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 篇
812 篇
25016 篇
1943 篇
1451 篇
1926 篇
1761 篇
624 篇
3163 篇
6758 篇
2113 篇
317 篇
221 篇
982 篇
114 篇
343 篇
216 篇
1837 篇
538 篇
1783 篇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6-12-23]
2016年化工品价格上涨幅度大超市场预期。我们重点跟踪的115种化工产品中价格上涨为85种,价格下跌为25种,其中以TDI、PVC、纯碱、钛白粉为代表的子行业价格呈现较大程度涨幅。子行业的改善主要来自于供需两个方面,需求端大多受益于地产后周期的边际改善,供给端则受固定投资增速下降的影响使得行业逐步产能出清(如诸多民营小化工产能率先退出行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016-12-23]
一个油价新时代真正来临,定价机制快速回归到边际成本定价。原油作为一种对全球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兼具商品、金融和政治属性,供需因素是油价波动最根本原因。原油需求的刚性,以及本世纪初OPEC限产保价失效,非OPEC 国家和页岩革命带来的原油产量大增,国际原油产量逐渐高于需求,原油的定价机制也由边际需求定价快速回归到边际成本定价。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016-12-23]
备迎更新需求高峰,下游效益改善带来资产质量修复。煤价上涨有望刺激煤炭企业资本支出,尤其是设备购置支出,为煤机设备行业带来投资机会。2011 年以来,煤炭企业设备购置支出大幅下滑,我们预计,如果煤炭企业的利润率可以回升到10%左右、并持续一年以上时间,将有效刺激设备购置需求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016-12-23]
电动物流车补贴力度最大。12 月份物流车重回推广目录,行业再启航;16 年底新的补贴政策酝酿出台,根据电车汇所披露新补贴政策将引入众多技术性指标,指明行业发展方向。单就补贴量来看,17 年乘用车补贴单车金额折算为度电补贴约为1200-1400 元/kwh,客车约为1440 元/kwh,物流车在1500 元/kwh,整体而言物流车补贴力度最强,而受规模、性能等影响物流车电池采购成本更具竞争力,单车利润有较大空间。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6-12-23]
燃气、水务、环保分别下跌 1.75%、0.11%、0.76%、0.73%。“十三亏”生态环境保护觃划发布,奠定未来亏年国家环境治理治理思路。配置上,环保建议兰注土壤修复和PPP 投资机会,公用亊业建议把握水务和燃气投资机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6-12-23]
12 月5 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主要目标。《规划》同时将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核心评价标准,制定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施工图。将治理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区域、流域、城市和控制单元,实施环境质量改善的清单式管理。《规划》确立土、气、水等领域12 项约束性指标,土壤污染类控制指标首次进入规划。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政策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已得到长足发展,“十三五”期间环保监督、严格执法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重中之重,环保将由治理向改善升级。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6-12-23]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0.9%,沪深300 指数下跌1.0%,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8 位。涨幅居前:英力特、昌九生化、顾地科技、华峰超纤、安纳达等;跌幅居前:兄弟科技、飞凯材料、天原集团、春晖股份、科恒股份等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6-12-23]
之所以钢价 9 月底上涨至今,板块龙头个股近期超额收益才相对明显,主要源于中频炉事件推升行业盈利(预期)改善。08 年以来经验表明,钢铁板块股价表现滞后于盈利,并且供给端因素驱动利润改善阶段,估值因素对于板块行情影响权重增大,因此,当前行业盈利好转并持续有望带动板块继续上涨,而低估值品种依然是优选配置标的,推荐河钢股份,新钢股份,鞍钢股份,马钢股份,新兴铸管。此外,主业稳增且具 3D 打印题材的中钢国际,具有转型预期的玉龙股份、法尔胜也值得长久关注。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6-12-23]
钢材价格:11 月 Myspic 钢材价格指数涨幅 16.38%。Myspic 长材指数月涨幅15.79%,扁平材指数月涨幅 17.02%。11 月 30 日,螺纹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3000 元/吨,月涨幅 15.4%;螺纹现货 3070 元/吨,月涨幅 20.4%。
[综合] [2016-12-23]
未来 A 类机构打新增强收益将高于 2016 年:如果维持 2017 年全年网下发行 300 只的新股节奏,根据历史上 A 类每只新股账户收益 10万元来测算(考虑新股发行节奏提速后带来涨幅的降低),A 类全年打新增强收益将超过 3000 万,对应 2~4 亿规模的权益型基金(比如指数类)可增强 10%以上,对应 10~20 亿规模的类固收打新基金可增强 2~4%,打新增强收益明显优于 2016 年。对于可以顶格申购的 B类投资者,则优势更为明显,如果维持全年网下 300 家新股的发行速度,平均单只新股贡献可 5~10 万元,预测全年收益在 2000 万元以上,对应 1 亿规模的底仓(沪深各 5000 万),收益超过 20%。但是目前不少新设的 B 类通道类产品在属性划分上已经被归为 C 类,如果不能划分到 B 类则打新收益吸引力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