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1.SVM回归法在佛手精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了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方法对佛手精油β-环糊精包含物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预测及优化.通过正交试验为构建SVM回归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并运用交叉验证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回归结果显示,回收率SVM模型(MSE=0.003,R2=0.9581)和包埋率SVM模型(MSE=0.007,R2=0.9008)得到的回归预测值和试验测定值拟合良好,两者相对误差小于0.1%的回归值比例分别为100%和88.0%,表明SVM回归法可精确地预测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含物制备工艺状况,从而获取更为可靠的最优化工艺条件.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回归;佛手精油;β-环糊精
-
2032.一种快速检测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胶体金试剂板的研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为建立用于快速检测粮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药物残留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采用免疫竞争法,将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微孔中,并将人工合成的黄曲霉毒素B1抗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线).待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残留物将与NC膜上的黄曲霉毒素B1抗原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并以颜色直观显示检测结果.检测食用油样品时,灵敏度可达到0.5 μg/L,仅需20 min.试验证明该检测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很好的特异性,操作便捷,稳定可靠,可作为黄曲霉毒素B1残留现场监控的有效快速筛检手段.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半抗原;免疫测定;胶体金;免疫层析;aflatoxins;hapten;immunoassay;gold colloid;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
2033.普洱茶籽乳状液的冷冻微波解冻破乳工艺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对水酶法提取普洱茶籽油过程中形成的普洱荼籽乳状液的冷冻微波解冻破乳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冷冻时间、微波解冻功率、微波解冻温度及微波解冻时间对破乳率的影响,得出冷冻微波解冻最优破乳条件为:-20℃冷冻时间4h,微波解冻功率500 W,微波解冻温度50℃,微波解冻时间30 min.在最优冷冻微波解冻破乳条件下,破乳率可达到97.53%.
关键词:普洱荼籽;水酶法;乳状液;冷冻微波解冻;破乳
-
2034.温度和光照时间对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6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在灌浆前、中、后期分别采取不同的温度处理,同时在灌浆全期施以不同的光照时间处理.利用淀粉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灌浆期温度和光照时间对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糊化参数受基因型、温度、光照时间、及其互作的影响.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和回复值主要受环境因素中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影响,受基因型的影响相对较小;糊化温度主要受环境因素与基因型互作的影响.灌浆后期经过高温30℃处理可显著提高淀粉的黏度值.灌浆后期不同温度处理下淀粉黏度值变异最大,是淀粉糊化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光照时间14h下的淀粉各黏度值最高,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淀粉黏度值.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温度;光照时间;糊化特性
-
2035.猪油的干法分提工艺实践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结合工程实践,针对猪油固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特点,确定了猪油干法分提的分提初温、冷却水温与油温温差控制、搅拌速度、输送方式、过滤压力等工艺参数.实践表明:熔点为24℃的猪油经一次分提可得到熔点为15℃的液态猪油,得率为65%左右,压滤的固脂滤饼中液态猪油含量低.
关键词:猪油;干法分提;冷却结晶;过滤;lard;dry fractionation;cooling crystallization;filtration
-
2036.冷榨山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山核桃仁为原料,通过冷榨机机械压榨,得到冷榨山核桃油,通过化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指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用Rancimat法分析其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剂对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冷榨山核桃油主要理化指标:酸价1.96 mg KOH/g,过氧化值2.24 mmol/kg,碘值102.84 g I2/100 g,皂化值189.73 mg KOH/g;冷榨山核桃油主要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1.83%,其中油酸60.95%,亚油酸26.69%,α-亚麻酸3.11%;建立了lg(诱导期)与Ranciamt氧化诱导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等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迷迭香提取物和和茶多酚;使用100 mg/kg TBHQ+200mg/kg迷迭香提取物作为冷榨山核桃油的抗氧化剂,可使冷榨山核桃油在120℃的诱导期延长2.88倍.
关键词:冷榨山核桃油;冷榨;理化指标;脂肪酸;氧化稳定性;抗氧化剂
-
2037.杂粮馒头的感官品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来探讨在馒头中添加杂粮粉的最佳工艺.主要内容为四因素三水平试验.A因素为玉米粉添加量,3水平为8%、10%、12%;B因素为小米粉添加量,3水平为4%、6%、8%;C因素为大豆粉添加量,3水平为2%、3%、4%,D因素是加水量,3水平为50%、53%、55%.正交分析显示4因素中对馒头感官评价的影响为C>A>B>D,即大豆粉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小米粉添加量>加水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控制好大豆粉和玉米粉的添加量,确保杂粮馒头品质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杂粮粉;馒头;正交试验
-
2038.玉米淀粉合成焦磷酸化酶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玉米是重要的食用、饲用和工业原料,淀粉是玉米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物合成和积累主要由ADPG焦磷酸化酶(ADP - Glc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淀粉合成酶(starch synthase,ss)、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及去分支酶(de - branching enzyme,DBE)等一系列的酶催化形成.ADPG焦磷酸化酶作为淀粉合成代谢途径中关键限速酶,在玉米淀粉合成过程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在揭示玉米淀粉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实现玉米淀粉合成的人工调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就玉米AGPase的理化性质,调控特性,表达规律及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对研究中存在问题及未来AGPase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关键词:玉米;淀粉生物合成;ADPG焦磷酸化酶;生物特性
-
2039.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工艺及脱色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考察了脱色条件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橡胶籽油质量的2%,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83.16%.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用量为生物柴油质量的7%,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脱色率达到75.65%.
关键词:生物柴油;橡胶籽油;活性白土;酯交换;脱色;硫酸
-
2040.月桂酸玉米淀粉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玉米淀粉与月桂酸为原料,脂肪酶为催化剂,干法制备了低取代度的月桂酸玉米淀粉酯.以取代度和特性黏度为评价标准,对影响月桂酸玉米淀粉酯合成的因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分添加量、脂肪酶添加量和月桂酸添加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用DPS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了月桂酸玉米淀粉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以20 g淀粉干基计,月桂酸添加量5%,酶添加量2.5%,水分添加量25%,反应时间3h,温度60 ℃.
关键词:月桂酸玉米淀粉酯;取代度;特性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