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8]
未来白酒行业将进入旺季打款-备货-动销的关键阶段,考虑疫情扰动可能带来的物流影响,预期本周开始各家酒企将加速迎战春节旺季,1 月 20-25 日前基本完成渠道打款&备货。我们认为,在疫情整体可控背景下,预计春节前白酒消费景气与去年相当、春节后有明显改善;综合考虑春节延后、渠道低库存、前期提价等效应,预计 2021 年春节旺季白酒消费具备弹性。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21-01-18]
4Q20 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膳食营养补充剂/纯牛奶/洋酒/饮料/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约+80%/77%/73%/62%/46%。我们认为目前消费者对产品的健康属性重视度提升,且可选消费场景亦有明显恢复,利好具有健康/便捷/社交属性的食品的中长期发展。4Q20 销售额保持高增长的代表品牌:Swisse/汤臣倍健(含健力多)(+59.4%/38.4%);伊利(+64.5%);飞鹤/合生元(+76.3%/75.4%);茅台/五粮液/汾酒(+81%/160%/47%);乌苏啤酒(+49%);锐澳(+80%);康师傅/农夫山泉(+188%/34%)。我们认为消费者品牌意识在逐步加强,具有产品/品牌优势的线下龙头将进一步抢占线上市场份额。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8]
我国啤酒行业发展至今,绝大多数省份已经形成较为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格局。完全垄断市场即为啤酒企业的核心利润池,不仅支撑企业绝大部分销量,同时也可作为企业结构升级的支点区域。随着各啤酒企业通过并购跑马圈地告一段落,行业整体竞争压力有望趋缓。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6]
建议关注伊利股份。我们认为公司收入端有望保持快于行业的两位数增长,一是常温奶领域不断抢占份额,从去年疫情冲击、需求震荡洗牌到今年成本上涨洗牌,常温奶竞争格局趋好,公司份额不断提升,常温奶的大基本盘能够保障收入和利润,常温奶利润率趋势向上;二是积极培育其他乳制品和非乳业务,公司大力发展低温奶、奶粉、奶酪等乳制品其他品类,渠道和品牌加持,在低基数的情况下有望取得快速增长,短期会是公司乳制品整体业务成长性的重要来源;非乳业务还在培育阶段,中长期有望为公司创造较大收入增量。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6]
板块周度表现:本周沪深300 上涨5.45%,创业板指上涨6.22%,食品饮料(中信)指数上涨6.39%,较沪深300 的相对收益为0.94%,在中信29个子行业中排名第5 位。其中分子板块来看,肉制品板块本周上涨7.69%,调味品板块本周上涨6.80%,休闲食品板块本周上涨7.30%,速冻食品板块本周下跌3.19%,其他食品板块本周上涨0.8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21-01-16]
申万食品饮料板块全年上涨79.15%,跑赢沪深300指数57.7PCT,在申万28个子行业中位居第三。2020年食品饮料板块上涨主要由于子板块中的调味品、速冻食品等受益于疫情中toC端的业绩放量、酒类在消费升级下带来的稳健业绩提升以及疫后必选可选消费持续复苏。基于食品饮料行业较强的持续成长能力,以及未来发展预期,板块整体涨幅居前。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6]
复盘过去的原奶价格周期: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行业大规模整顿,供给减少,2009 年下半年起需求强劲回暖,奶价触底反弹。2011-2012 年进入温和上涨趋势,2013 年起内(口蹄疫暴发、夏季高温、饲料成本上涨导致原奶减产)外(新西兰大旱导致国际大包粉价格上涨)因素共振下奶价暴涨。经历2014 年奶价急跌后,2015-2018 年稳定在低位中枢波动。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6]
复苏已至下半场,估值矛盾待解,业绩预期差决定市场方向。2020 年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一轮被显著强化的“经济下行——政策刺激——经济回暖——政策退出”周期。当前疫情对市场冲击已趋弱,国内经济修复运行至中后期。疫情发生后充裕流动性与市场对确定性的追逐大幅推高消费板块估值,20Q1/Q2 必选消费品率先表现,可选消费需求恢复与市场表现节奏均慢于必选消费。2021 年经济复苏已进入下半场,高估值、流动性收紧预期及低基数效应下,消费板块财报盈利增速大概率逐季回落,市场表现多由流动性收紧落地时点与业绩实际增长表现驱动。而消费升级、经济增长引擎转变以及内需消费导向等长逻辑,仍将是决定消费板块投资价值的坚固基石。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6]
鉴于高端白酒行业的增长可见度高(稀缺性+有利的竞争格局+刚性需求),我们继续看好高端白酒行业。渠道和产品组合优化及价格上涨将推动平均售价增长。我们将茅台和五粮液的目标价分别上调至2,153.3 元和347.5 元,分别对应21 财年3.1 倍和2.7 倍PEG,低于白酒和国际同业的3.5 倍和3.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1-01-12]
中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与白酒文化一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因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决定了茶叶的社交属性;同时健康、提神的功能属性以及成瘾性决定茶叶强大的消费属性。基于按定位划分白酒可以划分为高端/次高端/中高端/大众端,按照同样的逻辑茶叶也可以划分为礼品茶/口粮茶/原料茶,其背后的发展驱动力均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