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篇
47 篇
2000 篇
426 篇
68 篇
212 篇
142 篇
41 篇
510 篇
1060 篇
283 篇
83 篇
139 篇
95 篇
52 篇
53 篇
84 篇
228 篇
244 篇
698 篇
[金融业] [2021-08-24]
中国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9756亿元,同比下降1.07%。然而,投连险实现了逆势扩张。上半年,人身险公司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达384亿元,同比增长117%,不仅规模大增,投连险的阶段性业绩表现也较稳健。投连险全称投资连结保险,集保障与投资于一体,保单在提供人寿保险时,其价值与保额取决于投资成绩。来自华宝证券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212个投连账户中,有193个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91%。
[金融业] [2021-08-2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24]
产业集群微观演化与宏观演化的相互影响,是国家对产业集群开展有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本章将阐述五个问题:一是产业集群演化分析的完整模型;二是产业集群微观演化规律与政府分层定位;三是产业集群宏观演化规律与国家产业集群战略;四是产业集群演化规律与动态产业集群政策;五是我国的产业集群政策。
[农、林、牧、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食品制造业] [2021-08-24]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黑龙江省注重打绿色有机优势牌,积极走农业的绿色优质高效发展道路,绿色有机食品已成为黑龙江省成长性最好的新兴产业。黑龙江省食品产业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在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产量、品牌建设、安全监管等多方面加快前进步伐,正努力让绿色有机的“龙江绿”摆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走出国门,销往国际市场。同时,必须认识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紧密、绿色食品企业与发达省份尚有差距、龙江农业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的问题。未来,“龙江绿”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民营企业、优良营商环境、最北自贸区、品牌文化共同合力的作用下,必将会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 [2021-08-24]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2019年前三季度鹤岗市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文中从GDP、农业生产、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财政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了鹤岗市的经济运行现状。但一些资源型城市共性问题仍然存在,“三偏”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预计2020年鹤岗市的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最后,提出促进鹤岗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24]
本报告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产业创新、环境友好四个维度,系统全面地评价了长江经济带126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水平。依据综合指数及4个专项指数,对126个城市进行了排名,并着重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排名前20的重点城市进行了分析。
[房地产业] [2021-08-24]
2021年2季度,房地产行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央继续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定位,并约谈督导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工作,同时各地也因城施策加码房地产调控,力促市场预期稳定;二是中央继续加强对房地产金融潜在风险的识别,及时采取宏观审慎措施,同时各地进一步强化对房企贷款业务管理的力度,严查违规贷款,房贷资金管控全面趋紧;三是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并加大租赁市场秩序整顿力度,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四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征收由自然资源部门划转给税务部门,为房地产税的推出奠定基础。
[综合] [2021-08-23]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71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658亿元,同比增长20.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3058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国税收收入119112亿元,同比增长20.9%;非税收入18604亿元,同比增长14.7%。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92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7927亿元,同比下降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001亿元,同比增长4.8%。
[综合] [2021-08-23]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是相对于逆周期调节而言的,是对逆周期调节的拓展、完善和升级,有利于提高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其中,很多关键问题表现出中长期的特征,比如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创新驱动等,这使得以应对短期经济波动为主的传统逆周期调节框架显得捉襟见肘,跨周期调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不是对逆周期调节的否定和摒弃,而是对其的拓展、完善和升级,是在充分把握逆周期调节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的调控框架或体系。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强调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度化设计,既熨平短期经济波动,又重视未来长波段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的有机协同,兼顾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从而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强调宏观政策更加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机制化,要求将政策意图更加清晰地传递到市场主体,稳定市场和社会预期。上述特征,使得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能够突出解决困扰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问题,有利于提高宏观政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合] [2021-08-23]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疫情防控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出现紧急状态下的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这些“疫情产业”开始面临市场需求的快速调整,急需通过前瞻性和针对性政策推动其健康平稳发展。本文基于需求的应急性、需求的直接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三方面基本特征,对“疫情产业”的概念及其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以口罩这一典型产品为例,探讨了“疫情产业”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等实际特点以及后疫情时期的分化态势。为了避免“疫情产业”应急性增长的后遗症,中国应按照“淘汰退出一批、高标准建设一批、整治改造提标升级一批、多种形式整合一批”的总体思路,尽快引导和促进“疫情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此,笔者提出,应推进常规防疫产品和企业的分类调控、构建新型防疫产业生态、加大对高端战略性防疫产品的支持力度和加强“疫情产业”的国际合作。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疫情产业”的规范定义,指明了后疫情时期“疫情产业”的分化趋势与政策框架,对公共卫生危机影响下的“疫情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具有一般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