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0 篇 当前为第 248 页 共 281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471.超声波与溶剂萃取西瓜籽油的对比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西瓜籽为原料,对2种提取西瓜籽油的工艺和效果进行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溶剂法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选用石油醚(b.p.60~90℃),料液比1∶8(g∶mL),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西瓜籽油提取率为48.2%;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选用石油醚,料液比1∶6(g∶m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50 W,西瓜籽油提取率为50.8%.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西瓜籽油得率比溶剂法高,并且超声波辅助法比溶剂法提取的时间短、温度低,是一种短时高效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西瓜籽油;提取率;提取方法
  • 2472.压缩速度与压缩方位对大豆籽粒压缩特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按照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协会ASAE S368.4DEC2000 (R2006)标准,使用Brookfield质构仪测定了黑龙江大豆籽粒(2011年产)的表观弹性模量、最大破坏力、最大破坏力能、破坏时的变形量.试验选定压缩速度为:0.02、0.1、0.5、1.0 mm/s,选定压缩方位为长轴(X轴)、中轴(Y轴)、短轴(Z轴).由质构仪软件,得到了加载载荷与对应变形量的关系曲线,运用spa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大豆的表观弹性模量、最大破坏力、最大破坏能、破坏时的变形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速度的增加,大豆籽粒沿长轴(X轴)、中轴(Y轴)、短轴(Z轴)压缩的最大破坏力增大,最大破坏能增加,压缩变形量增大,表观弹性模量减小.
    关键词:压缩速度;压缩方位;大豆籽粒;表观弹性模量;最大破坏力
  • 2473.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鉴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为制备人工抗原FB1-OVA,采用戊二醛一步法将小分子半抗原-伏马菌素B1(FB1)与载体蛋白OVA进行偶联.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紫外扫描法(UV)、免疫芯片法和质谱法(MS)来鉴定FB1与OVA的偶联效果.结果显示,凝胶电泳图中FB1-OVA的电泳条带迁移率比OVA的迁移率小,紫外扫描图谱FB1-OVA的波型与OVA的波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免疫芯片检测可见偶联物与FB1McAb发生了特异性反应,初步证明偶联成功.质谱法检测得出FB1-OVA和OV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51 928.612和44 265.718,可计算出偶联比为10.6∶1,通过测定,偶联物的蛋白质浓度为0.99 mg/mL.
    关键词: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偶联;鉴定;fumonisin B1;artificial antigen;coupling;identification
  • 2474.紫苏饼粕蛋白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紫苏饼粕为原料,对紫苏蛋白质的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取提取液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纤维素酶添加量4个单因素进行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案,对紫苏蛋白质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5.0,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55℃,纤维素酶质量分数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紫苏饼粕蛋白提取率达到38.2%,纯度达到84.5%,得率最高可达86.5%.
    关键词:紫苏饼粕;纤维素酶;蛋白质;提取
  • 2475.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化反应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用量、碱(Na2CO3)的用量;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5倍;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45 ℃;Na2CO3的用量1.5%;OSA的量3%,水分含量为18%.此条件下制得取代度为0.022 1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红外谱图分析表明,原淀粉的基本结构未被破坏,在1 720、1 576 cm-1出现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特征吸收峰.
    关键词:响应面法;小麦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红外光谱;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the wheat starch;octylene alkenyl anhydride modified starch;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 2476.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蛋黄油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蛋黄油含有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和磷脂类物质,具备多种营养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利用无水乙醇从鸭蛋黄渣中提取蛋黄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蛋黄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影响蛋黄油提取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出油效率的理论极值为94.30%.无水乙醇提取蛋黄油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82℃、提取时间5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鸭蛋黄出油效率达到了92.6%.因此,无水乙醇提取蛋黄油是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方法,有助于蛋黄油的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蛋黄油;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提取率
  • 2477.我国食品级磷脂市场及其存在问题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我国磷脂资源丰富,但基本上用来做饲料磷脂,2010年美国嘉吉、ADM和中央大豆公司在我国市场上销售11 000 t左右浓缩磷脂,我国企业食品级磷脂的生产量很少,而且很难在市场上销售,分析其原因是我国没有食品级磷脂国家标准,企业无法得到生产许可证等,制约了我国食用磷脂的生产与开发.
    关键词:磷脂;食品级;标准;生产许可证
  • 2478.马齿苋多糖对雏鸡生长性能、血液代谢激素和血脂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选用60只28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只,试验Ⅰ、Ⅱ、Ⅲ组每天分别灌服0.5 mL质量浓度为2、20、40 mg/mL的马齿苋多糖(POP),连续给药7d,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35、42、49日龄,每重复各取1只鸡,测定生长性能、血脂及血清激素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马齿苋多糖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雏鸡日增重,降低耗料量和料重比,以试验Ⅱ组(20 mg/mL)饲料转化率最高;血清T3、IGF-1及GH浓度升高,T4呈现降低的趋势,GHRH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的POP试验组雏鸡血清TG、TC和LDL-C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HDL-C和HDL-C/TC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整个试验期来看,试验Ⅱ组降低雏鸡血清TG、TC和LDL-C含量及提高HDL-C的效果最好.说明,马齿苋多糖通过调控血液激素水平,提高雏鸡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功效.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生长性能;激素;血脂;雏鸡
  • 2479.基于超弱发光技术的稻谷和小麦种子发芽率检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对贮藏0 ~ 24个月的稻谷和小麦种子颗粒及去种胚后的胚乳粉进行了超弱发光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稻谷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与其超弱发光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单调下降的趋势,而去种胚后的胚乳粉的超弱发光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却没有发现显著的下降.这一结果表明,稻谷和小麦种子的超弱发光值随贮藏时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其发芽率(即种子活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贮藏期间稻谷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贮藏期间稻谷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存在差别,稻谷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呈良好的非线性关系,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与其发芽率的关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获得的关系模型可很好地通过稻谷和小麦的超弱发光值来预测其贮藏期间的发芽率(R值分别为0.993和0.998).
    关键词:超弱发光;稻谷;小麦;发芽率;检测
  • 2480.棉籽油加工及其营养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概述了我国棉籽资源情况,介绍了棉籽油的制备和精炼工艺,同时对棉籽油的安全性以及营养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我国棉籽油产业的发展,期望我国棉籽油应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并逐渐创立自己的名牌.
    关键词:棉籽油;制备工艺;精炼工艺;安全性;营养性
首页  上一页  ...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