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9 篇 当前为第 185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841.阳离子树脂催化合成环氧化大豆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与油中双键摩尔比、反应温度、乙酸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3%,乙酸加入量为油质量的20%,过氧化氢与油中双键摩尔比为1.7∶1,反应温度68℃,反应时间7.5h;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环氧化大豆油为淡黄色黏稠状透明液体,环氧值为6.49%.
    关键词:环氧化大豆油;过氧化氢;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环氧化反应
  • 1842.碱催化剂KOH在甘油/生物柴油体系中的分配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提出了以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为萃取剂脱除粗生物柴油中碱催化剂KOH的新工艺.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KOH在甘油和精制生物柴油中的溶解度,考察了KOH用量、甲醇和原料油种类对KOH在甘油/生物柴油体系中的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KOH在甘油中属于易溶,而在精制生物柴油中属于微溶,甘油可作为KOH的优良萃取剂;随着碱催化剂KOH用量的增大,KOH在甘油/生物柴油体系中的分配系数逐渐减小;甲醇的存在,减小了KOH在甘油/生物柴油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原料油中的杂质成分对KOH在甘油/生物柴油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影响较大,制备的粗生物柴油中皂化物、胶质越多,分配系数越小.
    关键词:生物柴油;甘油;碱催化剂;KOH;分配系数
  • 1843.影响淀粉类挤压膨化产品膨化率的因素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膨化率是衡量淀粉类挤压膨化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原料的理化特性、挤压设备参数、挤压工艺参数等对淀粉挤压产品的膨化率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挤压膨化动力、熔融体黏度或表面张力、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影响产品的膨化率.挤压膨化动力越大,产品膨化率越大,但过高的动力会降低膨化率.当膨化动力较大时,熔融体黏度或表面张力越大,膨化率越大;膨化动力较小时,张力越小,膨化率越大.熔融体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产品膨化率越低.
    关键词:淀粉;挤压;膨化率;理化特性;工艺参数;starch;extrusion;expansion ratio;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process parameter
  • 1844.隔油-无机陶瓷膜-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油脂精炼洗涤废水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针对原有油脂精炼洗涤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新的隔油-无机陶瓷膜-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实践表明,经两级隔油处理后的洗涤废水通过无机陶瓷膜过滤处理后,有效降低了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以及难以生化降解的油和皂脚,再运用改进的生化处理方法,确保了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脂精炼废水;隔油;无机陶瓷膜;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
  • 1845.提取方法对挤压文冠果油品质和贮藏变化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挤压过的文冠果仁中提取的油脂理化性质和提取率的影响,以及贮藏过程中酸价、MDA的变化.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浸提法为文冠果油提取的最佳方法,其提取条件为:文冠果经挤压处理后,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超声波处理1.5 h(温度65℃)后在85℃浸提6.5h.提取的文冠果油品质较好,且宜贮藏.
    关键词:文冠果油;提取;挤压;理化性质;气相分析
  • 1846.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样品中均分离并鉴定出8种脂肪酸组分,主要含有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接近,但各脂肪酸含量略有差别.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油茶籽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高为0.156 g/kg,最低的只含有0.077 g/kg,平均值为0.117 g/kg.而橄榄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低的有4.511 g/kg,而最高的达到8.401 g/kg,平均值为5.78 g/kg,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为油茶籽油中的近50倍.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大,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含量高于橄榄油.油茶籽油中仅有1个样品含量最低,为1.08 g/kg,其他样品含量都在2.0~3.5 g/kg区间,平均值为2.422 g/kg,而橄榄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较高的2个样品分别有2.05 g/kg和2.09 g/kg,其余样品含量均在1.0 ~2.0 g/kg之间,平均值为1.534 g/kg.油茶籽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为橄榄油样品的1.58倍.
    关键词:油茶籽油;橄榄油;脂肪酸;角鲨烯;β-谷甾醇;camellia oil;olive oil;fatty acids;squalene;β-Sitosterol
  • 1847.交联大豆多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六偏磷酸钠与大豆多糖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交联大豆多糖,并对交联大豆多糖的结构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多糖分子的羟基通过与六偏磷酸钠形成酯化键而交联起来,交联大豆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由566 000左右增大至1 540000左右,黏度由55 mPa·s增大至70 mPa·s.通过考察大豆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分散稳定作用,发现在酸性pH条件下,交联大豆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稳定性较交联之前有所提高,乳液在4℃放置30 d后,乳液粒径可保持0.35 μm左右.
    关键词:水溶性大豆多糖;交联;乳化稳定性;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ces;cross-link;emulsion stability
  • 1848.不同菌株固态生料发酵棉籽粕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微生物固态生料发酵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12株菌固态生料发酵棉籽粕筛选出高效脱除棉酚菌株和产蛋白酶能力最佳的菌株,在此基础上进行菌株复配发酵棉籽粕.结果表明:单菌棉籽粕固态发酵实验中地衣芽孢杆菌B12脱毒效果最佳,脱毒率为42.7%,水溶性蛋白含量8.2%,小肽含量4.19%;产蛋白酶能力较强菌株为Bsl和Bs3,蛋白酶酶活力分别为43.8U/mL和43.6U/mL;混菌组合发酵中,从脱毒率和营养价值改善考虑,Bl2+Cul为最佳组合,其脱毒率为50.03%,水溶性蛋白含量为9.11%,小肽含量为6.98%.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
    关键词:棉籽粕;游离棉酚;固态发酵;小肽
  • 1849.不同品种花生分离蛋白凝胶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45个花生品种,利用碱溶酸沉法制备花生分离蛋白,分别制成热凝胶,采用物性仪对形成凝胶的特性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花生分离蛋白吸水性和吸油性.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硬度、弹性、内聚力作为花生蛋白凝胶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归一化的方法将这3个指标化为1个综合指标,用来评价花生蛋白的凝胶性,并建立方程.采用综合指标对43个品种花生蛋白凝胶性进行评价发现,排在前3位的是鲁花11、花育22和双纪2号.
    关键词:花生;品种;分离蛋白;凝胶性;评价
  • 1850.功能性米糠油调节血脂功效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比较了功能性米糠油与普通米糠油的主要质量指标(酸值、谷维素、维生素E、甾醇含量),重点研究了功能性米糠油调节血脂的功效.小鼠实验表明,功能性米糠油能有效地降低血中总甘油三酯(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的含量,同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显著升高,但是对总胆固醇(TC)的影响不显著.总之,功能性米糠油的降血脂功效要好于普通米糠油.
    关键词:米糠油;谷维素;调节血脂
首页  上一页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