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0 篇 当前为第 205 页 共 281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041.微波预处理对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硫甙降解产物中的腈类和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结合嗅觉检测器探讨微波预处理油菜籽过程中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菜籽油在微波预处理过程中共检测到7种腈类化合物和3种异硫氰酸酯,随着微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具有刺激性菜青味的1-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在微波预处理3 min后大幅下降,不良风味减轻.微波预处理5 ~7 min,甲基氰化物、5-己腈、5-甲硫基-丁基腈、苯代丙腈含量明显增加,但均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关键词:微波;菜籽油;异硫氰酸酯;腈类化合物;刺激性气味
  • 2042.金樱子籽油的提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对金樱子籽油进行提取和精炼,考察了籽油的理化性质,并用气质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樱子籽油的出油率为5.24%;酸价为0.36 mgKOH/g,过氧化值为46.10mmol/kg,碘值为160.90gI2/100g,皂化值为193.76mgKOH/g;金樱子籽油中检出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6.10%,亚油酸和α-亚麻酸分别为43.99%和42.11%;饱和脂肪酸占13.90%,由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所组成.金樱子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关键词:金樱子;籽油;亚油酸;α-亚麻酸
  • 2043.不同类型植物甾醇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甾醇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选用72只30周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3只.试验分组如下:(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天然植物甾醇组(NP),饲喂基础日粮+22.2 mg/kg天然植物甾醇(纯度为90%,植物甾醇净含量为20 mg/kg);(3)水溶性植物甾醇组(WP),饲喂基础日粮+ 50 mg/kg水溶性植物甾醇(纯度为40%,植物甾醇净含量为20 mg/kg).试验为期8周.结果表明,添加2种植物甾醇使第4周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的趋势(P<0.1);WP组第4周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和总酯酶(TL)活性较对照组有提高趋势,NP组血清HL活性也有提高的趋势(P<0.1),但在第8周各组均无显著差异;WP组第8周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NP组(P<0.05),而NP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提示2种植物甾醇均有降低血脂和提高脂蛋白代谢酶活性的趋势,且此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但对蛋黄胆固醇沉积无显著影响,只有WP在饲喂一段时间后有一定降低作用.
    关键词:植物甾醇;水溶性;蛋鸡;脂类代谢
  • 2044.淀粉凝胶储藏过程中消化和质构特性的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酶解法和全质构分析分别测定了红薯、绿豆和马铃薯淀粉凝胶在储藏过程中的消化特性和质构特性,并对消化特性与质构特性指标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25℃储藏10 d内,绿豆淀粉凝胶的老化性能强于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淀粉凝胶的消化率降低,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快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淀粉凝胶的硬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回复值则逐渐减小.快消化淀粉含量、硬度和回复值可作为淀粉凝胶类食品的老化评价指标.
    关键词:淀粉凝胶;老化;消化特性;质构特性
  • 2045.遏蓝菜种子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为了探究遏蓝菜种子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成分,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遏蓝菜种子油,对遏蓝菜种子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为43.93%;常温下估测密度为0.88 g/mL;酸值为2.27 mgKOH/g;碘值为124.27 gI2/100 g;皂化值为198.33 mgKOH/g;种子油中主要含有芥酸(31.06%),亚油酸(24.83%),油酸(14.55%),亚麻酸(11.33%),11-二十碳烯酸(4.88%),棕榈酸(5.18%),15-十四碳烯酸(3.23%),硬脂酸(0.57%)9种脂肪酸.为遏蓝菜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遏蓝菜;种子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
  • 2046.超临界CO2萃取博氏(鲢)内脏油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冷冻博氏(鲢)内脏脂肪组织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博氏(鲢)内脏油.结果表明,超临界C02萃取博氏(鲢)内脏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原料解冻后剁碎(粒径5~10 mm),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90 min,萃取温度55℃.该条件下博氏(鲢)内脏油的萃取率达82.20%,所得博氏(鲢)内脏油外观呈浅黄色,微鱼腥味,无酸败味,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我国水产行业SC/T 3502-2000精制鱼油的一级标准.萃取前后博氏(鲢)内脏油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萃取后脂肪酸种类略有减少.
    关键词:博氏(鲢);超临界CO2萃取;内脏油;脂肪酸
  • 2047.包装对巴旦杏仁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经过加工的去壳巴旦杏仁为材料,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其酸价、过氧化值、TBA值、总酚含量、VE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以期了解包装材料对巴旦杏仁贮藏过程中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旦杏仁在贮藏过程中发生油脂的氧化酸败,表现为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TBA值增加;采用EVOH共挤膜包装可显著降低其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抑制TBA值增加,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并保持较高的自身抗氧化物质总酚和VE含量,减缓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相对较好地维持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巴旦杏仁;包装材料;油脂氧化;抗氧化
  • 2048.豌豆、大豆蛋白适度改性在低脂植脂奶油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研究了酸、碱处理豌豆、大豆蛋白的添加对植脂奶油乳状液的表观黏度、搅打后奶油脂肪部分聚集率、搅打起泡率、泡沫稳定性以及流变性质、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大豆蛋白适度改性有利于其乳化性、起泡性的提高.酸处理的大豆蛋白和碱处理的豌豆蛋白替代部分脂肪,可增加界面膜的黏弹性,一定程度促进脂肪球的部分聚集,提高泡沫的稳定性,并获得较好的流变性质、感官品质.考虑到风味因素的影响,最终选择用碱处理豌豆蛋白替代2%脂肪制作低脂植脂奶油,其搅打起泡率为351.9%,泡沫稳定性为90 min,屈服应力为130.3 Pa,脂肪部分聚集率为80.3%.
    关键词:适度改性;豌豆蛋白;大豆蛋白;低脂植脂奶油
  • 2049.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热特性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自制锥栗直链淀粉为原料,利用DMSO水溶法分别在60℃和90℃的结晶温度下制备已酸、葵酸、硬脂酸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并对其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锥栗直链淀粉相比,各种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糊化温度与糊化焓、热裂解温度与裂解焓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其回生焓与回生度、凝固点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却变低,且前者随其复合率的增大而增高,而后者随其复合率的增高而降低.
    关键词:锥栗;直链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热特性
  • 2050.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Ⅱ)——米饭样品放置时间、环境温度对硬度值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用不同品质的大米,参照GB/T 15682-2008的米饭样品制备方法制作米饭样品,并利用质构测试仪采用TPA模式对米饭样品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试验,探讨了米饭质构测定值的分散特征及米饭样品放置时间与测试环境温度对测定值的影响.用电饭煲炊饭和米饭样品预压8 mm方法制作米饭样品并用Φ25.4mm圆球探头进行的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硬度值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明显优于黏着性值,适宜将硬度值作为米饭质构特性测定的主要考察指标.结果还表明:随着米饭放置时间的延长,籼米米饭硬度值逐渐减小的趋势明显,粳米米饭在放置时间12 h范围内有硬度值缓慢增大的总体趋势;米饭制作、放置和测定过程的温度对米饭硬度值有较大影响,建议在进行米饭质构(硬度)测定时应当保持米饭制作、放置和测定全过程的温度恒定.
    关键词: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样品放置时间;环境温度
首页  上一页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