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8 篇 当前为第 188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871.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鹅肥肝油工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鹅肥肝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鹅肥肝油的工艺条件.试验采用超声提取法,鹅肥肝为试验材料,石油醚为提取剂.以鹅肥肝油收率为指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为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筛选鹅肥肝油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对该条件下制备的鹅肥肝油进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试验表明,1)采用优化的超声波提取法对鹅肥肝油的进行提取,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2)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鹅肥肝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超声波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11 min、提取温度为35℃,鹅肥肝油的收率为67.44%,比溶剂浸提法提高22.22%.3)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表明,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棕榈酸25.08%、棕榈烯酸4.25%、油酸56.28%、肉豆蔻酸0.83%、亚油酸1.50%,共占71%以上.优化的超声波提取法是提取鹅肥肝油比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鹅肥肝油;气相色谱;脂肪酸含量;ultrasonic extraction;goose fatty liver oil;gas chromatography;the content of fatty acids
  • 1872.花生皮壳的综合利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皮壳是花生加工中的副产物,通常被当作饲料和燃料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将这一废物资源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花生的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花生皮壳主要成分的分析可知,花生皮壳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花生壳中还含有一些矿物质及药用成分等,花生皮中含有原花青素、白藜芦醇、维生素K等生物活性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使花生皮壳在化工、医药、食品、饲料等方面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花生壳;花生红衣;综合利用
  • 1873.氧化鸡脂肪制备鸡肉香精前体物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鸡脂肪氧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过氧化值、酸值和茴香胺值的测定及感官评价,探讨控制鸡脂肪氧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鸡脂肪控制氧化的较优化工艺条件是:氧化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加入0.05%的抗氧化剂VC,1%的NaCl.在此工艺条件下氧化鸡脂肪,后经Maillard反应可获得鸡肉香精前体物.
    关键词:鸡脂肪;氧化;Maillard;香精
  • 1874.正己烷浸出动物肉骨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正己烷作为浸出溶剂,在浸出温度55℃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肉骨粒度、浸出时间、料溶比对动物肉骨渣中残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动物肉骨渣中残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肉骨粒度2.0 ~ 3.5 mm,浸出时间120 min,料溶比1∶2.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肉骨渣中残油(干基)为1.53%.
    关键词:肉骨;正已烷;浸出
  • 1875.不同加工方式对浙江红花油茶茶油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首先分析了山荼属中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种油茶中,浙江红花油茶的种仁含油率(60.7%)和干籽含油率(37.2%)最高,鲜果含油率仅次于小果油荼.从经济角度考虑,浙江红花油茶最具发展前景.然后以浙江红花油茶为材料,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低温冷榨、溶剂萃取3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对其油脂提取率、酸价、过氧化值、碘价、色泽、皂化值、透明度、维生素E、油脂氧化稳定性、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CO2超临界萃取的油脂提取率(92.09%)最高,低温冷榨法(74.1%)显著低于其他2种方法.低温冷榨和溶剂萃取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O2超临界萃取法,二者油脂氧化稳定性也显著好于后者.维生素E含量:CO2超临界萃取法>溶剂萃取法>低温冷榨法.
    关键词:浙江红花油茶;脂肪酸;经济性状;超临界萃取;低温冷榨;氧化稳定性
  • 1876.酶解程度对花生蛋白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不同酶解程度对花生蛋白理化性质(包括分子质量、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及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花生蛋白进行不同酶解处理后,分子质量变小、表面疏水性变小、总巯基及暴露巯基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同时酶解物的功能性质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如所有酶解物的溶解性提高,水解产物的乳化稳定性降低,DH5的乳化活性较PPI强,深度水解后DH10、DH15的乳化活性较PPI均明显下降,多酚含量跟DPPH自由基清除率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花生蛋白的改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花生蛋白;酶解程度;结构和功能
  • 1877.O/W型焙烤专用脱模剂的制备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选用棕榈液油作基料,通过添加Tween80、单甘酯、酰化磷脂、黄原胶等乳化剂,研究适用于焙烤专用脱模剂的生产技术及配方.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O/W型焙烤专用脱模剂最佳制备条件为:酰化磷脂添加量3%,油水比例4∶6,乳化时间1 min,Tween80-单甘酯复配添加量3%,黄原胶添加量0.3%,乳化温度70℃,剪切速率10 000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O/W型焙烤专用脱模剂的乳化分层指数为0.69%.
    关键词:O/W;焙烤专用脱模剂;乳化分层指数
  • 1878.中链甘油三酯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表征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从理化性质和感官指标上对实验制得的中链甘油三酯微胶囊产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制得的中链甘油三酯微胶囊产品,其气味纯正、无异味;颜色洁白;平均粒径为244.20 nm;颗粒均匀、呈圆球状,对芯材保护效果较好;水分含量为2.65%,溶解度为97.60%.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中链甘油三酯微胶囊在温度低于90℃的加工中能够稳定存在.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中链甘油三酯受微胶囊化的影响不大,能基本保留原有结构.
    关键词:中链甘油三酯;微胶囊;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1879.糯米蛋白的酶解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在水磨糯米粉生产过程中,基于单因素试验,通过SAS 9.0分析软件,建立酶解糯米蛋白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得到最适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4 000 U/g,料液比为1∶9,温度为40℃,时间为4.5h,蛋白提取率可达到78.75%.该条件下所得的糯米粉质构特性与传统水磨糯米粉相比没有变化,收集水中蛋白质含量提高80倍,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50.36%,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糯米;中性蛋白酶;酶解;响应面;氨基酸组分分析;waxy rice;neutral protease;enzymolysis;response surface;amino acids analysis
  • 1880.损伤淀粉含量对米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不同粉碎方法得到损伤淀粉含量不同的米粉,研究了损伤淀粉含量对米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损伤淀粉含量的增加,米粉的总直链淀粉没有明显差异,可溶性直链淀粉和溶解度显著升高,溶胀度变化不大而透明度则显著降低.快速黏度分析(RVA)表明糊化温度由89.2℃降低到86.2℃,回生值由89.58 RVU降低到59.33 RVU,峰值黏度由139.29 RVU降低到85.08 RVU,谷值黏度由103.67 RVU降低到49.04 RVU,末值黏度由180.67 RVU降低到108.38 RVU.损伤淀粉含量9.05%米粉的衰减值最低.糊化后米粉凝胶的硬度和弹性显著降低.
    关键词:损伤淀粉;含量;米粉;理化性质
首页  上一页  ...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