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81 篇 当前为第 1994 页 共 2139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19931.红松松球鳞片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采用溶剂法提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级数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7%、液料比27∶1(V∶m)、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80℃.该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7.76±0.81) mg/g·与预测值非常接近,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的提取得率.
    关键词:红松;松球鳞片;多酚;乙醇提取
  • 19932.百草枯半抗原分子设计合成及表征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以4,4'-联吡啶和碘甲烷为起始原料,通氮气保护下于暗处经3步反应成功合成了百草枯半抗原N-甲基-N′-戊酸基-二吡啶二溴化物(简称PQ-h),产物通过LC/MS、1HNMR和1R鉴定.
    关键词:百草枯;半抗原;合成;鉴定
  • 19933.阪崎克罗诺杆菌全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和图谱的建立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建立阪崎克罗诺杆菌全菌蛋白双向电泳技术.采用2种不同的尿素3-[3(胆酰氨丙基)二甲氨基]1-丙磺酸(CHAPS)二硫苏糖醇(DTT)裂解法兼反复冻融提取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全菌蛋白,在2种pH范围的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对全菌蛋白进行双向电泳,胶体考染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Image Master 2D Platinum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全菌的蛋白浓度为5.32 μg/μL;裂解液成分:尿素7 mol/L,硫脲2 mol/L,CHAPS 4% (m/V),DTT 1%(m/V),PMSF 45 mg/L,pH 3~10 IPG缓冲液2% (V/V).该技术成功构建了阪崎克罗诺杆菌全菌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
    关键词:阪崎克罗诺杆菌;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蛋白质图谱
  • 19934.模板诱导法制备CS/MnS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通过壳聚糖模板剂,利用模板诱导法合成了CS/MnS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FTIR结果显示,形成了CS/MnS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利用SEM观察了CS/MnS复合膜的表面;UV-Vis的吸收峰表明,所制备的MnS纳米微粒尺寸约为50 nm.TGA、DSC的结果表明,在壳聚糖和纳米颗粒间存在着强力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壳聚糖;硫化锰;模板诱导法;chitosan;MnS;a template-mediated route
  • 19935.不同发酵天数对“栓钱菌质”急性毒性及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扭体试验和耳廓肿胀试验,比较7个不同发酵天数(0、7、20、41、48、62、69 d)的“栓钱菌质”的急性毒性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了不同发酵天数对其毒性效应和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天数“栓钱菌质”毒性下降率(%)大小如下:0 d≈7 d<20 d≈41 d<48 d<62 d<69 d.扭体反应次数大小如下:69 d≈62 d>48 d>41 d≈20 d>0 d>7 d;与空白对照相比,0、7、20、41、48 d者与马钱子生品一样,均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表明发酵48 d内基本保留了生品原有的镇痛作用;而62 d和69 d者则此活性消失,且与阳性对照(吲哚美辛)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耳廓肿胀下降率(%)大小如下:7 d≈20 d>41 d>48 d>0 d>>62 d>69 d;与空白对照相比,0、7d、20、41、48 d者与生品相同,皆可显著抑制致炎后小鼠的耳廓肿胀率(P<0.05或0.01),表明发酵48 d内抗炎作用没有明显变化.综合分析不同发酵天数“栓钱菌质”毒性和药效的结果,确定其发酵终点应选择在第41~48 d较适宜.
    关键词:"栓钱菌质";发酵时间;马钱子;急性毒性;镇痛;抗炎
  • 19936.芋头叶柄泡菜泡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为研究芋头叶柄泡菜泡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以芋头叶柄为试验材料,采用热烫低盐(处理①)、热烫高盐(处理②)、未热烫低盐(处理③)、未热烫高盐(处理④)4种方法处理、泡制,定期检测其中亚硝酸盐、挥发酸、挥发酯、总酸等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芋头叶柄泡菜泡制9d后,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处理①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挥发酸和挥发酯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处理③中挥发酸含量最高,处理①中挥发酯含量最高;总酸含量先缓慢增加,达到一定水平后稳定,处理①中总酸含量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慢慢减少后平稳,处理②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单宁和Vc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处理①中单宁含量最少,麻口涩味最弱,处理③中的Vc含量最高.感官评价得分最高的为热烫低盐(处理①).综合来看,热烫低盐处理为较优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芋头叶柄;泡菜;成分;含量
  • 19937.国内外桃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桃加工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高新技术在桃加工、新型桃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桃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加工技术;高新技术;研究进展
  • 19938.燕麦蛋白的碱法提取工艺及其提纯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为提高燕麦蛋白的提取率,采用正交试验对碱提酸沉法提取燕麦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3(m∶V),浸提液pH值10.5,浸提温度45℃,搅拌时间1.7h.该条件下燕麦蛋白提取率可达68.46%.经石油醚提纯后燕麦蛋白纯度可达86.35%,有效提高了燕麦蛋白的提取率.
    关键词:燕麦;蛋白;碱提酸沉;纯度;氨基酸分析
  • 19939.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分子结构多样性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细菌内毒素,又名脂多糖,是构成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外层的主要成分.内毒素的合成途径相当复杂,涉及到几十个基因编码的酶.内毒素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随着合成的进行,内毒素分子不断变大,并先后穿越细胞内膜、周质空间和外膜,最后定位于细胞表层.内毒素可以通过TLR4/MD2受体激活先天性免疫系统,可用于开发新的细菌疫苗和疫苗佐剂.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脂多糖;疫苗佐剂;Gram-negative bacteria;endotoxins;lipopolysaccharide;vaccine adjuvant
  • 19940.LAMP实时浊度法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外源基因与内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浊度仪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建立Bt63品系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并对反应温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性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其最低检出限为0.01%,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转基因水稻;实时浊度法;外源基因;内源基因;检测
首页  上一页  ...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