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微生物发酵改善棉粕饲用品质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JD-9和干酪乳杆菌MX-48发酵棉粕,达到改善棉粕饲用品质的目的.结果表明:发酵后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从发酵前520 mg/kg降低至270 mg/kg,脱毒率达到48.1%;棉粕中小肽含量由发酵前的3.46%提高到14.43%;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81%和11.57%,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1.24%和35.48%;植酸含量从1.83%降到0.29%,相应的无机磷含量从0.08%提高到0.51%;粗纤维含量由发酵前的12.0%降低至10.2%,降解率达15%;pH下降至4.66,有益代谢产物乳酸含量达到6.0%.
关键词:棉粕;微生物;发酵;饲料
-
2012.不同澄清剂对紫甘薯汁色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研究了明胶、皂土、壳聚糖等澄清剂对紫甘薯汁澄清度、色泽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明胶、皂土和壳聚糖在对紫甘薯汁的澄清过程中伴随着花色苷的损失,总酚含量的减少及其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其中,壳聚糖引起紫甘薯汁花色苷的损失最大,即对紫甘薯汁色泽的影响最为显著.皂土导致紫甘薯汁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下降程度最大.明胶对紫甘薯汁色泽和抗氧化活性影响最少,但是其澄清效果不佳.
关键词:紫甘薯;澄清;色泽;抗氧化活性
-
2013.环境温度对油菜籽储藏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不同温度(15、25、35℃)对不同水分含量(6.2%、7.9%、10.6%、12.3%)的国内普通双低油菜籽进行模拟储藏,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水分含量对油菜籽储藏期间色泽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籽红度值a*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增加,储藏温度和水分含量愈高,增加速率越大;油菜籽过氧化氢酶活动度、氮可溶性指数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下降,其中在35℃条件下,高水分含量的油菜籽过氧化氢酶活动度、氮可溶性指数下降迅速.油菜籽红度值a*与FFA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动度、氮可溶性指数等品质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测定其色泽可有效表征油菜籽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关键词:油菜籽;红度值a*;游离脂肪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动度;氮可溶性指数;rapeseed;red degree value a*;FFA content;catalase activity;NSI
-
2014.微波营养套餐中米饭加工工艺的改良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模拟供应动车组微波营养套餐中米饭的生产工艺,采用6种不同的米饭蒸煮方式,在两周的货架期内与常规水浴加热米饭进行对比.通过测定米饭的水分含量、质构参数(硬度、黏着性、弹性、凝聚性和咀嚼性等)、微观形态等特性,对比得出60℃水浴30min,取出后在25℃下放置30min,后以400W功率微波加热6min,取出后保温10min为最优化的微波营养套餐米饭蒸煮工艺.这种水浴微波混合加工工艺生产的米饭在4℃储存条件下,在14d货架期内微波复热后仍可较好地保证米饭的品质.
关键词:动车组营养套餐;米饭;质构;微观形态
-
2015.无溶剂体系中酶促合成中碳链甘三酯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在无溶剂体系下,采用Lipozyme 435催化甘油和中碳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混合物)酯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MCT).结果表明在无溶剂体系下,反应温度对MCT得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制备MCT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加酶量(以脂肪酸质量计)5%,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3∶1,反应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MCT得率为92.10%,产物中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03%、0.13%和1.74%.
关键词:Lipozyme 435;中碳链甘三酯;酯化
-
2016.芝麻种质资源芝麻素、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异及其相关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对我国209份芝麻种质资源的芝麻素、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芝麻素含量变异幅度为1.32~5.00 mg/g,平均为3.59 mg/g,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分别为16.75%和2.11;脂肪含量变异幅度为42.02% ~55.47%,平均为51.68%,变异系数为3.85%,多样性指数为2.01;蛋白质含量变异幅度为17.83% ~25.76%,平均为21.27%,变异系数为4.89%,多样性指数为1.91.芝麻素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芝麻素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脂肪含量随芝麻籽粒颜色的加深呈下降趋势,白色、黄色和褐色芝麻的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黑色芝麻(P<0.01),而且白色芝麻极显著高于褐色芝麻(P<0.01);蛋白质含量则随芝麻籽粒颜色的加深呈上升趋势,白色、黄色和褐色芝麻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黑色芝麻;但不同粒色芝麻间芝麻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芝麻;芝麻素;脂肪;蛋白质;含量变异;相关分析
-
2017.9种植物油脂Fisher判别函数的表征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本研究为了建立不同植物油脂的识别方法,针对9种植物油脂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以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和芥酸等9种脂肪酸为变量,应用Fisher判别法,建立8个判别函数,以第一和第二个判别函数得分绘制判别得分二维散点图,9种油脂聚成9类,并且原始判别和交叉验证的准确率均为100%.另外,比较不同判别函数下各类植物油脂的重心坐标可知,判别函数Y1下的重心坐标两两具有明显差别,故选取判别函数Y1作为外部验证判别函数.通过外部数据的验证显示,使用判别函数Y1能够准确判定未知样的归属,方法选择9种主要脂肪酸作为变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脂肪酸;Fisher判别法;识别;植物油脂
-
2018.米糠混合油脱蜡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研究了米糠油在混合油状态下脱蜡条件,如溶剂、脱蜡工艺、过滤设备对脱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6#溶剂或正己烷,在米糠混合油浓度25%左右,养晶温度5℃左右,养晶时间12 h左右的条件下,采用托盘式真空带式过滤机过滤,蜡糊含油可降到20%以下;真空状态下采用带加热套的搅拌罐对米糠蜡加热脱溶,米糠蜡中溶剂残留量可降到500 mg/kg以下.
关键词:米糠油;混合油;脱蜡
-
2019.卧式圆盘连续干燥机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工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对卧式圆盘连续干燥机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将该设备应用于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工的物料烘干、脱溶上,具有对物料干燥均匀、无结块、溶剂残留低等优点,是一种高效、连续、可控的新型设备.
关键词:卧式圆盘连续干燥机;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热圆盘;烘干
-
2020.橘仁蛋白的性能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橘仁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发现,橘仁中粗蛋白含量为19.8%;橘仁蛋白等电点为pH 4.63;主要蛋白质亚基有7种,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27538的亚基含量最高,为54.9%;橘仁蛋白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37.5%;在pH 4.0~8.0范围内,橘仁蛋白溶解度随pH升高而增大;中性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0 mg/mL的橘仁蛋白水溶液和同体积的大豆油乳化,乳化性可达到66%,且乳化性可稳定在50% ~ 54%;中性条件下质量浓度为30 mg/mL橘仁蛋白水溶液的起泡性达到252.5%,且中性条件下其泡沫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橘仁蛋白;等电点;蛋白质亚基;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