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1.电导率法快速测定煎炸油中极性物质含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起酥油为原料,模拟煎炸条件制备了3种煎炸油(加热煎炸油、煎炸薯条煎炸油、煎炸豆腐皮煎炸油),用柱层析法测定3种煎炸油中极性物质含量,同时测定3种煎炸油的电导率,建立煎炸油中极性物质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煎炸油中极性物质与电导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煎炸油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2 8、0.971 6、0.935 8;电导率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08%~2.17%之间;柱层析法测定极性物质含量与电导率法测定极性物质含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966 3.从而得出电导率法是测定极性物质含量的一种比较准确、快速的方法.
关键词:煎炸油;极性物质;电导率;frying oil;polar substance;conductivity
-
2212.无患子种仁油特性及微波预处理提取无患子种仁油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为全面开发无患子资源,考察了无患子种仁油的特性,并研究了无患子种仁油提取的微波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无患子种仁油的酸值(KOH)为2.30 mg/g,碘值(Ⅰ)为96.28g/100 g,皂化值(KOH)为210.38 mg/g;无患子种仁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3.05%,其中油酸占51.87%;微波预处理提取无患子种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000W,微波时间10 min,索氏提取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无患子种仁油得率为36.21%.
关键词:无患子种仁;微波预处理;无患子种仁油;提取;特性;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kernel;microwave pretreatment;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kernel oil;extraction;characteristics
-
2213.绿原酸影响氨基酸消减丙烯酰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绿原酸是马铃薯中的主要酚酸.试验将丙烯酰胺分别与7种氨基酸进行高温加工处理,研究添加绿原酸对体系中丙烯酰胺消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促进丙烯酰胺的消减.加入绿原酸在160℃反应30 min后,丙烯酰胺消减率显著提高,为9.58%(天冬酰胺)~33.46%(半胱氨酸).采用甘氨酸/丙烯酰胺体系,进一步研究绿原酸添加量、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丙烯酰胺消减的影响,发现丙烯酰胺消减率随绿原酸添加量、加热温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绿原酸与丙烯酰胺物质的量比25∶1,180℃反应60 min后,丙烯酰胺消减率达到66.9%.
关键词:丙烯酰胺;绿原酸;氨基酸;消减
-
2214.超声波辅助水酶法萃取葫芦籽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葫芦籽粉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和超声波辅助水酶法萃取葫芦籽油,并对其中的酶解条件和超声波预处理条件进行研究,经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萃取葫芦籽油的适宜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8,pH9.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酶用量2.5%,在此条件下葫芦籽油萃取率为79.9%.水酶法提油前对葫芦籽粉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可有效提高葫芦籽油的萃取率.在超声波温度55℃,超声波功率500W下处理6min可将葫芦籽油萃取率提高至88.5%,比未经超声波预处理的高出8.5%.
关键词:葫芦籽油;水酶法;超声波;正交试验
-
2215.酸化油生物柴油磁场降黏与超声波降黏试验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分别采用磁场及超声波对酸化油生物柴油进行了降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降黏试验中,磁感应强度为580 mT,磁化时间为15 h时,降黏率最大为6%,但降黏效果具有时效性;在超声波降黏试验中,当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超声波作用强度70 W/cm2,超声波作用频率1.25 MHz,试样温度40℃时,最大降黏率为6.92%,静置150 min后降黏率为3.42%.
关键词:酸化油生物柴油;磁场;超声波;降黏;时效性;acidic biodiesel;magnetic field;ultrasonic;viscosity reduction;timeliness
-
2216.甘油钙固体碱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利用甘油和高温焙烧(900℃)废弃鸡蛋壳制得的氧化钙制备了固体碱催化剂甘油钙,研究了甘油钙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经元素分析仪分析结果确定催化剂为二甘油钙(Ca(C3H7O3)2).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250℃、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5%、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为8∶1、反应时间为5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在86%以上.
关键词:废弃鸡蛋壳;甘油钙;大豆油;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waste egg shell;calcium glyceroxide;soybean oil;transesterification;biodiesel
-
2217.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化学反应机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3-氯丙二醇酯是油脂及油脂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目前被认为是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之一.本文介绍了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3种化学反应机制,普遍认为是氯离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了3-氯丙二醇酯的形成.其中,第1种机制认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环酰氧鎓离子是3-氯丙二醇酯的前体;第2种机制认为是亲核的氯离子直接攻击甘油骨架上的酯基或质子化羟基;第3种机制认为缩水甘油酯可能作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而成为其前体.
关键词:3-氯丙二醇酯;环酰氧鎓离子;缩水甘油酯;形成机制
-
2218.巴西松籽蛋白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为了提高巴西松籽蛋白提取效率和功能特性,采用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结合响应面分析,并与传统提取工艺松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松籽蛋白的得率和功能特性,其中最佳提取条件是:超声温度43℃,pH值9,超声功率400W,超声时间38min,料液比1∶35,提取效率为77.94%,同时超滤提取的松籽蛋白在容积密度,乳化性,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等功能特性上都要优于传统提取的松籽蛋白及部分植物蛋白.这些结果表明,松籽蛋白作为可利用的植物蛋白来源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关键词:松籽蛋白;超声;超滤;响应面;功能特性
-
2219.高温菜籽粕醇洗制取饲用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研究以高温菜籽粕为原料,利用醇洗工艺制取优质饲用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固液比1∶7,醇洗温度50℃,醇洗次数3次,醇洗时间50 min.醇洗菜籽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由高温菜籽粕的40.21%提高至61.02%,硫苷含量由45.21 μmol/g降至5.25 μmol/g,植酸含量由2.48%降至0.55%,单宁含量由1.92%降至0.36%,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由13.50%提高至19.32%,KOH蛋白质溶解度由39.09%提高至53.18%,粗纤维含量由10.12%降低至9.68%.利用高温菜籽粕制取的醇洗菜籽浓缩蛋白是蛋白质含量高、低抗营养因子残留及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质溶解度高且适口性好的优质饲用浓缩蛋白.
关键词:菜籽粕;醇洗;饲用浓缩蛋白;硫苷;KOH蛋白质溶解度;rapeseed meal;ethanol extraction;feed protein concentrate;glucosinolates;protein solubility in potassium hydroxide
-
2220.不同发芽条件对蚕豆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蚕豆为试材,研究发芽过程中植酸酶在蚕豆不同部位的变化和性质.发芽蚕豆不同部位植酸酶活性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子叶植酸酶在发芽第6天达最高值.超声波处理对发芽蚕豆胚根、子叶和胚芽植酸酶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以15min超声波处理对胚根和胚芽植酸酶活性影响最大,5min处理、10min处理和15min处理均对子叶植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发芽过程中不同光照对蚕豆进行处理,不论胚根、子叶还是胚芽,黑暗处理植酸酶活性高于光照处理.核酸抑制剂放线菌素(Act-D)和蛋白质抑制剂环已酰胺(CHM)对发芽蚕豆胚根、子叶和胚芽中的植酸酶活性有一定影响,其中以CHM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蚕豆;发芽;植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