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9 篇 当前为第 89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881.响应面优化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工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25]

    以猪油为原料,以自制KOH - 甘油( 质量比1∶ 1) 为催化剂,研究了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猪油自身分子重组最佳工艺条件为: 温度95℃,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猪油质量的1. 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猪油自身分子重组程度能达到100%,甘三酯脂肪酸的分布完全随机化,分子重组后的猪油形成β'晶型,扩展了猪油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猪油;分子重组;KOH - 甘油;X - 射线衍射
  • 882.天然抗氧化剂对鳡鱼内脏油的抗氧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25]

    以过氧化值为指标,以空白样和添加TBHQ 样为对照,采用Schaal 烘箱法研究了茶多酚、迷迭香酸、二氢杨梅素与VE 4 种天然抗氧化剂对鳡鱼内脏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当添加量均为0. 02%时,其对鳡鱼内脏油抗氧化效果强弱为: TBHQ > 二氢杨梅素> 茶多酚> 迷迭香酸> VE; 茶多酚、迷迭香酸和二氢杨梅素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 04%、0. 06% 和0. 04%; VC对茶多酚和二氢杨梅素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的最佳组合为0. 02% 二氢杨梅素+ 0. 02% 茶多酚,并以0. 02%的VC为增效剂;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对鳡鱼内脏油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天然抗氧化剂的,且接近于TBHQ 的。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鱼油;复配;鳡鱼
  • 883.西南山茶种仁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及GC-MS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25]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西南山茶种仁油,研究了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西南山茶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西南山茶种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 9,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5℃; 在最佳条件下,西南山茶种仁油提取率为36. 74%。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山茶种仁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 78. 68%) 、棕榈酸( 8. 59%) 、十六碳三烯酸( 7. 92%) 、亚油酸( 2. 43%) 、亚麻酸( 1. 17%) 、硬脂酸( 0. 81%) 、花生酸( 0. 19%)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 20%,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西南山茶;种仁油;超声波辅助提取;气相色谱- 质谱法
  • 884.精炼过程中油茶籽油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25]

    研究了精炼工艺对油茶籽油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精炼,油茶籽油中的活性成分不断降低,碱炼后,多酚损失率达到了80. 50%; 脱色和脱臭后,生育酚损失率分别达到了13. 05%和20. 69%,甾醇的损失率分别达到了12. 85% 和13. 09%; 脱色后,角鲨烯损失率达到了24. 99%。抗氧化性方面,油茶籽油对3 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一定差异,强弱顺序为ORAC 自由基> ABTS 自由基> DPPH 自由基。

    关键词:油茶籽油;精炼;活性物质;抗氧化性
  • 885.美国冷冻酸奶市场报告(2015-2019年)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18]

    Frozen yogurt is made of milk, sugar, and other ingredients such as corn syrup, yogurt cultures, and non-fat yogurt powder. It is enriched with probiotics, and has low fat and sugar content. Therefore, it is perceived as nutritious and a healthy alternative to desserts like ice cream.
    关键词:冷冻酸奶;富含;益生菌;低脂肪;营养和健康;替代品
  • 886.美国罐头食品市场报告(2015-2019年)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 [2015-09-06]

    Canned food products refer to food items that are processed, preserved, and packed into airtight metal containers. Canned food products are consumed across the world because they require less time to cook, less storage space, and have a longer shelf life than fresh food. Elderly individuals and those with busy lifestyles are major consumers of these products.
    关键词:罐头产品;加工;腌制食品;密闭金属容器;更长;保质期时间;新鲜的食物
  • 887.电导率双频测量法鉴别地沟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03]

    应用电导率双频测量法消除了常规电导率测量法在地沟油鉴别过程中电导池的极化效应与电容效应。用不同质量浓度NaCl 溶液样品在0 ~ 100 mg /L 范围对测量系统线性度进行测量,获得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 为0. 996 7,显示测量系统在测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在电导池中加载750 Hz 与1 500 Hz 两个具有倍频关系的正弦信号,在25℃恒温下采用单盲测试法对菜籽毛油、精炼菜籽油、一级大豆油、地沟油及按不同体积分数制备的掺假油样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 电导率双频测量法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 36% ~ 0. 60%,与常规电导率测量法相比,测量精度更高,测量方法更可靠。
    关键词:双频测量;电导率;地沟油;极化效应;电容效应
  • 888.几种食用油的核磁共振光谱特征与地沟油的快速检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03]

    检测了大豆油、菜籽油、芥花油、芝麻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猪油、鱼油及地沟油的1H NMR、13C NMR 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 。结果发现: 植物油与猪油和鱼油有明显的区别; 地沟油由于其产生、酸败和处理过程中有部分甘油酯的分子发生变化,所以在氢谱图的δ6. 70 ~ 5. 50、δ 5. 10 和δ 3. 73 等处有明显的杂峰; 地沟油、猪油和鱼油在氢谱图的δ 1. 26处的峰比δ 1. 30 处明显强很多; 地沟油碳谱图在δ 178. 33、δ 173. 87、δ 86. 60、δ 68. 39 和δ 65. 06 处有明显的小峰存在,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地沟油特征峰的依据。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预处理和快速等优点。
    关键词:食用油;地沟油;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分析鉴定
  • 889.基于扩散理论的油脂浸出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03]

    综述了基于Fick 扩散理论的油脂浸出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经典扩散模型的建立以及对它的修正和完善; 分析了经典扩散模型以及它的一些修正模型的特点,如比例瞬洗扩散模型、洗涤扩散同步模型和洗涤扩散分步模型,论述了它们在油脂浸出研究中的应用,为油脂浸出动力学和浸出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Fick 定律;扩散理论;油脂;浸出;动力学模型;修正
  • 890.基于气相色谱法的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09-03]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曲线,同时采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对热氧化降解反应方程的参数进行了计算,进而确定了反映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历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微分法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1. 37,活化能为5. 48 kJ /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 = - dcA /dt = 7. 06exp( - 5. 48 /RT) c1. 37A; 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2. 49,活化能为392. 73 kJ /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 =- dcA /dt =1. 13 ×1047exp( -392. 73 /RT) c2. 49A 。积分法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当反应级数n = 1 时,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27. 68 kJ /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 = - dcA /dt = 1 690. 55exp( -27. 68 /RT) cA,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07. 04 kJ /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 = - dcA /dt =2. 20 ×1013exp( -107. 04 /RT) cA; 当反应级数n≠1 时,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1. 45,活化能为31. 29 kJ /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 = - dcA /dt = 369. 19exp( - 31. 29 /RT) c1. 45A,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反应的平均反应级数为1. 60,活化能为108. 90 kJ /mol,反应动力学模型为rA = - dcA /dt =9. 27 ×1013exp( - 108. 90 /RT) c1. 60A 。积分法得到的活化能数值更为接近,因此更适合研究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热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
    关键词: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氧化降解特性;动力学方程
首页  上一页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