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点”哪个就“检”哪个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日期:2023-09-27
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这个假期长达8天。随着城市被一抹抹“中国红”装扮一新,喜庆祥和的氛围也点亮了市民的好心情。 假期前夕,一批批监督抽检、一场场专项行动、一次次宣传培训陆续展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积极行动,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并呼吁经营主体擦亮
-
“预制菜进校园”引发热议背后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日期:2023-09-25
“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随着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作出回应,家长们的高度不安和焦虑情绪得到适当缓解,也让近来备受关注和热议的“预制菜进校园”话题暂时得到了平息。 多方发声 争议不断 开学以来,“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持续火爆。
-
食品行政审批环节的作用及完善措施探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25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关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文明富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行政审批环节作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口,提高了市场主体的食品安全主体意识,为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奠基石作用。为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食品行政审批环节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强化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行政审批环节的作用及其完善措施。
-
数据分析平台提升食品安全抽检效能探索
来源:质量探索 发布日期:2023-09-25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是发现问题、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江西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为例,分析该平台的构建背景、架构设计、主要功能、建成成效,指出数据分析平台在提升食品安全抽检效能上的巨大作用,并对推动食品安全智慧抽检进行展望、提出建议。
-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能力验证实施及应用评价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25
为了评价实验室运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5009.34—2022)的能力,济南海关技术中心组织“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滴定法能力验证”。本次能力验证选用腐竹作为样品,通过了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使用Z比分数进行评价。本次能力验证参加者数量为30家实验室,其中23家实验室获得了满意结果,合格率76.7%,可疑结果 3个,占比为10%,离群结果 4个,占总数的13.3%,同
-
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有效性路径探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25
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流程,指出了抽样方式方法、样品保存方法及检测分析方法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有效性的影响;提出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应当结合食品类型和检测要求,选择科学的抽样及检测方法,制定合适的抽检流程和计划,同时做好样品的储存管理,进而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有效性,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
基于R语言的可视化技术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数据上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25
为了探索数据可视化技术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中的应用,本文基于R语言及ggplot2、plotly、shiny等扩展包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分级数据可视化系统,实现区域整体状况、主体风险信息、风险识别、时间趋势比较等的全面展示与人机交互。该数据可视化技术有助于动态、快速、直观地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风险评价,强化风险表征,辅助监管决策。
-
整体法评定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量不确定度
来源:食品工程 发布日期:2023-09-25
采用整体法评定食品中大肠菌群测量不确定度,为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提供一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汁数》中平板计数法,以人工污染大肠菌群猪肉样品为例,分析样品测量过程中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利用整体法对其数据的离散型进行评定。本次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报告为1.0×10~3CFU/g [8.1×10~2,1.3×10~3],k=2。大
-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9-23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显得尤为迫切。快速检测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如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可以实时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和分析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同时阐述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更好地推动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食品安全检查员监管制度分析与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9-23
在食品安全检查过程中,检查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检查员监管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分析食品安全检查员监管制度建设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减少食品安全存在的潜在风险,降低违法行为出现概率,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