉加工中,玉米蛋白存在于副产物玉米黄粉、玉米胚芽饼和玉米浆中.文章在分析玉米蛋白氨基酸组成等特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玉米蛋白加工利用现状和玉米蛋白水解物的功能特性,指出玉米蛋白水解物在食品工业上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玉米;蛋白;水解物;功能性
  • 20102.圆酵母B84512单倍体的制备及其产赤藓糖醇特性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圆酵母B84512为工业用赤藓糖醇生产菌株,为获得其遗传育种单倍体亲本,以Mcclary产孢培养基进行该菌株子囊孢子萌发,萌发条件为:30℃,培养7d,菌株产孢率为45%;以蜗牛酶裂解子囊孢子细胞壁150 min,共筛选出10株单倍体菌株,其中3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合成赤藓糖醇的能力相对较高,分别命名为Torula sp.B84512-7,Torula sp.B84512-8及Torula sp.B84512-9.经PCR验证,前两者为α型,后者为a型.将3株单倍体两两杂合,发现杂合子Torula sp.B84512-79的发酵性能最佳,赤藓糖醇产量高达97 g/L,约为出发菌株的56%.赤藓糖醇产量较高的单倍体亲本Torula sp.B84512-7及Torula sp.B84512-9可用于基因工程育种.
    关键词:圆酵母B84512;单倍体;子囊孢子;赤藓糖醇;Torula sp.B84512;haploid;ascospore;erythritol
  • 20103.吸附剂对豆浆中嘌呤物质的吸附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采用不同的吸附剂分别对豆浆中的嘌呤物质进行去除,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浓度为1.5 g/L,pH值为6.0,60℃恒温静置60 min的条件下,豆浆中嘌呤的吸附率达到最大,为48.878%.该方法的提出,填补了中国国内豆浆中嘌呤物质去除的技术空白.
    关键词:豆浆;嘌呤;吸附剂;吸附率
  • 20104.HPLC测定采后莲雾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在贮藏期的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台湾“黑珍珠”莲雾果实中的果糖、蔗糖和葡萄糖等可溶性糖含量的方法,并测定采后贮期莲雾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Carbohydrate柱(4.0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流速1.5 mL/min,柱温45℃.结果表明:利用该法进行色谱分析,各组分能达到较好的分离,在0.625~20 mg/mL的糖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 8(n=6)以上,3种糖的加标回收率为99.05%~106.39%;精密度试验表明,各组分峰面积RSD为2.55%~3.98%(n=6).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精密度,可用于测定采后莲雾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贮藏期间可溶性糖的变化.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莲雾;可溶性糖;贮藏
  • 20105.喷雾干燥技术对食品微胶囊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目前喷雾干燥技术应用于食品微囊化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文章系统地综述了该技术路线下芯壁材性质、壁材溶液浓度、芯壁材质量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雾化压力等因素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机制及结果,并提出微囊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为喷雾干燥技术应用于食品微囊化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雾干燥;微胶囊;工艺参数
  • 20106.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液态稳定性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考察了不同pH、缓冲液成分及不同保存环境下的IL2-HSA融合蛋白的稳定性,以SDS-PAGE和SE-HPLC作为考察手段并得出结论,在pH为4~6的缓冲盐体系中,蛋白质表现较稳定,当pH为5时,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较好的保持了蛋白质的稳定性.其后考察了蛋白质的辅料、光稳定性等因素对蛋白质的影响,在经受光照射后,蛋白质与对照样品未表现出明显区别.在乙酸盐提供的pH 5溶液中,辅料为氯化钠、贮存条件为4℃、贮存时间6个月后,蛋白质纯度仍保持在97%以上.
    关键词:IL2-HSA;pH;稳定性;液态;HPLC
  • 20107.甲型流感病毒HA蛋白质序列的预测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基于CGR-游走模型和分数阶差分,用ARFIMA模型预测甲型流感病毒HA蛋白质序列.对所选取1943~2013年同源性相对较高的71条蛋白质序列,用ARFIMA(p,d,q)模型对前20个位置去拟合并且预测,除极个别外由预报区域图显示原始数据都在预报区域内,表明模型建立的比较合理,预报效果很好.这对流感病毒的研究和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甲流;HA蛋白质序列;预测;CGR游走模型;ARFIMA(p,d,q);influenza virus;HA protein sequence;prediction;CGR walk model;ARFIMA (p,d,q)
  • 20108.海芦笋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研究海芦笋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利用羟自由基抑制试验判断海芦笋多糖的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海芦笋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水)比1∶15(m∶V)、超声波处理时间15 min、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h,该工艺下粗多糖提取率为6.12%,与传统浸提相比,提取效率明显提高;海芦笋多糖对羟自由基·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作用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羟自由基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0.578 mg/mL.
    关键词:海芦笋;多糖;碱性食品;超声波;辅助提取;抗氧化
  • 20109.超声波辅助提取番石榴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以番石榴为提取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番石榴多酚.通过对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番石榴中多酚提取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番石榴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50 W,乙醇浓度40%,料液比1∶30(m∶V),该条件下多酚的提取得率为4.65 mg/g.
    关键词:番石榴;多酚;超声波提取;响应面分析
  • 20110.红旱莲总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及抗氧化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通过抑制率及抑制动力学的测定,研究红旱莲总黄酮(HAF)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利用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测定,评估了红旱莲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红旱莲总黄酮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XOD抑制剂,红旱莲总黄酮对XOD的抑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1.73 μg/mL,抑制常数Ki为0.61 μg/mL.红旱莲总黄酮有较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0.135 μg/mL)及明显的总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红旱莲黄酮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和预防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或膳食功能因子.
    关键词:红旱莲总黄酮;黄嘌呤氧化酶;抗氧化性;抑制作用
首页  上一页  ...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