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3-09-15
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此外,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也符合国家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治理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安全知识图谱可信管理探究
来源:农业大数据学报 发布日期:2023-09-15
近年来,知识图谱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品安全知识图谱所承载的信息在全生命周期流转过程中存在数据中心化严重、信息流通不畅、数据容易被篡改、溯源效率低下以及难以共享共管等问题。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架构,具备泛中心化、分布式处理、隐私性高、数据公开透明、内容不易篡改等特性,为食品安全知识图谱流通与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安全知识图谱现状和存在的痛点。然后,综述了区
-
食品抽检重复性问题探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3-09-15
我国食品抽检力度逐年加大,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抽检批次数量的增加,重复抽检的问题逐渐显现。为了避免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重复抽检,提高食品抽检有效性,各级监管部门和检验机构需要共同努力,探索创新。本文针对食品抽检重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为食品抽检工作提供参考。
-
微流控芯片在食品生物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15
生物毒素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微流控芯片可以集成和小型化从样品制备到检测的多种功能,在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生物毒素方面具有优势,逐渐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重要的分析手段。本文综述了微流控芯片在不同类型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微流控芯片在食品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高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15
高校食堂工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可靠保障。随着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主体责任的压实,高校食堂管理者应与时俱进,从观念、内容、方法、机制和手段等方面努力求新求变,做到食堂工作创新主体化、整体化和系统化。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切实
-
论新加坡的“红绿灯”等食品包装正面标签系统的意义和启示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15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在食品包装正面标签(Front of Package,FOP)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被称为“红绿灯”的食品营养分级标签和“更健康的选择”标签,并分析了这些标签的设计逻辑。介绍了新加坡的“本地生产的良好农产品”标签、食品安全管理优良标签等其他辅助性的食品标签,并探讨了这些标签的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为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传感策略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23-09-15
食品源危害因子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且严重的威胁,开发快速、准确兼具高灵敏度的食品检测方法是解决当前食品安全挑战的有效解决方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准确性等优点,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食品检测领域电化学适配体传感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基于适配体的新型食品危害因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分类,重点讨论了应用于食品危害因子检测的
-
保健食品标准问题探讨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发布日期:2023-09-15
保健食品的原辅料来源广泛,产品形态多样,适用标准复杂,因长期未能融入大食品标准体系,给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和日常监管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角度,对保健食品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构建适用性强的保健食品标准体系的解决路径,推动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
基于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工作创新发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9-15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需求,食品检测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本文综述了食品检测的重要性及现状、食品检测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食品检测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提高食品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
食品安全抽样过程监督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3-09-15
食品安全抽样过程监督管理是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抽样结果起到约束性作用。当前,食品安全抽样过程监督管理仍然存在管理范围狭窄、部门配合不深入等现实问题。对此,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制订工作计划,保障食品安全抽样监管工作有序落实,逐步提升抽样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有效性,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从而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