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2 篇 当前为第 242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411.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大豆油甘油三酯组成特性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大豆油甘油三酯组成特性.对大豆油中16种甘油三酯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含量测定,分别为LLnLn (0.97% ~4.72%)、LLLn (9.06% ~14.22%)、LLL(23.19% ~ 35.57%)、LOLn(4.64% ~ 7.44%)、PLLn(2.18%~4.48%)、LLO(15.23% ~ 22.74%)、PLL (9.73%~16.18%)、LOO(3.49% ~6.48%)、PLO+SLL(2.90%~9.86%)、PPL(0.81% ~1.06%)、OOO(1.23% ~2.90%)、OLS(1.56%~4.82%)、POO (0.30% ~1.06%)、SSL(0.47%~0.96%)和POS(0.15% ~0.51%).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依次是LLL、LLO、PLL和LLLn,占大豆油总甘油三酯的57.21% ~ 88.71%.该分析研究可为大豆油品质鉴定及油脂掺伪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豆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甘油三酯
  • 2412.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在米糠油脱蜡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从过滤速率、蜡饼含油率、自动化程度、处理能力等方面介绍了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在米糠油脱蜡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并与冬化过滤机作了比较,表明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在米糠油脱蜡中能完全替代冬化过滤机,并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精炼率,大大降低了蜡饼含油率,节约了成本,改善了卫生环境.
    关键词:全自动隔膜压滤机;米糠油;脱蜡;过滤
  • 2413.鱼腥草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鱼腥草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鱼腥草蒸馏水、80%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80%乙醇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的抗氧化能力均表现最强;鱼腥草80%乙醇提取物分别与柠檬酸和VC复配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有协同增效作用,且VC的增效作用强于柠檬酸;鱼腥草80%乙醇提取物分别与柠檬酸和VC复配对猪油的抗氧化性无协同增效作用.
    关键词:鱼腥草;提取物;油脂;抗氧化
  • 2414.冷榨葡萄籽饼粕超微粉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未榨油的红色酿酒葡萄品种8804葡萄籽超微粉(对照组)为对照,对其冷榨饼粕超微粉(试验组)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蛋白质、粗纤维及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11%、37.1%和5.52%,均高于对照组的10.16%、31.4%和5.01%;同时,粗脂肪和VE在试验组中也有相当高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1.03%、12.19mg/kg;此外,天然抗氧化剂多酚在试验组中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为质量分数8.29%,且原花青素质量分数为2.58%.因此,冷榨葡萄籽饼粕超微粉营养物质丰富,具备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冷榨;葡萄籽;饼粕;营养成分;分析
  • 2415.超声强化镍催化油脂共轭反应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研究了超声强化镍催化剂催化油脂共轭反应的效果.在超声作用下,以大豆油为原料,镍为固体催化剂,氮气为保护气,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作用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油脂共轭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5W,超声作用方式5 s/7 s,催化剂用量10%,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1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油脂共轭亚油酸含量为7.498 mg/mL.
    关键词:大豆油;超声;镍催化剂;油脂共轭反应;共轭亚油酸;soybean oil;ultrasonic;Ni catalyst;conjugated reaction of oil;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 2416.6株沙漠绿藻的粗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对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离得到的6株绿藻在同一培养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生长末期采收,冷冻干燥后,运用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粗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绿藻样品的粗脂含量为7.8% ~26.4%,其中小球藻属GTD8A1生物量最大,GTD7c-2粗脂含量最低,片球藻属生物量和粗脂含量都较高;6株绿藻均含有C16、C17和C18系脂肪酸,主要脂肪酸组成以C16∶0和C18∶3最为丰富,有4株绿藻的C18∶3含量超过40%(占脂肪酸总含量),除链带藻属外,其余5株绿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含量的比例均超过50%.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绿藻;粗脂;脂肪酸
  • 2417.紫背天葵色素对酸豆奶发酵进程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大豆为主要原料,将紫背天葵提取色素添加到豆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比混合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制酸豆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紫背天葵色素对酸豆奶发酵pH、乳酸菌数、酸豆奶品质及保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水质量比为1:10的豆奶中添加6%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6%蔗糖和2%葡萄糖,85℃杀菌30 min后冷却至43℃,接种3%乳酸菌发酵6h,紫背天葵色素的添加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加速酸豆奶的发酵进程,缩短发酵时间,能改善产品的组织状态,提高产品的保藏性能.制得的酸豆奶色泽鲜红,组织细腻,凝固性好,滋味和气味优良,营养价值高.
    关键词:紫背天葵;色素浸提;豆奶;乳酸菌发酵
  • 2418.小麦麸皮粉体的电学性质初探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研究了经过粉碎、筛分后的麦麸粉体的电学特性.小麦麸皮经振动研磨20 min后,颗粒最为分散,将此时获得的麦麸颗粒进行高频振动筛分,获取3种不同粒径、结构和组成的麦麸粉体.通过电晕给电和摩擦起电两种方式使得麦麸颗粒带电,结果表明:在两种给电方式下,粒径在45 ~75μm的麦麸颗粒带电效果均最好.在电晕给电方式中,当电压达到46 kV时,3种麦麸颗粒所带电荷出现明显差异.对于摩擦起电,聚四氟乙烯对于3种麦麸颗粒的摩擦起电效果均最好,可以作为摩擦起电的管道材料.经过初步的探索研究,基于不同的荷质比,麦麸粉体可以通过高压静电场分离得以分离.
    关键词:麦麸;电晕给电;摩擦起电;电学特性;静电场分离
  • 2419.绿豆多糖制备及抗氧化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响应面法对绿豆仁中多糖碱液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分离纯化及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绿豆多糖(Alkali extraction mung bean polysaccharides,AEMP)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0.02 mol/L,液料比20∶1 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最终AEMP得率9.70 mg GE/g DW.进一步采用DEAE-2纤维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绿豆多糖,得到一个中性组分AEMP-1和一个酸性组分AEMP-2.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AEMP及其纯化组分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良好清除效果,AEMP-2抗氧化活性最强,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4.71 mg/mL和1.03×10-1 mg/mL.表明绿豆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
    关键词:碱提绿豆多糖;制备;分离纯化;抗氧化特性
  • 2420.不同炒制温度对菜籽毛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炒制温度菜籽毛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菜籽毛油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是硫甙降解产物、杂环类物质与氧化挥发物,以3-丁烯腈、甲基氰、异硫氰酸烯丙酯、2,5-二甲基吡嗪、1,5-己二烯-3-醇、4-异硫氰基-1-丁烯为主;硫甙降解产物随炒制温度升高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低于120℃时较高;杂环类物质以吡嗪类物质为主,其相对含量在120℃时最高;氧化挥发物随炒制温度升高而增多,在150℃时相对含量最高;6种主要风味物质以炒制温度115℃时最多.因此,油菜籽炒制温度115℃时能产生最佳菜籽油风味.
    关键词:菜籽毛油;炒制温度;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
首页  上一页  ...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