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01.乳糖酶水解生产低乳糖牛乳工艺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研究低乳糖牛乳的生产条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牛乳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加酶量2 500 U/L、水解温度40℃、水解2h时牛乳中乳糖水解效果最佳,水解率达到74.5%.
关键词:低乳糖乳;乳糖酶;水解率;水解条件
-
20602.包装材料中三种抗氧化剂的快速检测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建立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中3种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和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气相色谱检测法.样品以环己烷和异丙醇的混合液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进行提取.以Rtx(R)-5为分析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3种抗氧化剂在5.0~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在3个添加水平下,3种抗氧化剂的回收率范围为81.0%~95.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16~0.41 mg/kg.该方法操作便捷,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抗氧化剂;包装材料;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特丁基对苯二酚
-
20603.椰子滚切式剥衣机的设计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针对目前海南手工或半手工的椰子加工现状以及椰子产品的需求前景,设计一种新型的椰子剥衣机.采用机械刀片模仿手工剥衣的方法,并以高压气体辅助剥衣,同时有过载保护装置,使得椰衣的一次剥除率达90%,椰果损伤率在5%以内,操作简单方便,对椰衣纤维的破坏降到了最低,从而提高椰子的剥衣安全性和效率以及综合利用率.
关键词:椰子;剥衣机;钉板;空气吹扫
-
20604.烹饪过程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绿色烹饪是现代餐饮模式的发展趋势,然而在不同的煎、炒、炸、蒸、烤、微波加热等烹饪方式中,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文章综述烹饪过程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以及不同烹饪方式及同一烹饪方式的不同阶段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差异,并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烹饪技巧,进一步提高烹调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词:烹饪;丙烯酰胺;煎炸;烤制;微波
-
20605.浸米时间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浸米浆水中总酸含量、乳酸含量及乳酸菌数为指标,探讨浸米时间对黄酒品质的影响.采用梯度稀释法与MRSA涂布平板计数法测定乳酸菌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法测定浸米浆水中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在浸米过程中,糯米浸米浆水的酸度明显高于籼米和粳米;各种大米浸米的时间控制在8~12 d时,所得的浸米浆水对黄酒发酵比较合适.所制得的黄酒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糯米是酿造优质黄酒的最佳原料.
关键词:黄酒;浸米;浆水;总酸;乳酸
-
20606.林檎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林檎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试验显示,不同季节的林檎叶及市售林檎叶提取物对·OH、O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效果顺序为DPPH>·OH>O2·,以9月林檎叶提取物清除效果最好,其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1.62,3.45,4.13 mg/mL.
关键词:林檎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
-
20607.单螺杆挤压破裂植物细胞力学模型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单螺杆挤压可以破裂植物细胞,用于辅助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通过选取单螺杆中物料运动方向上的一段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分别求得螺杆、机筒、背压对物料的作用力和物料由于自身形变而产生的作用力,得到单螺杆中压力分布的数学模型;并针对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柱状植物细胞模型,得到植物细胞受力的数学模型.模型表明细胞的受力情况和螺杆自身的结构参数、螺杆转速和挤出速率有关系,在螺杆结构参数确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螺杆的转速和挤出速率来改变物料的受力情况,从而达到理想的破壁效果.
关键词:挤压;单螺杆;植物细胞;数学模型
-
20608.速溶凤凰单丛茶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凤凰单丛茶副产品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凤凰速溶茶的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对影响浸提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茶水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凤凰速溶茶超声波浸提最佳工艺参数为茶水比1∶17(m∶V),超声温度73℃,超声时间34 min,超声功率550 W.该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为16.13%、游离氨基酸总量提取率为0.40%、咖啡因提取率为0.33%.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简单快捷、高效可行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速溶凤凰茶;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因
-
20609.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对鲜切莲藕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分别研究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和热处理技术对鲜切莲藕中酶的活性以及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PCD处理的鲜切莲藕比热处理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残余酶活分别降低了69%,80%,21%;随着处理压力增加,PPO、POD和PAL残余酶活显著降低,而温度的增加对上述残余酶活影响不大.DPCD处理的鲜切莲藕贮藏l周后,PPO和POD残存酶活仅为25%,14%,褐变度(L*)值比热处理高了30.7%,显著抑制了鲜切莲藕的褐变.说明DPCD技术较好地保护了鲜切莲藕的色泽和品质.
关键词: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鲜切莲藕;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酶活性
-
20610.茶油贮藏的稳定性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过氧化值和酸值作为油脂的评价指标,探讨温度、光线对茶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chaal烘箱法(62±1)℃,以POV含量为指标,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多酚类物质(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对茶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和光照都可以显著加速茶油氧化,降低茶油的稳定性;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茶油的稳定性,其抗氧化能力随加入量增大而增强,其中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没食子酸.
关键词:茶油;多酚;过氧化值;酸值;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