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1.利用芝麻油作为油镜观察媒介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研究了芝麻油在显微镜油镜中的应用,并在折光率、镜下观察及清洗效果等方面与传统使用的香柏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芝麻油的折光率、镜下观察效果与香柏油相近,且可用多种洗涤剂进行有效清洗.芝麻油可作为油镜的观察媒介.
关键词:芝麻油;油镜;观察媒介;香柏油
-
2082.食用油中脂肪伴随物的营养与功能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我国油脂营养和食用油消费领域存在片面强调脂肪酸平衡而忽视脂肪伴随物营养与功能的误区.本文从法国悖论、地中海式饮食、爱斯基摩人膳食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脂肪伴随物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且采用饱和脂肪与心血管病之间关系、脂肪摄入与乳腺癌的相关性、高脂膳食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剂的干预作用等营养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摄入富含有益脂肪伴随物、营养全面的食用油是油脂营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脂肪伴随物;食用油;营养;功能
-
2083.不同品种绿豆的淀粉品质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为研究绿豆淀粉品质的品种变异性并从中筛选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选取我国16个绿豆品种,从中提取淀粉,并对淀粉的基本组成、糊化及凝胶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豆品种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总淀粉差异最小(变异系数2.32%)、抗性淀粉最大(变异系数22.77%),直链淀粉变幅为23.65%~34.08%.淀粉的糊化特性中,成糊温度的品种间差异最小、破损值差异最大,变幅分别为66.8~72.1℃及4.5~46.5 BU.凝胶特性中,硬度、黏附性和咀嚼度的差异尤为显著(变异系数>40%).在所选取的绿豆样品中,中绿1号的淀粉易糊化,且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强;郑绿8号及中绿10号的淀粉易老化、凝胶硬度大、弹性好.
关键词:绿豆淀粉;品种;特性;糊化;凝胶
-
2084.脱脂麦胚乙醇提取物对饲喂高脂日粮小鼠抗氧化能力和血脂代谢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研究了脱脂麦胚50%和70%乙醇提取物对饲喂高脂日粮小鼠抗氧化能力和血脂代谢的影响.选取60只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分别是正常组、高脂组、低剂量50%醇提组、高剂量50%醇提组、低剂量70%醇提组和高剂量70%醇提组.结果表明:在高脂日粮中添加脱脂麦胚50%醇提物和70%醇提物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各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醇提物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小鼠机体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脱脂麦胚50%醇提物和70%醇提物可以改善饲喂高脂日粮对小鼠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有效地缓解氧化应激和调节血脂代谢,呈现了降脂和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脱脂麦胚乙醇提取物;高脂日粮;体内抗氧化;血脂代谢
-
2085.赭曲霉毒素A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了赭曲霉毒素A(OTA)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cd-ELISA)试剂盒.在0 ~ 10 ng/mL范围内,该试剂盒50%抑制率(IC50)为1.09 ng/mL,检测灵敏度(IC15)为0.08 ng/mL;与赭曲霉毒素B、C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28%和0.16%,而与黄曲霉毒素B1等生物毒素未见有交叉反应;板内与板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1%和2.79%;花生、玉米和玉米粉3种样品中OTA的检测低限分别为1.71,1.26和1.85 μg/kg,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80%~ 91.40%;与HPLC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88和0.90;检测时间只需20 min,可用于花生、玉米及玉米粉中OTA的批量快速筛查.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多克隆抗体;直接竞争ELISA
-
2086.“白吉馍”气体射流烘烤工艺的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探索一种将气体射流技术应用于白吉馍烘烤的新方法,原理是用加热的气体高速冲击面胚以保证面胚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热量,最终达到省时和降低能耗的目的,使用二次通用旋转和频率分析法进行烘烤工艺的优化,以比容和弹性作为评价指标,最优烘烤工艺的结果如下:以比容为优化指标:烘烤时间7.95min,烘烤温度177.6℃,距离45 mm.以弹性为优化指标:烘烤时间6.95 min,烘烤温度174.4℃,距离48mm.结果表明气体射流技术可以应用于烘制白吉馍,这种新方法不但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将传统方法的烘烤时间缩短了近一半.
关键词:气体射流冲击;热管;优化;烘烤;白吉馍;节能
-
2087.Alcalase2.4L酶解核桃分离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核桃分离蛋白(WPI)为原料,利用Alcalase 2.4L酶解制备高活性的ACE抑制肽.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了Alcalase 2.4L酶解核桃分离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得到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pH 7.94,酶解温度60℃,底物质量浓度20g/L,酶与底物质量比3.69∶100,酶解3h后,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到24.78%,ACE抑制率达到76.58%,且在此条件下获得的ACE抑制肽具有一定的抗体内消化酶特性.
关键词:核桃分离蛋白;Alcalase 2.4L;ACE抑制肽;响应面法
-
2088.芸豆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淀粉是芸豆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其性质直接影响芸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花芸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和小白芸豆等菜豆属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湿磨法提取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对照,分析芸豆淀粉的颗粒特性与糊化特性.结果表明,5种芸豆淀粉颗粒形貌相似,大淀粉颗粒多为卵圆形或肾形,小颗粒多呈圆形,淀粉颗粒长轴粒径介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之间.淀粉颗粒偏光十字多为较粗的“X”形或斜“十”形,较明显.芸豆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属限制型膨胀淀粉.芸豆淀粉的透光度明显小于马铃薯淀粉,冻融稳定性不及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芸豆淀粉起糊温度、峰值黏度、破损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分别为76.6 ~ 77.8℃、117.3 ~ 150.9 RVU、5.0 ~ 32.0 RVU、205.1 ~225.2 RVU和91.9~104.2 RVU.芸豆淀粉糊表现出好的热稳定性、抗剪切,易回生.
关键词:芸豆;芸豆淀粉;理化特性
-
2089.模拟油罐储藏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过氧化值、酸值、p-茴香胺值和氧化稳定性指数(OSI)为评价指标,模拟油罐储藏,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温度、含水量、氮气量、储油罐的表面积/体积关键影响因素,在储藏5个月内对成品大豆油储藏期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储藏过程中,温度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著,其次是氮气量、含水量和储油罐的表面积/体积.由于受外界环境和自身结构的影响,大豆油氧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为了控制成品大豆油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成品大豆油应在较低的温度(25℃)、适量的含水量(0.02%~0.05%)、充足的氮气(100%)和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条件下储藏.
关键词:大豆油;氮气;正交试验;氧化稳定性
-
2090.响应面法优化醇法提取茶皂素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对醇法提取脱脂油茶籽饼中茶皂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0℃,提取时间1.5h,液固比5∶1.最佳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5.99%.
关键词:油茶籽饼;茶皂素;提取;响应面法;乙醇;oil-tea camellia seed cake;tea saponin;extrac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ethan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