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0 篇 当前为第 195 页 共 281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941.微藻油脂生物合成与ACCase、PEPC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脂肪酸合成中的两个主要的酶.介绍了ACCase、PEPC的类型、分布、反应机理及在微藻代谢中的作用;对酶代谢调控、基因工程的应用等因素进行了概括;就多酶基因调控微藻油脂合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乙酰辅酶A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微藻;油脂合成
  • 1942.挂面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丙二醛含量是评价挂面酸败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了三氯乙酸抽提法(TCAEM)和直接反应法(DRM)测定挂面中丙二醛含量的试验条件,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精密度、检测限和重复性.结果显示,TCAEM的较佳试验条件为三氯乙酸质量分数10%、料液比1∶12、搅拌时间2h;DRM的较佳试验条件为醋酸缓冲液pH 2.5、SDS质量分数4%、正丁醇和吡啶的混合溶剂溶剂比6∶1.向样品中分别添加10、20、30μg/mL 3个浓度水平的丙二醛标准物(TEP)时,三氯乙酸抽提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61%、83.33%、82.15%,变异系数(RSD)为1.016 0%,最低检测限为12.50 μg/kg(K =2.13),重复性试验RSD为1.25%(n=6);直接反应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78%、79.60%、80.97%,RSD为1.776 3%,最低检测限为39.08μg/kg(K=2.171),重复性试验RSD为1.75%(n=6).试验结果表明TCAEM更适于挂面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挂面;丙二醛;三氯乙酸抽提法;直接反应法
  • 1943.我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的污染调查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氯丙醇酯(简称氯丙酯)是近年来国际关注的新的食品污染物,本研究调查了我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酯的污染情况.在全国多个大型连锁超市采集大豆油、茶籽油、花生油等11种共143份食用植物油.样品经碱水解后,以硅藻土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样液经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以稳定性同位素内标法对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和2-氯-1,3-丙二醇酯(2-MCPD酯)进行定量.调查发现,11类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和2-MCPD酯的检出率分别为74.8%和49.7%,含量分别在0.064(最低检出限,LOD)~5.96 mg/kg和0.072 (LOD) ~ 3.43 mg/kg(分别以游离形式的3-MCPD和2-MCPD计)之间;茶籽油和芝麻油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其3-MCPD酯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63、0.60 mg/kg.样品中2-MCPD酯与3-MCPD酯的含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99.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氯丙醇酯;气相色谱/质谱法;污染调查;edible vegetable oil;fatty acid esters of chloropropanol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survey of pollution
  • 1944.新疆野核桃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新疆野核桃油,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野核桃油中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0.68%.油酸含量较高,为65.69%,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分别为24.99%、8.86%.
    关键词:新疆野核桃油;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
  • 1945.芝麻冷榨制油调质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响应面法对脱皮芝麻冷榨制油调质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冷榨芝麻饼残油为响应值,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芝麻冷榨制油的最佳调质工艺条件为:原料水分9%,调质温度60℃,调质时间56 min.在此条件下,冷榨芝麻饼残油为15.66%.
    关键词:芝麻;冷榨;响应面法;工艺条件
  • 1946.废弃油脂替代石油资源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近年来合理回收利用废弃油脂引起广泛关注,为避免其污染环境、回流餐桌,寻找科学合理的工业用途至关重要.以废弃油脂替代石油资源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已经形成产业,油脂在一定条件下裂解也可得到多种化工产物.分析了废弃油脂特性,列举了国内外对于油脂的裂解性能研究结果,指出除了生产生物柴油外,还可利用废弃油脂作为化工原料的补充,从而为国内废弃油脂的资源化利用开发新的途径.
    关键词:废弃油脂;化工原料;资源化
  • 1947.小麦蛋白质亚基对RIL群体小麦粉色泽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小麦粉色泽是小麦磨粉品质的主要指标.利用小麦RIL群体进行了小麦粉白度、亮度指标的变异分析及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和Wx蛋白亚基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中白度平均值为79.20,变幅为71.00~84.30,b*值平均值为7.38,变幅为5.31~9.95,小麦粉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2.41%,变幅为8.81%~16.50%.白度和L*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L*值和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当Glu - A1位点为1时比null利于提高RIL群体白度、籽粒蛋白含量和小麦粉蛋白含量;单个Wx亚基位点缺失时,Wx -B1亚基位点缺失比Wx -A1和Wx -D1缺失时利于提高RIL群体籽粒蛋白含量和小麦粉蛋白含量;而Wx -B1、Wx -A1亚基位点同时缺失能使籽粒蛋白含量上升、小麦粉蛋白含量下降,当三个亚基位点全缺失时能使色泽指标a*值降低.
    关键词:小麦粉色泽;小麦粉白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Wx亚基;小麦RIL群体
  • 1948.精炼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菜籽油精炼过程是一个发生物理与化学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菜籽油损失了一些天然的微量物质,也引入或产生了多种其他微量物质,而这些微量物质的变化对菜籽油的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对国内6厂家生产的菜籽油进行取样,选取酸值、过氧化值、磷含量、色泽、生育酚含量、植物甾醇含量、反式酸含量这几类对菜籽油品质影响较大的微量物质,对其进行分析测定,以期得到菜籽油精炼各工序中这些微量物质的变化规律,为菜籽油的适度精炼提供依据.
    关键词:菜籽油;精炼;微量物质;品质
  • 1949.响应面法优化茶皂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脱脂后的茶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茶皂素.以茶皂素提取率为指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80%,甲醇加量45 mL(5 g茶籽粕),超声时间30 min,超声频率25.97 kHz,浸提时间1h,浸提温度57℃.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纯度为85%、提取率为94.28%的淡黄色茶皂素产品.
    关键词:茶皂素;甲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响应面法;tea saponin;methanol;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1950.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Ⅲ)——米饭质构测试的最佳条件探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用天津小站米(粳米)和南充顺心大米(籼型杂交稻米),参照GB/T 15682-2008米饭样品制备方法制作米饭样品,并利用质构测试仪采用TPA模式对米饭样品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主要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压缩程度和压缩速度对米饭硬度测定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米饭质构测定的最佳测试条件.结果表明:在压缩程度为50%条件下,不同压缩速度的米饭硬度测定值的变异系数为2.8%~7.7%;压缩程度、压缩速度、米饭样品制作与测试温度、放置时间对硬度测定值都有高度显著(P<0.01)的影响,各因素对米饭硬度测定值的变异幅度大小无影响.以米饭硬度测定值变异幅度为指标的米饭质构测定的最佳条件为:米饭放置时间90 min、米饭样品制作与测试温度20℃、压缩程度50%、压缩速度50 mm/min.
    关键词: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压缩程度;压缩速度;cooked rice;texture characteristics;determination method;degree of compression;compression speed
首页  上一页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