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81 篇 当前为第 1997 页 共 2139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19961.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海产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传统的海产品分类及质量检验主要是采用人工方法,靠肉眼进行判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海产品进行自动分类与质量评估可有效克服上述缺点.通过提取海产品的尺寸、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结合预测模型,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可实现海产品的无接触、无损伤处理.文章分析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海产品分类及质量评估系统的构成,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其具体实现方法,论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海产品;质量评估;图像处理
  • 19962.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介绍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总结高光谱在农药残留、农作物品质、肉类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不足和优势,提出高光谱成像技术未来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光谱;品质;无损;检测
  • 19963.菜籽粕中优势微生物分析及保藏技术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通过对菜籽粕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得出菜籽粕中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及耐热菌的数量,完成菜籽粕中微生物菌群构成的分析,确定优势菌种并寻找最适保藏条件.对菜籽粕中的优势霉菌用点接法分离,通过培养特征和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初步鉴定,同时采用高锰酸钾和甲醛对菜籽粕进行熏蒸处理,通过改变熏蒸时间和熏蒸剂量,将菜籽粕处理前后霉菌的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势霉菌为曲霉属,最佳处理条件为每立方米10 mL甲醛和5g高锰酸钾的剂量,熏蒸时间为1.5h.影响菜籽粕保藏时间的最重要的菌种是曲霉,利用高锰酸钾和甲醛可以提高菜籽粕的保藏时间.
    关键词:菜籽粕;霉菌;曲霉;熏蒸;保藏
  • 19964.豇豆饮料糖化工艺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试验,对豇豆饮料加工中葡萄糖淀粉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豇豆浆液经α淀粉酶液化后,最佳糖化条件:葡萄糖淀粉酶添加0.15%,pH为4.2,60 ℃条件下反应3.5h.访工艺条件生产的豇豆饮料色泽鲜亮,口感细腻.
    关键词:豇豆;饮料;葡萄糖淀粉酶;糖化
  • 19965.冷藏处理方式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研究致死方式和贮藏温度对南美白对虾感官和质构品质的影响,对感官和硬度、弹性、内聚性等参数的变化进行品评和测定.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冰水中5 min内即可致死,经48 h贮藏后的感官分值为20.3,符合食用标准,而自然死亡的虾在24 h时就已不能食用,故冰水致死法能有效保持原料的新鲜品质;冰猝致死的虾-21℃贮藏30 d时的硬度、弹力和内聚性分别是-7℃贮藏的1.24、1.5和1.15倍,而-7℃下贮藏虾的感官分值为17,已不可食用,故较低贮藏温度更有利于保持南美白对虾的新鲜度和产品品质.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致死方式;贮藏温度;感官评价;质构分析
  • 19966.出口金枪鱼罐头中组胺及微生物控制的HACCP应用技术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以金枪鱼(Skipjack Tuna)罐头生产加工过程为例,分析了生产原料及罐头生产流程各环节物料微生物变化情况,部分工艺参数对细菌总数及组胺产生的影响;确定了原料验收、解冻清洗、预蒸煮和配料封罐为主要关键控制点,并制定HACCP计划,建立相应的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经HACCP计划实施前后细菌总数与组胺质量分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解冻阶段细菌数减少约30%,成品细菌总数减少49%,成品中组胺质量分数也从3.5 mg/kg降至1.5 mg/kg,同时提高了水产制品卫生品质及保质期.
    关键词:金枪鱼;组胺;微生物;控制;HACCP
  • 19967.脂肪含量和包装方式对法兰克福香肠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以法兰克福香肠为研究对象,以脂质氧化、色泽、质构和挥发性产物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脂肪含量和包装方式对产品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法兰克福香肠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和亮度均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包装方式无关;香肠的红度与脂肪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包装方式呈正相关;香肠的硬度和黏性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与包装方式相关性甚小;脂肪含量和包装方式与挥发性产物之间的相关性都较显著.选择较低脂肪含量和真空包装方式有利于保持法兰克福香肠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法兰克福香肠;脂肪含量;包装方式;透氧包装;真空包装;硫代巴比妥酸值;质构
  • 19968.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采收期罗布麻中黄酮含量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罗布麻叶中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和槲皮素4种黄酮的含量,从而确定最佳的罗布麻采收期.样品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Eclipse C 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流量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60 nm;柱温:50℃.该方法对4种黄酮能够很好分离,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良好.按照这种方法检测出不同采收季节的罗布麻叶中4种黄酮含量,其中8月份采收的罗布麻叶中黄酮含量最高.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操作简单快速、定量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能很好地测定出罗布麻中黄酮的含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罗布麻;黄酮;采收季节;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Apocynum venetum;flavonoids;gathering season
  • 19969.葡聚糖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制备并筛选葡聚糖拟糖蛋白抗原,通过动物免疫获得葡聚糖多克隆抗体并建立葡聚糖的Elisa检测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以还原胺化法制备大分子葡聚糖-牛血清蛋白(BSA)拟糖蛋白质,通过SDS-PAGE与自由氨基测定,优化葡聚糖拟糖蛋白抗原制备反应,建立直接竞争Elisa筛选抗原活性.以制得的葡聚糖T40-BSA拟糖蛋白抗原为免疫原,经过免疫白兔后获得高效价多抗;建立检测葡聚糖多抗的间接非竞争Elisa方法.确定拟糖蛋白抗原的最佳制备条件(n(葡聚糖)/n(氧化剂NaIO4)=1/120,偶联时间24 h);筛选获得不同制备条件下与标准抗体结合最强的抗原产物T40-BSA,动物免疫获得多抗,优化实验条件:以质量浓度10 μg/mL的T40-BSA为包被抗原,37℃时血清多抗和酶标多抗的反应时间均为45 min,质量分数5%小牛血清为封闭液后洗板;建立了基于T40-BSA拟糖蛋白抗原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葡聚糖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对市售白糖中葡聚糖T40的含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葡聚糖-BSA拟糖蛋白抗原制备条件不同,对其免疫活性有影响.建立的检测方法有良好的线性,能用于实际样品中葡聚糖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葡聚糖;拟糖蛋白抗原;制备;抗体;酶联免疫分析;dextran;neoglycoprotein antigen;preparation;antibody;ELISA
  • 19970.香草牛奶冰淇淋工艺及其品质评价

    [食品制造业] [2014-07-15]

    结合几款传统冰淇淋特点,以奶粉、糖粉和水为主要原料,添加鸡蛋、生粉、香草粉、明胶等辅料,开发香草牛奶冰淇淋,着重探讨冰淇淋工艺及其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水量1L,干基配比为全脂甜奶粉36.1%、鸡蛋23.8%、糖粉32.5%、生粉3.6%、香草粉0.9%、明胶3.1%时,香草牛奶冰淇淋的膨胀率和融化速率分别为88.3%和8.7%,感官评定92分.该工艺下制作的冰淇淋色泽均匀一致、香味宜人、滋味甜度适中、组织细腻,且形体无软塌、收缩或变形状态,品质优于传统冰淇淋,以冰淇淋膨胀率和融化速率为试验指标,辅以感官品质评价,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冰淇淋;工艺研究;膨胀率;融化速率;感官评价
首页  上一页  ...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