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1.多酶法提取高温菜籽粕中蛋白质的工艺及其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通过比较菜籽蛋白的各种提取方法,设计了以高温压榨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多酶解法与碱提酸沉法相结合的新工艺提取菜籽粕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酶解过程,并用L9(34)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了多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9.0,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0,多酶以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为宜,且加入量为α-淀粉酶90 U/g粕、纤维素酶45 U/g粕;在此最优条件下的验证实验所得蛋白质提取率为98.96%,菜籽蛋白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为99.04%,产品为无特殊气味浅黄色的细晶粒和粉末固体.
关键词:高温菜籽饼粕;蛋白质;提取;酶解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
2042.低熔点植物油耐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综述了低熔点植物油耐寒性评价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植物油耐寒性的因素,总结了不同分析方法,包含冷冻试验法、低温储藏试验法、物性测定法、浊度测量法及核磁共振法对植物油耐寒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讨论了改善植物油耐寒性评价方法的途径,并对植物油耐寒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耐寒性;低熔点植物油;评价;进展
-
2043.敏捷式粮油食品有害物质图形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图形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害物质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对空间图形数据的管理是当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研究提出了一种将空间图形数据存入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实现了有害物质图形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等操作.最后,给出了一个采用该结构模型实现有害物质管理的敏捷式图形数据库系统,及其在有害物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实例,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识别和防范有害物质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有害物质;图形数据库;开发;应用;harmful material;graph database;design and development
-
2044.挂面生产工序能力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为确定挂面生产线存在的质量波动和分析工序能力,测定生产过程中面团、面带、湿切面、干面条、成品挂面的质量性状.通过控制图分析其质量波动,计算受控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确定质量波动点和过程能力不足的工序段.结果显示,监测18天内,面团水分含量和水分均匀度、面带③(压延结束后的面带)色泽a*值均匀度、成品挂面水分含量均有2次超出了控制图的控制限,面带③色泽a*值有3次,面条②(烘房二区运行后的面条)的水分含量有4次,干面条抗弯强度有6次超出了控制限;这7个指标存在异常质量波动.面带①(面团熟化复合形成的面带)的水分均匀度、面带②(二次熟化后的面带)的水分均匀度、面带③色泽L*值及其均匀度、面带③色泽b*值及其均匀度、挂面烹调时间及烹调损失均处于受控状态;面带①水分均匀度、面带③色泽b*值均匀度及挂面烹调损失过程能力指数分别为0.93、0.4和0.99,均小于1,工序能力不足.结果认为,挂面生产过程中,面团水分含量及其均匀度、面带③色泽a*值及其均匀度、干面条抗弯强度及成品挂面水分存在异常波动;面带①水分均匀度、面带③色泽b*值均匀度工序能力不足.
关键词:挂面;质量波动;工序能力;质量控制;控制图
-
2045.不同方法提取胡麻油性质的对比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Schaal烘箱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胡麻油的氧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3种方法提取的胡麻油的自氧化试验可知,过氧化值变化由大到小为冷榨胡麻油、超临界CO2提油、溶剂提油.碘值变化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超临界提油、冷榨胡麻油、溶剂提油;酸值变化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超临界提油、溶剂提油、冷榨胡麻油;黏度变化从大到小的是超临界提油、冷榨胡麻油、溶剂提油.3种胡麻油中特征值变化最大的是超临界CO2提取的胡麻油.
关键词:胡麻油;提取方法;自氧化
-
2046.核桃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核桃仁中核桃油的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CO2流量对核桃油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其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 ℃、时间3h、CO2流量4 L/min,在此条件下萃取率达到了50.1%.最后,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92.2%,其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1%、14.2%和1.4%.
关键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核桃油;萃取率;脂肪酸成分
-
2047.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在无溶剂体系下,采用离子液体—1-甲基-3-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Spmim][HSO4]催化甘油和中碳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混合物)酯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4.03 h,催化剂加入量(以脂肪酸和甘油的总质量计)0.74%,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3.2∶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中碳链甘三酯的得率为92.90%,酯化率为95.48%,产物中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38%、0.21%和4.51%.
关键词:离子液体;中碳链甘三酯;酯化;响应面
-
2048.料型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研究料型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对蛋鸡养分代谢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将30周龄海兰褐蛋鸡216只按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粉状料和颗粒料日粮,试验期84 d.结果表明,与颗粒料组相比,粉料组产蛋率提高4.98%(P <0.05),料蛋比、平均蛋重和采食量分别降低5.53%(P<0.05)、1.03%(P <0.05)和2.22%(P <0.05);37周龄,粉料组蛋壳厚度比颗粒料组提高3.08%(P<0.05);粉料组蛋鸡啄癖行为显著低于颗粒料组(P<0.05);粉料组蛋鸡对粗蛋白和钙的表观代谢率分别比颗粒料组提高4.30%(P <0.05)和2.62%(P<0.05);粉料组蛋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分别比颗粒料组增加28.14%(P <0.05)和37.62%(P <0.05).说明粉状料通过改善小肠的形态结构和提高养分利用率,从而有效提高商品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部分蛋品指标和减少蛋鸡的啄癖行为.
关键词:料型;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养分代谢;小肠肠道形态结构
-
2049.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水平表征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两种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水解结束调节pH至4.8,离心分离得到酸可溶蛋白和酸不可溶蛋白.考察不同的蛋白酶、水解时间、温度以及未添加蛋白酶的情况下,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并采用SE-HPLC和SDS-PAGE对这些酶解物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表征.结果发现:胃蛋白酶选择性地水解大豆球蛋白(11S),在pH 2.0、37℃条件下水解6h,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为51.14%,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kDa的部分占到50%以上.水解温度对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较大,在pH 8.0、60℃条件下水解1h获得的大豆分离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0 kDa以下.不同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其水解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采用同一种蛋白酶进行水解,不同的水解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分子结构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蛋白酶;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
-
2050.注重实效推进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本文针对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急于求成、追求大而全,企图一步到位等不切实际的倾向,在分析在我国粮油仓储业务目前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必需尊重信息化发展规律,注重整体设计优化业务流程、构建可独立运行的功能模块、关注用户使用体验、持续改进应用系统等几个环节.并在各级粮油仓储业务流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使的信息化建设发挥实效.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粮油仓储管理;信息化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