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0 篇 当前为第 221 页 共 281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201.不同提取方法制得茴香油的甄别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通过对三种不同工艺提取的八角茴香油中有效成分的GC-MS分析,探索了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生产茴香油的初步甄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GC-MS色谱图中,有β-水芹烯、樟脑这两种成分出现并且相对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25%、0.15%及以上时,可以认为这种茴香油是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而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异丁香酚甲醚是溶剂提取法特有的成分;水蒸气蒸馏法生产的茴香油中组分最少,而其中含有的甲基己烯雌酚是其特征性物质,但大茴香脑所占比重最大可以达到80%.
    关键词:八角茴香油;超临界CO2萃取;有机溶剂提取;水蒸气提取;GC-MS色谱图
  • 2202.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罗汉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角鲨烯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为防止有效成分的氧化,扩大罗汉果籽油的用途,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制备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二次多元模型,探讨了喷雾压力、进料速度、进风速度和进风温度对的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包埋率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喷雾压力0.30 MPa,进料速度4.16 mL/min,进风速度733.60 L/h,进风温度189.00℃,在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90.46%.
    关键词: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响应面分析;包埋率
  • 2203.掌叶苹婆种子提取物对3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毒力测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丙酮作为有机溶剂制备掌叶苹婆种子提取物,并利用滤纸药膜法研究了掌叶苹婆种子提取物对玉米象、谷蠹和锈赤扁谷盗3种试虫成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掌叶苹婆种子丙酮提取物对玉米象、谷蠹和锈赤扁谷盗3种试虫成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且触杀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强.在浓度3.923 mg/cm2处理剂量下处理96 h后提取物对3种试虫的触杀作用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掌叶苹婆种子丙酮提取物对玉米象、谷蠹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触杀毒力LD50值分别为:0.875、0.716和1.389 mg/cm2.3种试虫成虫对提取物的敏感性为谷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
    关键词:掌叶苹婆种子;丙酮提取物;储粮害虫;触杀作用
  • 2204.浸出车间节能改造可行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为了降低公司的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公司现有工艺和设备的实际情况,通过新增加3台换热器设备达到节本降耗的目的.以第一蒸发器壳程出来的未凝结气和蒸煮罐外排的废水作为热源,对进入溶剂加热器的溶剂油进行两级预热;以汽提塔出来的毛油作为热源对进入第二蒸发器的混合油进行预热.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可节约原煤1 242 t,年可节约资金77.74万元.
    关键词:换热器;废水;浸出;毛油;节本降耗
  • 2205.温度场下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粮仓害虫模型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粮仓温度是影响粮仓害虫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基于元胞自动机对赤拟谷盗害虫在静态温度场和动态温度场进行模拟,发现害虫种群为了适应生存会趋向于有利于本种群发展的温度.周围温度可以影响害虫种群的发展,区域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温度,能影响害虫种群的发展趋势.如果害虫的变化跟不上温度的变化,将会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死亡.
    关键词:静态温度场;动态温度场;元胞自动机;赤拟谷盗
  • 2206.碱性蛋白酶水解脱脂玉米胚芽粕工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研究了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脱脂玉米胚芽粕的最佳工艺.以脱脂玉米胚芽粕为原料,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脱脂玉米胚芽粕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得出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5%(占水的质量),加酶量5%(占底物的质量),水解温度45℃,水解pH 10.0,水解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脱脂玉米胚芽粕的水解度为22.46%.
    关键词:脱脂玉米胚芽粕;碱性蛋白酶;水解;defatted corn germ meal;Alcalase;hydrolysis
  • 2207.混合溶剂提取南极磷虾油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室温下采用有机溶剂直接从冷冻南极磷虾中提取磷虾油.分别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搅拌速度和提取时间对南极磷虾得油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正己烷-无水乙醇(10∶1),料液比1∶5,提取时间120 min,搅拌速度150 r/min.在最佳条件下,南极磷虾的得油率为2.78% ±0.04%,总油提取率为89.1%±0.8%.对所提南极磷虾油的磷脂含量、酸值和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其酸值、水分和氟含量偏高,需要对南极磷虾油进一步精制才能达到食用标准.
    关键词:南极磷虾油;提取工艺;混合溶剂;Euphausia superba oil;extraction process;mixed solvents
  • 2208.耐盐性糯小麦淀粉树脂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糯小麦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用量、丙烯酸甲酯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性能的影响.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pH5.8,丙烯酰胺14g,丙烯酸甲酯1mL,反应温度75℃,引发剂4%过硫酸铵溶液5mL,交联剂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5mL.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倍率达到62.1g·g-1.
    关键词:耐盐性;糯小麦淀粉;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
  • 2209.添加剂对糜子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榆糜3号为材料,采用碱提法制备淀粉,研究了蔗糖、碳酸钠和明矾对糜子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凝沉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其中明矾对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影响极显著,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0.7%和78.8%;蔗糖的存在使糜子淀粉糊的黏度增加,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减弱;碳酸钠、明矾的存在均使糜子淀粉糊的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增强.
    关键词:糜子;添加剂;淀粉糊;性质
  • 2210.响应面法优化花生纳豆的发酵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1-15]

    以黄豆和花生为原料,制作花生纳豆,研究花生纳豆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了影响花生纳豆发酵的3个重要因素,即黄豆与花生的质量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以感官评价和氨基酸态氮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黄豆与花生的质量比为4∶1,121℃蒸煮30min,接种量3%,40℃发酵18h.花生纳豆的感官品质和风味都要优于传统纳豆.
    关键词:花生纳豆;发酵;感官评价;氨基酸态氮
首页  上一页  ...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