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普洱茶籽乳状液的冷冻微波解冻破乳工艺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对水酶法提取普洱茶籽油过程中形成的普洱荼籽乳状液的冷冻微波解冻破乳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冷冻时间、微波解冻功率、微波解冻温度及微波解冻时间对破乳率的影响,得出冷冻微波解冻最优破乳条件为:-20℃冷冻时间4h,微波解冻功率500 W,微波解冻温度50℃,微波解冻时间30 min.在最优冷冻微波解冻破乳条件下,破乳率可达到97.53%.
关键词:普洱荼籽;水酶法;乳状液;冷冻微波解冻;破乳
-
2022.温度和光照时间对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6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在灌浆前、中、后期分别采取不同的温度处理,同时在灌浆全期施以不同的光照时间处理.利用淀粉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灌浆期温度和光照时间对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糊化参数受基因型、温度、光照时间、及其互作的影响.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和回复值主要受环境因素中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影响,受基因型的影响相对较小;糊化温度主要受环境因素与基因型互作的影响.灌浆后期经过高温30℃处理可显著提高淀粉的黏度值.灌浆后期不同温度处理下淀粉黏度值变异最大,是淀粉糊化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光照时间14h下的淀粉各黏度值最高,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淀粉黏度值.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温度;光照时间;糊化特性
-
2023.冷榨山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山核桃仁为原料,通过冷榨机机械压榨,得到冷榨山核桃油,通过化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指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用Rancimat法分析其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剂对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冷榨山核桃油主要理化指标:酸价1.96 mg KOH/g,过氧化值2.24 mmol/kg,碘值102.84 g I2/100 g,皂化值189.73 mg KOH/g;冷榨山核桃油主要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1.83%,其中油酸60.95%,亚油酸26.69%,α-亚麻酸3.11%;建立了lg(诱导期)与Ranciamt氧化诱导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等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迷迭香提取物和和茶多酚;使用100 mg/kg TBHQ+200mg/kg迷迭香提取物作为冷榨山核桃油的抗氧化剂,可使冷榨山核桃油在120℃的诱导期延长2.88倍.
关键词:冷榨山核桃油;冷榨;理化指标;脂肪酸;氧化稳定性;抗氧化剂
-
2024.猪油的干法分提工艺实践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结合工程实践,针对猪油固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特点,确定了猪油干法分提的分提初温、冷却水温与油温温差控制、搅拌速度、输送方式、过滤压力等工艺参数.实践表明:熔点为24℃的猪油经一次分提可得到熔点为15℃的液态猪油,得率为65%左右,压滤的固脂滤饼中液态猪油含量低.
关键词:猪油;干法分提;冷却结晶;过滤;lard;dry fractionation;cooling crystallization;filtration
-
2025.月桂酸玉米淀粉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玉米淀粉与月桂酸为原料,脂肪酶为催化剂,干法制备了低取代度的月桂酸玉米淀粉酯.以取代度和特性黏度为评价标准,对影响月桂酸玉米淀粉酯合成的因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分添加量、脂肪酶添加量和月桂酸添加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用DPS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了月桂酸玉米淀粉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以20 g淀粉干基计,月桂酸添加量5%,酶添加量2.5%,水分添加量25%,反应时间3h,温度60 ℃.
关键词:月桂酸玉米淀粉酯;取代度;特性黏度
-
2026.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工艺及脱色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考察了脱色条件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橡胶籽油质量的2%,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83.16%.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用量为生物柴油质量的7%,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脱色率达到75.65%.
关键词:生物柴油;橡胶籽油;活性白土;酯交换;脱色;硫酸
-
2027.玉米淀粉合成焦磷酸化酶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玉米是重要的食用、饲用和工业原料,淀粉是玉米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物合成和积累主要由ADPG焦磷酸化酶(ADP - Glc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淀粉合成酶(starch synthase,ss)、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及去分支酶(de - branching enzyme,DBE)等一系列的酶催化形成.ADPG焦磷酸化酶作为淀粉合成代谢途径中关键限速酶,在玉米淀粉合成过程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在揭示玉米淀粉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实现玉米淀粉合成的人工调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就玉米AGPase的理化性质,调控特性,表达规律及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对研究中存在问题及未来AGPase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关键词:玉米;淀粉生物合成;ADPG焦磷酸化酶;生物特性
-
2028.金樱子籽油的提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对金樱子籽油进行提取和精炼,考察了籽油的理化性质,并用气质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樱子籽油的出油率为5.24%;酸价为0.36 mgKOH/g,过氧化值为46.10mmol/kg,碘值为160.90gI2/100g,皂化值为193.76mgKOH/g;金樱子籽油中检出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6.10%,亚油酸和α-亚麻酸分别为43.99%和42.11%;饱和脂肪酸占13.90%,由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所组成.金樱子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关键词:金樱子;籽油;亚油酸;α-亚麻酸
-
2029.不同类型植物甾醇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甾醇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选用72只30周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3只.试验分组如下:(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天然植物甾醇组(NP),饲喂基础日粮+22.2 mg/kg天然植物甾醇(纯度为90%,植物甾醇净含量为20 mg/kg);(3)水溶性植物甾醇组(WP),饲喂基础日粮+ 50 mg/kg水溶性植物甾醇(纯度为40%,植物甾醇净含量为20 mg/kg).试验为期8周.结果表明,添加2种植物甾醇使第4周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的趋势(P<0.1);WP组第4周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和总酯酶(TL)活性较对照组有提高趋势,NP组血清HL活性也有提高的趋势(P<0.1),但在第8周各组均无显著差异;WP组第8周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NP组(P<0.05),而NP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提示2种植物甾醇均有降低血脂和提高脂蛋白代谢酶活性的趋势,且此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但对蛋黄胆固醇沉积无显著影响,只有WP在饲喂一段时间后有一定降低作用.
关键词:植物甾醇;水溶性;蛋鸡;脂类代谢
-
2030.杂粮馒头的感官品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来探讨在馒头中添加杂粮粉的最佳工艺.主要内容为四因素三水平试验.A因素为玉米粉添加量,3水平为8%、10%、12%;B因素为小米粉添加量,3水平为4%、6%、8%;C因素为大豆粉添加量,3水平为2%、3%、4%,D因素是加水量,3水平为50%、53%、55%.正交分析显示4因素中对馒头感官评价的影响为C>A>B>D,即大豆粉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小米粉添加量>加水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控制好大豆粉和玉米粉的添加量,确保杂粮馒头品质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杂粮粉;馒头;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