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0 篇 当前为第 237 页 共 281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361.核桃多肽功能特性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核桃蛋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其酶解产物核桃生物活性多肽是目前研究的趋势.介绍了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性、抑菌性、理化性质等功能特性,以及酶解工艺及辅助酶解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核桃多肽作为一种新型的核桃深加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市场潜力.
    关键词:核桃多肽;功能特性;制备工艺;应用
  • 2362.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测定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通过将油脂的极性组分分离提取后,采用高效体积排阻凝胶色谱技术,以标准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为标准对照,对2个精炼餐厨废油脂样品(1个泔水油和1个煎炸老油)的极性组分中氧化甘油三酯二聚物(TGD)、氧化甘油三酯寡聚物(TGO)和氧化甘油三酯(Ox-TG)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间接测定,再用三油酸甘油酯标准物质对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校正,同时考察TGO、TGD与Ox-TG单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均)的关系.结果发现:TGD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要比Ox-TG单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2倍小80 ~ 105,TGO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Ox-TG单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3倍小180~ 225.
    关键词: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地沟油;high 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oxidized triglycerides polymer;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waste cooking oil
  • 2363.烘烤条件对葵花籽油风味和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对烘烤压榨制得的葵花籽油进行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物质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同时检测烘烤压榨葵花籽油的品质.结果显示:烘烤条件为140℃/30 min和150℃/30 min时葵花籽油感官评分较高,风味最佳;杂环类化合物是浓香型葵花籽油特征风味的主要来源,其中吡嗪类物质含量最高;烘烤温度升高,烘烤时间延长,葵花籽油色泽加深,生育酚含量减少;酸值和过氧化值随着烘烤温度升高和烘烤时间延长而增大.综合考虑,葵花籽经140℃烘烤30min压榨可以得到相对最佳风味和品质的葵花籽油.
    关键词:葵花籽油;烘烤条件;风味;品质;sunflower seed oil;roasting condition;flavor;quality
  • 2364.油茶果采后处理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研究了烘干、堆沤、阴干、晒干4种不同的油茶果采后处理方式对油荼籽油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果采后直接晒干处理所得油茶籽含油率高,油茶籽油品质最好,烘干处理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优于其他2种处理方式(P<0.01),二者油茶籽含油率分别为43.88%和43.67%,油茶籽油中的油酸含量分别为83.54%和83.42%,α-生育酚、β-谷甾醇和角鲨烯含量均较高,而传统的堆沤处理效果最差.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油茶果采后应及时晒干,若遇天气不好时,应采用烘干处理.
    关键词:油茶果;处理方式;油茶籽油;品质;Camellia oleifera fruits;treatment;oil-tea camellia seed oil;quality
  • 2365.羧甲基壳聚糖包覆薏苡仁油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水溶性包覆材料对乙醇注入法制备的薏苡仁油常规脂质体进行包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包覆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薏苡仁油包覆脂质体的配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配方为:羧甲基壳聚糖(CMCT)与磷脂(PC)质量比5∶4,芯材添加量15%,磷酸盐缓冲液pH 6.5,乳化剂添加量0.04%(吐温80与聚乙二醇400质量比1∶4).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薏苡仁油包覆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6.78%,包覆率为99.18%,平均粒径为145.6 nm,Zeta电位为-30.4 mV,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明显的CMCT层包覆于常规脂质体表面,且包覆脂质体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常规脂质体.
    关键词:薏苡仁油;脂质体;羧甲基壳聚糖;包覆;制备;coix seed oil;liposomes;carboxymethyl chitosan;coat;preparation
  • 2366.尿素包合法分离麻疯树籽油脂肪酸甲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研究了尿素包合法分离麻疯树籽油脂肪酸甲酯中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95%乙醇作助溶剂,尿素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比0.75∶1,包合温度10℃,包合时间20 h,经一次尿素包合后不饱和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相对含量从原料中的75.88%增加到95.95%;饱和样品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从原料中的23.85%增加到65.73%;二次包合后得到不饱和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增加到98.92%.
    关键词:麻疯树籽油脂肪酸甲酯;尿素包合法;分离;提取率
  • 2367.餐饮废油制取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以精制餐饮废油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下,经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利用制得的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1∶1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合成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物质的量比1∶0.6,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第二步再加入占脂肪酸甲酯质量1.0%的催化剂甲醇钠和剩余二乙醇胺,并在80℃下保温2h.经红外光谱检测证实了目标产物的存在,所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产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关键词:餐饮废油;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二乙醇酰胺;waste cooking oil;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tty acid alkanolamide
  • 2368.植物油中提取角鲨烯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深海鲨鱼的过度捕捞,以及环境的破坏对深海鱼类的污染,使得鲨鱼肝油越来越少.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从植物油中提取角鲨烯来替代从鲨鱼肝油中提取角鲨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介绍了角鲨烯的来源和分布,角鲨烯在不同植物油和脱臭馏出物中的含量,并对从植物油及其副产物中提取植物源角鲨烯的不同工艺进行了重点论述,对开展从植物油及其副产物中提取角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拓展其工业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角鲨烯;植物油;脱臭馏出物;提取工艺;squalene;vegetable oil;deodorized distillate;extraction technology
  • 2369.巧克力油脂相容性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通过比较和分析可可脂、类可可脂、月桂酸型代可可脂、非月桂酸型代可可脂、乳脂、坚果油等巧克力用油的二元、三元等固相图,并结合其脂肪酸组成、甘三酯组成、晶体类型、结晶特性等,总结了巧克力用油的相容性,并探讨了可能引起相容性差异的原因,对巧克力用油相容性的评判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巧克力;可可脂;乳脂;类可可脂;月桂酸型代可可脂;非月桂酸型代可可脂;坚果油;chocolate;cocoa butter;milk fat;cocoa butter equivalent;cocoa butter substitute;cocoa butter replacer;nut oil
  • 2370.芝麻油浓缩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以水代法和机榨法制取的芝麻毛油静置沉淀后的底部沉淀物(即芝麻油脚)为原料,利用正己烷萃取除杂、水化浓缩及絮凝分离的方法从中提取芝麻油浓缩磷脂,并对水化浓缩和絮凝分离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除杂(条件为料液比1∶8、时间6h、温度25℃)后芝麻油脚中固体不溶性杂质含量从21.25%降低至0.04%;水化浓缩的最佳条件为水与萃取除杂油脚质量比4.5∶1、水化时间40 min、水化温度85℃,水化浓缩后丙酮不溶物含量从3.41%提高至45.87%;絮凝分离的最佳条件为预热温度40℃、反应温度90℃、NaCl添加量3%、反应时间20 min,所得浓缩磷脂的丙酮不溶物含量为56.82%.
    关键词:芝麻油脚;浓缩磷脂;正己烷萃取;水化浓缩;絮凝分离;sesame oil sediment;phospholipids concentrate;n-hexane extraction;hydration concentration;flocculation separation
首页  上一页  ...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