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11.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果中19种元素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建立水果中19种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ICP- MS进行分析,用Sc,Ge,Y,In,Tb,Bi作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优化试验条件下,19种元素的线性范围为0~1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3.911 ng/mL,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9%~4.16%,添加水平为0.001~1 500 μg/g时,水果样品中的19种元素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6%~108.2%.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特点,是一种简便、快速分析水果中无机元素的方法.
关键词:金属元素;水果;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21112.微波钝化马齿苋过氧化物酶活力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为了解决马齿苋热水漂烫存在的处理时间短,灭酶不彻底,处理时间长,易萎蔫的问题,研究微波钝化马齿苋过氧化物酶(POD)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徽波钝化马齿苋POD较优工艺为微波功率150 W、处理时间5 min.物科与碱液的料液比为1∶100(m∶V).该工艺条件下,马齿苋POD的钝化率达96.7%,仍能保持原有的脆嫩质构特性,Vc、叶绿素的损失率仅为24%和10.6%.因此,采用适当的微波处理可有效钝化酶活力,使马齿苋达到较好的保藏效果.
关键词:马齿苋;过氧化物酶;微波;漂烫;碱液;钝酶
-
21113.β-甘露聚糖酶基因和木聚糖酶基因在毕赤母中的共表达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为实现β-甘露聚糖酶基因和木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共表达,作者将经SalⅠ线性化的pPIC9K-xynⅡ电转化至工程菌GS115/Anman5A中,经G418浓度梯度筛选后获得能同时高产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双重重组子GS115/Anman5A-xynⅡ.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2 000,24 100.摇瓶发酵筛选出产酶活性最强的转化株,命名为GSM X2,随后对该菌株的表达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后的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120 h,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甘油添加量为1.5%,甲醇添加量为1.5%.在此培养条件下,产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分别达到37.1 U/mL和193.6 U/mL.
关键词:β-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共表达;条件优化
-
21114.香辛料精油对油料花生气相防霉作用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在干燥器内加入过饱和溶液形成一定的湿度环境,将花生在30℃,相对湿度83%条件下进行模拟储藏,研究复合香辛料精油对花生霉变率、霉菌数量、过氧化值(POV)、酸价(AV)、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 d的储藏期内,复合香辛料精油对花生具有显著的防霉作用;储仓中装料体积不同,精油的最低抑制浓度不同,装料体积分别为10%,30%,50%,70%,储仓内空气中精油浓度分别在120,120,150,180 μL/L以上时可完全抑制花生表面霉菌的生长;精油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花生AV和POV值增长及出油率降低的速率,抑制花生品质的劣变.香辛料精油在花生天然保鲜剂的开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精油;花生;贮藏;霉菌
-
21115.高钙直条米粉的研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在拌粉过程中添加柠檬酸-苹果酸钙(CCM),制备高钙直条米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早晚米比例、CCM添加量和生料水分含量对营养强化米粉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米比例为4∶1、CCM添加量为10 g/kg、生料水分含量为30%时,制备出的产品品质最佳.
关键词:米粉;双螺杆挤压;柠檬酸-苹果酸钙;营养强化
-
21116.传统湘菜酱汁肘子减菌化生产技术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猪前肘为主料,对传统湘菜酱汁肘子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重点探讨原料预处理、原辅料配比、巴氏杀菌工艺及包装环境的减菌化工艺.结果表明,用4 mg/L的臭氧水浸泡肘子10 min,可杀灭原料中的微生物,并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食盐、白糖、干辣椒、豆豉、酱油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3.5,2.5,2.5,0.4,0.5 kg/150 kg·肘子;最佳巴氏杀菌工艺为85℃,30 min;包装环境的消毒工艺为臭氧浓度24 mg/m3,消毒时间1.5h.该条件下产品无需进行高温高压杀菌,不仅节约了包装材料和杀菌成本,而且更多保存了肘子的营养成分,组织紧密,口感更佳.
关键词:湘菜;肘子;臭氧;巴氏杀菌
-
21117.一株微好氧趋磁细菌TH-1的分离及其磁小体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研究生物磁学的性质,从无锡太湖水域中分离到了一株沿着磁力线运动的微好氧细菌-趋磁细菌TH-1.尽管在其他淡水中曾经分离过到过趋磁细菌,但却从未在太湖中分离到过,因此TH-1是目前所见报道的第一株分离自太湖的趋磁细菌.采用透射电镜的方法对细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每个细胞内含多个磁小体,呈圆形,直径范围在10~100 nm,分布在细胞质以及细胞壁前端.能谱结果显示,该菌磁小体的元素组成为铁(Fe)、硫(S)和氧(O).还对该菌以及磁小体的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菌株做了初步的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隶属于趋磁细菌.
关键词:趋磁细菌;纳米材料;磁小体
-
21118.Clostridiumsaccharobutylicum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生产燃料丁醇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为丁醇生产菌株,采用正交优化法确定了以玉米秸秆水解液为底物的最优培养基配方:CaCO3 2.0 g/L,(NH4)2SO4 1.0 g/L,K2HPO4 0.5 g/L,玉米浆干粉15 g/L,MnSO4·H2O 0.01 g/L.采用该最优培养基配方,在3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40 h后,总溶剂为16.1 g/L,其中丁醇10.59 g/L,发酵强度为0.40 g/(L·h),生产率为0.33 g/g.通过对发酵过程进行变温调控证实低温有利于溶剂积累,总溶剂由17.01 g/L提高至19.98 g/L.在稀释率为0.1 h-1的变温连续发酵过程中,从80 h开始进入稳定产溶剂状态并持续至269 h,该阶段平均总溶剂为12.28 g/L(其中丁醇8.50 g/L),发酵强度为1.23 g/(L·h),是变温分批发酵(D方式)的4.92倍.
关键词:Clostridiumsaccharobutylicum;玉米秸秆水解液;丁醇;变温连续发酵
-
21119.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近年来,中国的果蔬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果蔬保鲜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对果蔬保鲜产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天然、安全、营养,因而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很受关注.作者分析了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的综合情况和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果蔬保鲜新技术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
-
21120.黑暗链霉菌aprF-G基因功能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研究黑暗链霉菌Tt-49中生物合成基因aprF-G生理功能为目标,利用接合转移法,将同源重组质粒pFD10导入黑暗链霉菌Tt-49,最终获得同源双交换茵株Tt-49G53,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其生长速度明显比亲株慢,产抗水平比亲株低100倍,仅为13 U/mL.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未检测到安普霉素.
关键词:黑暗链霉菌;基因重组;分子遗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