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81 篇 当前为第 2009 页 共 2139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2008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的4种黄曲霉毒素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建立同时对食品中的4种黄曲霉毒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经甲醇-水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测定.黄曲霉毒素在所测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6%~ 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7.5%,AFB1、AFG1的最低检出限为0.2 μg/kg,AFB2、AFG2的最低检出限为0.05 μg/kg.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是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测定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免疫亲和柱
  • 20082.反胶束后萃蛋白质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反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自发形成的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纳米级聚集体,反胶束萃取可以分为前萃和后萃2个过程.文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后萃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以及后萃蛋白质优化的方法,为今后反胶束后萃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反胶束;后萃;蛋白质
  • 20083.预处理温度及pH值对废弃菌丝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为利用废弃菌丝体生产短链挥发性脂肪酸(Short Chain Volatile Fatty Acids,SCFAs)的资源化方法提供有益参考,研究了废弃菌丝体预处理温度和pH值对总固体(Total Solid,TS)和有机物(Volatile Solid,VS)融出率,上清波中SCOD、可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氨氮浓度及预处理液发酵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废弃菌丝体预处理温度和pH值有利于TS和VS的融出,所得上清液中SCOD、可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氨氮浓度均较高.当预处理温度一定(90℃)时,废弃菌丝体预处理pH值对厌氧发酵产酸的效果影响较大,pH值为5.0时,SCFAs的质量浓度最高,为8.01 g/L,但各预处理pH值条件下有机酸的主要成分均为乙酸.由于中性pH值(pH值为7.0)时溶液中氨氮质量浓度高达1.96 g/L,抑制了厌氧产酸微生物的活性,产酸效果较差.
    关键词:废弃菌丝体;预处理;温度;pH值;厌氧产酸;短链挥发性脂肪酸
  • 20084.动物脂肪氧化酶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脂质的氧化是导致动物性食品及其原料在加工、储运过程中营养价值和产品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脂肪氧化酶(LOXs)是催化脂质,特别是不饱和脂质氧化的关键酶.它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氧化,导致动物性食品风味、色泽及质构劣化,营养价值降低.文章根据近几十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在详细介绍LOXs分子结构的基础上,着重阐述LOXs催化PUFA氧化的催化反应性能,并对LOXs的发现、分布、分离纯化与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脂肪氧化酶;结构;催化反应;分离纯化;活性测定;动物性食品
  • 20085.高压脉冲电场杀菌系统的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杀菌是食品加工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杀菌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与卫生,传统的杀菌技术会对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产生一定的副作用.高压脉冲电场(PEF)杀菌技术因其杀菌效果好、快速、低耗、安全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于食品杀菌中.文章介绍国内外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对高压脉冲发生器、处理室、杀菌系统的影响,并综述对其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高压脉冲电场;杀菌;高压脉冲发生器;处理室
  • 20086.储藏温度和时间对混浊苹果汁混浊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为了提高混浊苹果汁的混浊稳定性,选用红富士苹果为原料,通过将其在不同条件下(温度和时间)贮藏,研究对苹果汁混浊稳定性和苹果中果胶含量及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在两种温度(4℃和12℃)下,果汁浊度保留率和混浊稳定性均提高,而且,苹果pH值和果胶含量增加,果胶酯化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相对于低温(4℃)而言,室温(12±1)℃更有利于提高果汁的浊度保留率和稳定性.因此,苹果通过室温贮藏能够明显改善果汁的混浊稳定性.在考虑出汁率的情况下,浊度保留率由12.91%提高到25.51%;不考虑出汁率时,浊度保留率则提高到42.39%.
    关键词:混浊苹果汁;混浊稳定性;果胶;浊度;酯化度
  • 20087.米曲霉木聚糖酶N端引入二硫键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为提高源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11家族木聚糖酶(AoXyn11A)的热稳定性,对其相关的氨基酸残基进行定点突变改造.通过对野生型酶AoXyn11A和一种超耐热酶EvXyn11Ts的N端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在野生型酶N端引入一个二硫键,获得突变酶AoXyn11AM.野生型酶和突变酶的热稳定性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评估后,其基因分别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并分析温度对表达产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变酶的最适温度由野生型酶的55℃提高至60℃;在50℃和55℃保温30 min,突变酶保留94%和45%保温处理前的酶活性,分别较野生型酶(62.5%和1.4%)有大幅度的提高.突变酶在保留了野生酶其它优良性质的基础上,提高了热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关键词:米曲霉;木聚糖酶;二硫键;热稳定性;定点突变;A spergillus oryzae;xylanase;disulfide bridge;thermostability;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 20088.白木通籽油微胶囊质量评价及稳定性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对制备得到的白木通籽油微胶囊产品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其理化性质的测定,考察产品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粉末大小均匀,细腻,含水量为2.59%,平均粒径为328.1 nm,溶解性良好.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白木通籽油微胶囊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完整,囊壁结构紧密.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得出微胶囊产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溶解温度较高,表明产品在常温贮藏时处于玻璃态,贮藏稳定性较好.微胶囊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贮藏6个月后,包埋率变化较小.证明白木通籽油微胶囊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且贮藏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白木通籽油;微胶囊;质量评价;稳定性
  • 20089.多方法测定明胶中铬含量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为了比较明胶中铬含量多种测定方法的优劣性和适用性,分别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特殊样品A和B、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会受样品中铬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而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有较好的检出限,不受干扰,稳定性能满足检测要求,准确度好,相互间测定结果的对照良好,均可在日常检测中使用.
    关键词: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铬
  • 20090.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无机铵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建立一种离子色谱法(IC)快速测定食品中铵根离子含量.样品用水浸泡并混匀,加入乙酸酸化,乙腈沉降蛋白,并一起通过冷冻离心去除脂肪,取适量上清液挥干后用1.0 mL水复溶,过膜后备用.以H2SO4溶液梯度淋洗,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采用DIONEX IonPac CS12A色谱柱分离,带抑制器的电导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NH+的线性范围为0.1~20.0 mg/L,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5,检测限(LOD)为0.05 mg/kg,定量限(LOQ)为0.1 mg/kg,加标回收率为74%~110%,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多种食品中微量铵根离子的检测.
    关键词:离子色谱;非蛋白氮;铵盐;掺假;定量检测
首页  上一页  ...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