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1.阳离子树脂催化合成环氧化大豆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与油中双键摩尔比、反应温度、乙酸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3%,乙酸加入量为油质量的20%,过氧化氢与油中双键摩尔比为1.7∶1,反应温度68℃,反应时间7.5h;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环氧化大豆油为淡黄色黏稠状透明液体,环氧值为6.49%.
关键词:环氧化大豆油;过氧化氢;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环氧化反应
-
1862.食用油罐区的建筑防火设计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食用油罐区规模越来越大,油罐区防火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油脂行业特点和规范要求,对油罐区平面布置原则、隔油堤设置、油品输送设施及消防设施等的设计要求进行探讨,以满足已有和新建设施的安全防护要求,并对食用油罐区总储量进行展望.
关键词:食用油罐区;建筑;防火;设计
-
1863.微波改性花生蛋白标签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花生蛋白为原料,研究了微波改性作用对其作为啤酒瓶标签胶粘剂性能的影响.以花生蛋白与水质量配比、改性温度、改性时间以及微波功率为影响因素,以黏度、粘结强度和抗水性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50 min,改性温度80℃,微波功率600W,蛋白与水质量配比1∶4.
关键词:花生蛋白;微波改性;标签胶粘剂
-
1864.丝瓜籽油的成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GC-MS法对丝瓜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法测定丝瓜籽油中无机金属元素铜、锌、铁、镁、钙的含量.结果表明:丝瓜籽油中共鉴定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总合量占丝瓜籽油总脂肪酸含量的94.35%;丝瓜籽油中无机金属元素含量为铜93.16μg/g、锌38.53μg/g、铁132.44μg/g、镁47.60 μg/g、钙76.30 μg/g.
关键词:丝瓜籽油;GC-MS;MPT-AES
-
1865.中药五谷虫油超临界CO2萃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中药五谷虫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CO2流量对中药五谷虫油得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中药五谷虫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压力25 MPa,时间90 min,CO2流量25 L/h.在此条件下中药五谷虫油得率为19.76%.中药五谷虫油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4.78%,其中主要为棕榈酸(34.75%)、肉豆蔻酸(4.70%)、硬脂酸(3.0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22%,其中主要为油酸(21.07%)、棕桐油酸(18.93%)、亚油酸(11.51%).
关键词:五谷虫油;超临界CO2萃取;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质谱
-
1866.碱酶两步法提取沙棘籽蛋白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沙棘籽粕为原料,首先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沙棘籽蛋白,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pH 10、料液比1∶12、温度60℃、时间60 min;然后用碱性蛋白酶对碱提残渣中蛋白质进行酶法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pH 8.5、碱性蛋白酶加酶量240 U/g、料液比1∶10、温度60℃、时间60 min.通过碱、酶两步法提取后,沙棘籽蛋白总提取率为73.86%.对沙棘籽蛋白进行氨基酸分析,其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较大豆分离蛋白更均匀,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
关键词:沙棘籽;蛋白质;碱酶两步法
-
1867.芝麻油掺菜籽油鉴别方法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5种不同芥酸含量的菜籽油与4种芝麻油所配制的120个掺伪油样为原料,分别采用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法和甘三酯组成分析法对芝麻油中掺菜籽油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法中,当分别以花生一烯酸和亚麻酸含量为标准判断检出限时,检出限最低,分别为5%和4%;甘三酯组成分析法中,以β-LOL和β-PLL含量之和为判断标准检出限为21%.综合这3种方法认为: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是芝麻油掺菜籽油的最好鉴别方法,其余2种方法只是对上述方法的一种验证与补充,一般不优先采用.
关键词:芝麻油;菜籽油;掺伪;全样脂肪酸;Sn-2位脂肪酸;甘三酯
-
1868.蔗糖脂肪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废弃油脂生产的脂肪酸甲酯和蔗糖为原料,无溶剂法合成蔗糖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脂肪酸甲酯与蔗糖摩尔比2.5∶1,催化剂无水碳酸钾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乳化剂脂肪酸钾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135 ℃,反应时间4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蔗糖酯产率为78.9%.所合成的蔗糖酯的HLB值为11,红外表征确证了蔗糖酯的合成.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蔗糖酯;无溶剂法;fatty acid methyl esters;sucrose esters;solvent-free method
-
1869.硫酸化脂肪酸甲酯加脂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脂肪酸甲酯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碘值为指标考察硫酸化脂肪酸甲酯反应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硫酸化脂肪酸甲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离子液体用量1.0%(以甲酯质量为基准),浓硫酸用量3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硫酸化脂肪酸甲酯的碘值(Ⅰ)可达最低,为42.45 g/100 g.通过红外分析,证明了目标产物的生成.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硫酸化;离子液体;加脂剂
-
1870.物联网技术在油脂行业中的应用探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给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分析了物联网的构成及其关键技术,讨论了物联网技术在油脂加工生产、油脂仓储管理、油脂销售管理中的应用原理与可以实现的功能,展望了组建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油脂加工、仓储、销售管理系统对油脂行业的影响及带来的巨大效益.
关键词:物联网;油脂行业;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