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 篇
407 篇
12430 篇
2224 篇
346 篇
752 篇
1099 篇
395 篇
2172 篇
2479 篇
1183 篇
544 篇
179 篇
444 篇
80 篇
136 篇
287 篇
984 篇
318 篇
690 篇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8-25]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761 亿元,同比增长 2.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32906 亿元,增长 3.0%。1—7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4348 亿元,同比增长 7.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238083 亿元,增长 7.5%。7 月份,限额以上零售增速有所放缓,餐饮维持稳健增长。由于去年同期疫情缓解后需求快速回补,本月限额以上零售增速出现降幅,7 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 0.5%,增幅环比下降 1.9 个百分点,但考虑到疫情对基数扰动的因素,测算两年复合增速达到3.4%,增速环比回落 1.6 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15.8%,增速环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两年 CAGR 达到 6.9%,增速环比提升 0.8 个百分点。电商方面,1—7 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 83097 亿元,同比增长 1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69856 亿元,增长 10.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6.4%,比重环比上半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预计电商保持快于整体社零的增速。
[金融业] [2023-08-25]
7月份,人民币汇率回升主要受稳增长政策预期提振,但国内经济呈现波浪曲折式修复趋势,加大外汇市场震荡。尽管 7 月份人民币汇率有所反弹,但从平均汇率看仍延续调整行情,继续利好出口企业财务状况,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反弹人民币企稳回升之际,境内客盘外汇市场供求缺口逆转,市场结售汇意愿双双回落且结汇意愿回落更多。股票通项下资金净流入增加,但债券通项下外资转为净减持,股票通与债券通北向资金合计,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市场远期结汇意愿环比转弱,但远期结汇对冲比率总体仍处于历史高位,收外汇付外汇和以人民币收付或成为境内企业对冲汇率波动风险的重要手段。
[金融业] [2023-08-25]
双低策略实际决定了持仓偏好中偏高平价中的低估值品种,这些标的多属于顺周期价值板块,上半年表现不理想。因此我们利用分析师维持/上调盈利预测事件对其增强,在整个回测区间特别是上半年超额收益明显。同时,考虑转债期权特性,择取隐波差作为估值指标代替双低值。不同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面对整体震荡轮动的权益市场和处于相对高位的估值,以及越来越细致的正股基本面研究,我们建议一方面可以考虑从权益角度切入,寻找有效因子纳入双低体系,达到适当放松双低值筛选对转债平价和价格约束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其他对平价和价格不敏感的估值因子。最后,适当多做交易捕捉波段机会,可能也是当下市场环境下可行的增厚收益手段。
[金融业] [2023-08-25]
国内政治局会议释放托底预期,当前进入由政策底向市场底过度的震荡寻底区间,7月经济数据较弱难言见底反转,但复苏方向确定、政策预期反复交易、叠加外围加息周期尾声,也无需过度悲观,仓位维持标配;风格均衡偏价值,板块关注高赔率顺周期、PPI见底预期的涨价板块及存量资金下小盘alpha机会;外围通胀回落加息进入尾声,但利率高位悬挂下美股波动有放大趋势,短期注意美股风险。
[综合,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 [2023-08-25]
7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为 0.01%,创下2011 年有数据以来的同期最低值。我们判断,7 月工业生产超预期走弱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加速去库存。在地产、出口等工业生产链条较长的产业需求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微观主体信心不振,选择减少生产以达到去库存的目的。7 月工业产销率录得97.8%,较 6 月上升 2.1 个百分点,2011-2019 年 7 月产销率平均上升 0.65 个百分点,说明今年 7 月产销率的上行是远超季节性的。根据统计局的定义,产销率是销售与生产的比值,7 月产销率上升反映企业在销售不振的情况下,更大幅度地减少了生产。分行业看,电子、建材、化工等行业产销率分别为 98.3%、97.3%、97.0%,比上月提高 4.1、2.8、1.9 个百分点,正好对应了需求偏弱的出口与地产。另外,7月国内高温、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现,对部分地区工业生产活动形成干扰,也是工业生产偏弱的原因之一。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8-2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游对接农户、种养殖企业等生产端;中游流通与加工端包括包括B2B供应链服务平台、物流、批发市场与初加工企业;下游对接生鲜电商、生鲜超市、农贸市场、水果连锁和餐饮企业;传统供应链具有环节多、耗损高、链条长信息不对称等痛点,因此诞生了新零售模式下开放型和封闭性供应链体系,涉及B2B供应链平台、生鲜电商和生鲜超市,其各环节流通特点与业务模式有所不同。零售端仍以农贸市场为主,而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上升迅猛,生鲜超市的渠道份额正追赶农贸市场。
[金融业] [2023-08-24]
7 月,信贷、社融大幅走弱,新增人民币贷款仅 3459 亿元,同比少增 3331 亿元,新增社融 5282 亿元,同比少增 2503 亿元。在总量下降的同时,结构也在走弱,7 月居民中长贷再度负增长,企业中长贷也结束了此前连续 11 个月的同比多增。我们认为,信用扩张的疲弱是促使央行降息的直接原因之一。
[金融业] [2023-08-24]
7 月以来,美元的大起大落再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明显扰动;近期强势美元的压制下,在岸、离岸人民币快速走弱,创 2022 年 11 月以来新低,接连贬破 7.2、7.3 关口。8 月 1 日至今,美元兑欧元、英镑和日元分别上涨 0.8%、0.7%和 2.2%,美元指数上涨 1.1%。美元的快速走强对人民币形成明显压制,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贬值 1.7%。除美元外,人民币兑欧元、英镑等其他货币也在走弱;政治局会议后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升值趋势也出现了边际放缓。8 月 1 日以来,相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人民币普遍走弱,其中人民币兑欧元、英镑和瑞郎汇率分别下跌 1.4%、1.6% 和 1.4%;从加权汇率指数来看,兑 BIS 和 SDR 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也一改前期升值态势,分别贬值 0.1%和 0.3%。
[汽车制造业] [2023-08-24]
客车这轮大周期驱动因素是什么?一句话总结:客车代表中国汽车制造业将成为【技术输出】的世界龙头。这不是梦想而是会真真切切反应到报表层面。海外市场业绩贡献对客车行业在3-5年会至少再造一个中国市场。背后支撑因素: 1)天时:符合国家【中特估】大方向,客车是【一带一路】的有力践行者,已有10余年的出海经验,在新的国际形势变化下,将进一步跟紧国家战略,将中国优势制造业【走出去】。2)地利:客车的技术与产品已经具备世界一流水平。新能源客车维度,中国客车已领先海外竞争对手至少3年以上。传统客车维度,技术已不亚于海外且具备更好性价比及服务。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8-24]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社消数据:2023 年 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低于wind 市场一致预期(同比增长 5.3%),增速比6 月下降 0.6 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为 1.26 万亿元,同比下降 0.5%,增速比 6 月下降 1.9 个百分点。1-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26.43 万亿元,同比增长 7.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 7.5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