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0 篇 当前为第 209 页 共 281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081.高纯度甘油二酯的酶法合成及性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利用脂肪酶Lipase GS0催化油茶籽油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合成高纯度甘油二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加水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合成甘油二酯较优的反应条件为:Lipase G50的添加量为底物总质量的2%,反应温度35℃,甘油与油茶籽油脂肪酸摩尔比4∶1,加水量为底物总质量的2%.在此条件下反应24 h后,酯化产物中甘油二酯的含量为50.48%;经分子蒸馏分离纯化后甘油二酯的含量达到99.28%.对高纯度甘油二酯和原料油茶籽油性质进行了比较,发现甘油二酯与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碘值都没有显著差异,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表征的热力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油茶籽油;甘油二酯;酯化反应;酶法合成
  • 2082.棉籽混合油精炼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经过一蒸脱溶后的棉籽混合油(含棉籽毛油和抽提溶剂)为原料,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混合油进行碱炼,然后离心、脱溶得到成品棉籽油.分别考察了碱液质量分数、超碱量、碱炼温度和碱炼时间对棉籽油精炼得率和成品油色泽的影响.经过多次实验确定了棉籽混合油碱炼的最佳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17.81%,超碱量0.3%(占混合油质量),碱炼温度55℃,碱炼时间1.0h.在此条件下,棉籽油精炼得率为83.45%,色泽为Y35R2(25.4 mm比色槽).
    关键词:棉籽油;混合油;精炼
  • 2083.大米源硒代多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富硒碎米为原料,研究了大米含硒蛋白提取条件、硒代多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0.07 mol/L、料液比1∶20 (m/V)、40℃下提取3h时可获得蛋白含量、硒含量分别为80.18%和0.583mg/kg的大米含硒蛋白.相对于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大米含硒蛋白可获得具有更高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在胰蛋白酶与底物浓度比1∶10,底物质量浓度60g/L,pH9.0,温度50℃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所得大米硒代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8.19%.因此,碱法提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大米含硒蛋白的提取方法,胰蛋白酶水解可获得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大米硒代多肽.
    关键词:大米蛋白;硒;多肽;酶水解;抗氧化活性
  • 2084.微波辅助回流提取葵花籽粕绿原酸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以微波辅助回流提取的方法从葵花籽粕中提取绿原酸.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绿原酸过程中料液比、微波辐射功率、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提取时间对绿原酸得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回流提取参数为:料液比1∶18、微波辐射功率390 W、乙醇体积分数35%和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达到94.6%、得率为2.11%.对提取的绿原酸产品进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葵花籽粕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有显著清除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2.6 mg/L.
    关键词:葵花籽粕;绿原酸;微波辅助回流提取
  • 2085.小桐子饼的毒性及脱毒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小桐子饼是小桐子种仁或种子榨油后的副产物,产量大,是潜在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但其含有的毒性成分佛波醇酯,阻碍了小桐子饼作为动物饲料的开发.如何对小桐子饼进行脱毒,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总结了佛波醇酯的理化性质及毒性,依据其特性归纳了4种佛波醇酯的脱毒方法.通过对比,目前比较可行的是溶剂浸出-热碱处理法和微生物发酵法,这两种方法基本都能将佛波醇酯完全去除.
    关键词:小桐子饼;脱毒;佛波醇酯;毒性;理化性质;Jatropha curcas L.seed cake;detoxification;phorbol esters;toxicity;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 2086.米糠蛋白的综合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为了促进米糠蛋白的研究和综合利用,对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影响因素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推动我国米糠蛋白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期望我国从节约资源和营养安全层面上高效利用米糠蛋白,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高效利用
  • 2087.小米谷糠油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利用SD大鼠进行动物试验,研究小米谷糠油(millet bran oil,MBO)对高脂血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0.5g/kg·bw MBO后大鼠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灌胃1.0和5.0g/kg·bw MBO后大鼠丙二醛(MDA)含量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脏病理切片显示中、高剂量组大鼠的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得到改善.因此,MBO能有效降低患高脂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的概率,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小米谷糠油;降血脂;抗氧化
  • 2088.香榧子油抗氧化活性及降血脂功能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通过测定香榧子油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HO·和DPPH自由基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香榧子油对小鼠血清中TG、TC、HDL -C和LDL -C影响的试验,考察其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香榧子油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O2、HO·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16、4.20和9.20 mg/mL;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香榧子油剂量组TG、TC和LDL -C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H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子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改善血脂水平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香榧子油;抗氧化;自由基;降血脂
  • 2089.反胶束萃取大豆油脂及其与浸出法的比较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超声辅助2种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分析超声波技术影响反胶束萃取大豆油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所得油脂的品质与之浸出法进行了对比.经试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lh、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00 W、全脂豆粉加入量为0.04 g/mL;2种不同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的萃取率差别不大,AOT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1.39%,AOT-Tween85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4.17%.反胶束萃取得到的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比浸出法要低;浸出法、AOT反胶束法、AOT-Tween85反胶束法3种方法提取的大豆油脂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相同,色泽、皂化值也基本相同,碘值稍有差异.
    关键词:反胶束;萃取;油脂;reverse micelle;extraction;oil
  • 2090.酶催化酯交换制备MLM型结构脂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3-15]

    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和辛酸(C8∶0)、癸酸(C10∶0)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MLM型结构脂.辛酸、癸酸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时,癸酸在产品中的含量比辛酸高并且反应速率快;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反应同其分别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没有区别,因此选择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在目标产品(27% C8∶0和10% C10∶0)的基础上,探讨了辛酸与癸酸摩尔比、底物摩尔比(酸与大豆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及Lipozyme RM IM添加量(基于底物总质量)对酯交换产品中辛酸、癸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脂肪酶可重复利用次数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辛酸与癸酸摩尔比4∶1,底物摩尔比6∶1,反应温度55℃,Lipozyme RM IM添加量7%;在此条件下达到目标产品要求的反应时间仅需4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利用该酶反应了12批次(每批次为24 h)后,结果仍可达到目标产品的要求.
    关键词:结构脂;大豆油;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中碳链脂肪酸
首页  上一页  ...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