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21]
2018年第一季除了因流行与设计驱动需求与推升产销金额表现外,全球几波极冷的严寒天气更推升本产业的产销量成长,加上上游原物料的价格上涨带动产品价格上扬,故2018年第一季我国纺织手套及帽类制造业产销值年增率为成长格局,幅度在4~6%间。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21]
2014年~2017年本产业的营业额年增率皆呈现成长态势,且营业额自2016年以来皆超过2,800亿元;而时序进入2018年第一季,由于平均气温较2017年为低,加上多个服饰品通路对于销售服饰品大打营销战,故估计2018年第一季营业额将较2017年同期成长1~2%。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20]
女装人均消费待提升,市场集中度低,中高端轻奢增速亮眼:2017年中国女装行业规模9232 亿元,占总服装市场49%,2010-2017 年CAGR 为8.2%,整体保持相对平稳,但仍有良好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对比发达国家,2017 年我国人均女装消费仅为仅为英国的五分之一、美国的四分之一,提升空间颇大。另外一方面,女装行业集中度低,中高端女装市场更为分散,市场格局未固化,目前尚未出现具有绝对优势的女装大集团,为国内女装公司提供了群雄逐鹿的契机。伴随中产阶级增加、女性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升级,中高端轻奢女装增势强劲,2012-2016 年CAGR 达到27.6%,成为女装行业新的增长点。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20]
纺织工业包括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四大类。根据全球纺织网数据显示,前三者2017年收入依次分别为38640亿元、22172亿元、8159亿元,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17H1收入610亿元。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纺织业可分为服装用、家用、产业用纺织三大类。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13]
本报告详细梳理了纺织服装行业各主要子版块的主要发展现状和盈利状况,回顾了18年上半年市场和行业经营数据,深度挖掘各板块投资机会。本报告值得大家重点关注的内容有:经过近几年行业整体去库存、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等措施的推进,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纺织服装行业龙头企业各项经营、盈利指标均有所改善,产能扩张、渠道布局日益完善,同时在6月以来市场整体震荡行情中的估值及价格也已基本接近历史低位,我们推荐基本面向好,投资战略明确的各子行业龙头公司。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13]
我国系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空间、景气高动力足。 品牌、品类、渠道、营销格局,细分领域本土品牌崛起有道。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13]
行业呈现稳步复苏,低线消费崛起及电商赋能深化行业发展动力。18 年1-5 月限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和化妆品零售额分别同增9.1%和14.80%,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9 和4.7 个百分点。行业基本面自17 年以来呈现出一定复苏迹象,并在今年Q1 有所加速。全年来看仍有望在低线消费崛起以及电商品牌化推动下实现稳步增长。一方面,在居民收入提升以及消费习惯变革中,低线市场消费升级仍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线上布局将为品牌企业增长持续打开新空间,且新零售赋能下也将推动企业供应链整合及品牌升级加速。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13]
我们在2018 年6 月赴越南调研,以纺织以及家电产业为例,考察了越南承接我国产业链转移情况。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力下,纺织龙头企业积极布局越南产能,带动整体产能快速增长,促进业绩提升,同时也规避了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04]
个税法重大变革,调高起征点+优化税率级距+新增专项附加 扣除,减负促消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于 6 月 19 日提请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 1980 年 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最重要的变化是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 3500 元提高至每月 5000 元(每年 6 万元),此外还包括对部分劳动性 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优化调整税率结构、设立专项附加扣除等系 列变动。2017 年零售百强名单发布,百强企业中电商保持较快增 长,实体零售企业整体回升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8-07-04]
大众品市场空间巨大,具有竞 争激励,细分龙头市占率不高的特点,因此,龙头只有通过规模化/高周转快 速抢占市占率,将“高性价比”特性最大合理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根据行 业的不同属性,体育用品龙头获得溢价的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科技创新带来 的推广应用;大众休闲龙头则体现在供应链反应效率或规模化成本优势。童装 及家纺竞争格局优于体育及休闲,品牌化及品质化并进,仍可凭借效率,快速 抢占市场份额。经过上一轮调整,目前国内龙头正重塑并夯实从产品、供应链、 渠道到运营管理等核心竞争力,自 17 年经营质量逐步回升,步入复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