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环氧乙烷及其代谢物2-氯乙醇
来源:分析仪器 发布日期:2024-07-28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检测食品中的环氧乙烷及其代谢物2-氯乙醇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SPME(萃取纤维头95umC-WR/PDMS)在线提取,使用毛细管色谱柱HP-VOC分离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及其他干扰组分,高效电子轰击电离源(HES)离子化,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
-
规范校园管理 共保食品安全——浅谈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策略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4-07-28
食品安全作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目前,新闻媒体上常有关于幼儿园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反映出幼儿园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管理展开探讨,旨在推动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向更严格、更高标准的方向发展,致力于实现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
关于加强粮油食品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4-07-28
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粮油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了粮油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粮油食品安全管理的一系列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粮油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以期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提升粮油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
食品中多溴二苯醚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标准化现状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24-07-25
多溴二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污染持久性、长距离传输性、生物富集性和强生物毒性。PBDEs同时也是国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中重点管控新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主要表现在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以及甲状腺等内分泌干扰毒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PBDEs检测的主要前处理技术和
-
基于多元有序Logistic与ISM模型的新疆食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24-07-25
基于416名国内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消费者对新疆食品消费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意愿受消费者性别、消费者对新疆食品的认知和偏好、消费者对新疆食品原料生产、食品销售的原产地印象的影响。消费者对新疆食品的喜欢程度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消费者对新疆食品原料生产、食品销售的原产地印象以及消费者对新疆食品的熟悉程度为中层间接影响因素;性别是消费意
-
新形势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7-2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减少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引入样品前处理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是根据样品性质和待测物质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本文分析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探讨新形势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新形势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更
-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及检测方法探究
来源:中外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7-23
本文围绕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全面概述。首先,介绍了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种类及其污染来源,强调了重金属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接着,详细阐述了重金属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包括其毒性机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在检测方法方面,本文介绍了传统检测方法、现代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针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控,提出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消费者教育等有效措施
-
食品微生物检测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来源:中外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7-23
食品微生物检测对把控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手段较多,但仍缺乏比较系统性的梳理,这不免限制了该领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阐述食品微生物的危害及其检测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梳理并分析了一些主要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代谢学技术、抗体检测方法及分子生物监测技术,分别对其检测方法原理和应用情况等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检测需求,采用
-
RB/T 151《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修订解读
来源:中国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4-07-20
本文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RB/T 151《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解读。新标准遵循ISO19036:2019的理念和思路,分别介绍了技术不确定度、基质不确定度、分布不确定度三个分量的评估方案,以及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新增了表格示例和数据检索表,便于实验室理解和应用。修订版RB/T 151对于指导我国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方法不确
-
我国食品真实性检测标准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4-07-20
随着我国食品消费方向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食品真实性问题逐渐凸显,其不仅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产生影响,也对消费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冲击,因此食品真实性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期间我国食品真实性检测标准分别在基因组学、同位素溯源以及风味物质色谱数据库等方面有了较快发展,并形成了相应的检测标准体系。为此,本文系统梳理了不同类别食品真实性检测标准的特性,以期为检测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