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食品重金属检测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0-08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对食品中的重金属物质进行检测,但是传统检测技术工作流程冗长,过于复杂的实验操作导致检测效率较低,无法支撑现代食品的生产与流通。基于此,衍生出的生物传感技术,具有更加准确、快捷且简便的优势,形成了良好的检测效果。本文首先对食品重金属的危害加以分析,并阐述生物传感技术的概念,分析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生物传感技术应用流程,以期为食品重金属检测提供参考。
-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高效检测策略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0-08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公共健康,因此高效检测重金属含量至关重要。传统检测方法面临灵敏度不足、样品处理复杂和成本高昂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新型检测技术,如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基于纳米技术的传感器正在得到应用。同时,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推动国际标准统一、增强检测的智能化水平等策略,也可以显著提高重金属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
三明市2023年食品抽检情况分析及抽样工作建议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10-05
食品安全抽检关乎公众健康和消费者权益,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提高监管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2023年三明市食品抽检情况,探讨了食品抽检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一些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10-05
本文概述了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分别分析了微生物污染自动化检测技术、化学残留物自动化检测技术以及物理性危害自动化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究了食品控制中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控系统、自动化追溯系统的建立以及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旨在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基于质谱技术的食品中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10-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食品中的有害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及时准确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质谱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质谱分析和数据处理解析等关键环节,探讨了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旨在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4种酚丁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10-05
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4种酚丁的分析方法。样品经80%甲醇提取,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分离,乙腈-0.1%甲酸水溶液洗脱,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分析。结果表明,4种酚丁在1.0~100.0 n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均为10 μg·kg<
-
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10-05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法规执行力度不够、检验检测能力不足、信息透明度低,提出了加强立法与执法、提升检测水平、增进信息公开等对策建议。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联动,形成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才能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10-05
食品安全是食品工程的核心问题,而日益复杂的供应链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严峻的考验。传统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难以全面识别和有效控制供应链风险,因此需要运用创新策略。本文在分析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实施预防性措施、建立快速响应追溯机制等风险管理策略。同时,展望区块链、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和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技术赋能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筑牢食品安全防
-
外卖“百元挑战”考验食品安全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02
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不会因餐馆规模较小而降低。博主拍摄外卖“百元挑战”传递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深切关注,这既考验商家的良心和管理能力,考验平台的治理能力,也对食品监管提出了要求。 短视频平台最近兴起了一件新鲜事儿:博主们给外卖小哥100元钱,请外卖小哥带自己寻
-
四川高校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高校后勤研究 发布日期:2024-10-01
食品安全事关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与支撑,不断强化高校食品安全监管,将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十分必要也势在必行。当前,四川高校食品安全面临着监管形势日趋复杂、监管精度有待提高、监管力量尚需补充等问题,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细化过程管控、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流程设计,加大资源投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人力物力,营造共治格局、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治理体系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