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和餐饮业] [2018-01-14]
我国酒店行业从野蛮生长到存量整合。酒店行业主要矛盾从供给总量不足变为地域性与结构性矛盾。16 年住宿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负增长。我国酒店业共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五星级酒店+招待所”的初级阶段、“供不应求的野蛮生长”、“供需总量基本匹配”以及“存量整合时期”。14/15/16年住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4513/4598/4088 亿,增速分别为2.2%/1.9%/-11.1%,增速放缓明显,16 年首次负增长,标志进入存量时代。
[住宿和餐饮业] [2018-01-14]
中高端扩张提速,行业需求变化下的必然结果。2000-2016 年经济型酒店客房CAGR 达22.6%,同期中高端、高端客房CAGR 分别13.0%/11.1%。但从趋势上看,经济型酒店扩张速度趋于放缓,中高端扩张提速,2017 年中高端客房增长超过经济型酒店增长(10.2%vs. 6.5%)。我们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消费升级趋势下需求变化带动的必然结果。目前中高端定位酒店在一二线/三线以下城市存量物业分别1.1 万家/1.4 万家,而三大酒店集团中高端酒店物业总体目前仅2155 家,发展空间广阔。
[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18-01-05]
本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59%,CS 餐饮旅游指数上涨 1.02%至 6990,成交额 79.26 亿,两市共成交 1.95 万亿元,餐饮旅游行业跑赢沪深 300 指数1.61pct。餐饮旅游板块涨幅排名第八名。在细分子板块方面,出境游旅行社板块涨幅为 3.7%,主题景区板块涨幅为 2.8%,酒店板块涨幅为 2.2%,免税板块跌幅 0.5%,传统景区板块跌幅为 0.6%,餐饮板块跌幅为 0.8%。个股中涨跌幅前三名的是:*ST 东海 A(+10.34%)、中青旅(+6.26%)、凯撒旅游(+4.6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 [2018-01-05]
2017 年初至 12 月 26 日,休闲服务板块(-5.36%)大幅跑输沪深 300(21.91%),在 A 股 30 个板块中排名中游。整体表现不如人意是由于两大因素造成:一、板块内多是小市值公司,不符合今年的“白马主题”;二、虽然业绩有所回暖,但整体估值 42X 左右相对于业绩仍然较高,横向跨行业比较不太有吸引力。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2018-01-01]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5.37亿人,同比增长13.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8%。2017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达6950万人次,同比增长2.4%;其中,外国人入境游人次为1425万,同比增长5.8%;实现国际旅游收入601亿美元,同比增长4.3%。2017年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6203万人次,同比增长5.1%。此外,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全年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将超过5.3万亿元。整体看来,今年三游数据或将高于年初预期。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2017-12-30]
全年看,旅游板块个股分化明显,整体表现相对低迷。继 2016 年板块和个股持续下跌之后,板块 2017 年继续跑输大盘,中信行业指数跌幅位于29 个子板块第 12 位。
[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17-12-17]
11 月,在旺季过后板块进入震荡调整阶段,整体大幅下跌。个股方面,多家公司正在推进企业改革,从而强化公司的竞争力:其中中青旅因涉及重大事项停牌,该重大事项可能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中国国旅全资子公司中免公司拟启动筹划与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免税店目前的运营商日上上海的合作事宜;丽江旅游实现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张松山先生通过控制华邦健康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2017-12-17]
2017年11 月,上证综指下跌 2.24%,沪深 300指数下跌 0.02%,大盘进入调整期。具体来看,钢铁、煤炭、银行和非银金融板块表现强势,商贸零售、纺织服装、综合等板块表现较差。餐饮旅游表现靠后,全月 A 股餐饮旅游板块跌幅 5.94%,跑输上证综指 3.70 个百分点,跑输沪深 300指数 5.92 个百分点。
[住宿和餐饮业] [2017-12-13]
近期旅游板块龙头股集体回调,市场短期博弈氛围浓厚,忽略了旅游行业长期成长的确定性,以及龙头公司基本面改善的趋势。从明年视角来看,我们认为一些龙头个股经过前期调整,市场预期和估值已经到达底部,明年有业绩提速和估值提升的双击机会,强烈推荐“ 滞涨龙头组合” :锦江股份、凯撒旅游、宋城演艺。而对于今年涨幅相对较好的国旅、首旅,考虑其基本面仍在向好,明年催化不断,未来仍有上涨动力,继续重点推荐:中国国旅、首旅酒店。
[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17-12-13]
对于高端国际酒店品牌集团而言,中国市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崛起,国民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攀升,住宿业的消费升级趋势也越发明显。今年高端酒店市场全面回暖,在一、二线城市尤为显著。此前国际酒店品牌叱咤中国数十年,今年本土品牌则加快了发展步伐。另外,一线城市品牌饱和,越来越多的高端酒店,想通过扎根二三线城市,从而避免与一线城市豪华酒店正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