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1.尿素包合法纯化葡萄籽油中亚油酸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利用尿素包合法对葡萄籽油中亚油酸的分离纯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甲醇尿素质量比、混合脂肪酸尿素质量比4个因素对亚油酸纯度及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包合时间12h,包合温度-4℃,甲醇尿素质量比5∶1,混合脂肪酸尿素质量比1∶1的条件下,亚油酸纯度最高为89.9%.
关键词:葡萄籽油;尿素包合;亚油酸;grape seed oil;urea adduction fractionation;linoleic acid
-
2222.不同酥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对食用酥油和工业酥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是食用酥油和工业酥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含量分别为87.58%和98.87%;食用酥油与工业酥油的酸值(KOH)分别为1.23、5.71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0.475 7、1.003 6 meq/kg,折光指数(50℃)分别为1.443 5、1.438 8,皂化值(KOH)分别为122.97、130.60 mg/g,碘值(Ⅰ)分别为30.41、44.50 g/100 g,黏度(50℃)分别为29.2、25.2 mPa·s,熔点分别为42.3、47.5℃;食用酥油与工业酥油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84.83%、15.17%和76.37%、23.63%.
关键词:食用酥油;工业酥油;脂肪酸组成;理化特性;edible ghee;industrial ghee;fatty acid composition;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
2223.超声-微波协同辅助萃取茶皂素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辅助萃取脱脂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超声波功率50 W,萃取次数2次,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茶皂素得率为指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的茶皂素萃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0,微波功率600W,超声波功率50 W,萃取时间150 s,萃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7.43±0.13)%,纯度为67.12%.
关键词:茶皂素;超声-微波协同辅助萃取;脱脂油茶籽粕;tea saponin;ultrasonic and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defatted oil-tea camellia seed meal
-
2224.电导率法快速测定煎炸油中极性物质含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起酥油为原料,模拟煎炸条件制备了3种煎炸油(加热煎炸油、煎炸薯条煎炸油、煎炸豆腐皮煎炸油),用柱层析法测定3种煎炸油中极性物质含量,同时测定3种煎炸油的电导率,建立煎炸油中极性物质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煎炸油中极性物质与电导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煎炸油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2 8、0.971 6、0.935 8;电导率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08%~2.17%之间;柱层析法测定极性物质含量与电导率法测定极性物质含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966 3.从而得出电导率法是测定极性物质含量的一种比较准确、快速的方法.
关键词:煎炸油;极性物质;电导率;frying oil;polar substance;conductivity
-
2225.正相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采用正相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4种常见生育酚的含量,确定一种简单、准确、快速测定维生素E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用Zorbax RX-SIL硅胶柱分离,以乙酸乙酯-异辛烷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295nm采用外标法检测α、β、γ、δ等四种生育酚在不同植物油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四种异构体均在8min内出峰,线性关系在0.9994~0.9999间,精密度RSD<5%,加标回收率在80%~100%,线性范围0.2~100.0μg/mL,α、β、γ、δ异构体方法检出限均在0.01μg/g左右;几种典型植物油样品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快速、准确、分离度好等特点.同时比较了调和油和精炼地沟油维生素E含量差异,初步确定α-维生素E可能作为该类地沟油识别因子.
关键词:正相超高压色谱;维生素E;α-生育酚;精炼废弃油脂
-
2226.绿原酸影响氨基酸消减丙烯酰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绿原酸是马铃薯中的主要酚酸.试验将丙烯酰胺分别与7种氨基酸进行高温加工处理,研究添加绿原酸对体系中丙烯酰胺消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促进丙烯酰胺的消减.加入绿原酸在160℃反应30 min后,丙烯酰胺消减率显著提高,为9.58%(天冬酰胺)~33.46%(半胱氨酸).采用甘氨酸/丙烯酰胺体系,进一步研究绿原酸添加量、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丙烯酰胺消减的影响,发现丙烯酰胺消减率随绿原酸添加量、加热温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绿原酸与丙烯酰胺物质的量比25∶1,180℃反应60 min后,丙烯酰胺消减率达到66.9%.
关键词:丙烯酰胺;绿原酸;氨基酸;消减
-
2227.超声波辅助水酶法萃取葫芦籽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葫芦籽粉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和超声波辅助水酶法萃取葫芦籽油,并对其中的酶解条件和超声波预处理条件进行研究,经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萃取葫芦籽油的适宜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8,pH9.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酶用量2.5%,在此条件下葫芦籽油萃取率为79.9%.水酶法提油前对葫芦籽粉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可有效提高葫芦籽油的萃取率.在超声波温度55℃,超声波功率500W下处理6min可将葫芦籽油萃取率提高至88.5%,比未经超声波预处理的高出8.5%.
关键词:葫芦籽油;水酶法;超声波;正交试验
-
2228.无患子种仁油特性及微波预处理提取无患子种仁油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为全面开发无患子资源,考察了无患子种仁油的特性,并研究了无患子种仁油提取的微波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无患子种仁油的酸值(KOH)为2.30 mg/g,碘值(Ⅰ)为96.28g/100 g,皂化值(KOH)为210.38 mg/g;无患子种仁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3.05%,其中油酸占51.87%;微波预处理提取无患子种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000W,微波时间10 min,索氏提取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无患子种仁油得率为36.21%.
关键词:无患子种仁;微波预处理;无患子种仁油;提取;特性;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kernel;microwave pretreatment;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kernel oil;extraction;characteristics
-
2229.甘油钙固体碱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利用甘油和高温焙烧(900℃)废弃鸡蛋壳制得的氧化钙制备了固体碱催化剂甘油钙,研究了甘油钙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经元素分析仪分析结果确定催化剂为二甘油钙(Ca(C3H7O3)2).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250℃、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5%、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为8∶1、反应时间为5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在86%以上.
关键词:废弃鸡蛋壳;甘油钙;大豆油;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waste egg shell;calcium glyceroxide;soybean oil;transesterification;biodiesel
-
2230.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化学反应机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3-氯丙二醇酯是油脂及油脂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目前被认为是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之一.本文介绍了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3种化学反应机制,普遍认为是氯离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了3-氯丙二醇酯的形成.其中,第1种机制认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环酰氧鎓离子是3-氯丙二醇酯的前体;第2种机制认为是亲核的氯离子直接攻击甘油骨架上的酯基或质子化羟基;第3种机制认为缩水甘油酯可能作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而成为其前体.
关键词:3-氯丙二醇酯;环酰氧鎓离子;缩水甘油酯;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