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构建策略初探
来源:中外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3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升,构建食品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至关重要。截至2024年3月,中国已发布161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覆盖全过程安全指标。然而,体系建设存在不均衡、技术手段局限、监管落实不足等问题。为此,构建策略包括制定标准化检验检测流程和方法,实现设备和仪器标准化,构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实施标准化报告,并建立信息公开机制,这些措施旨在提升食品
-
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和监管措施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3
本文在对食品中重金属残留超标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方法,进一步明确不同方法的优势,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以供参考与借鉴。
-
一起食品中违法添加药品案的查处分析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涉及违法添加药品的问题尤其引起人们重视。本文从执法稽查的角度,针对案件线索的发现、问题产品的定性、案件的查处,提出解决方案,总结办案要点,为食品违法加药的稽查工作提供一种思路。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用洗涤剂中的三种成分
来源: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发布日期:2024-08-22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GC-MS)同时测定食品用洗涤中的甲醛、甲醇和1,4-二噁烷的方法。方法对顶空进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试验条件;选择强极性色谱柱SH-Rtx-Wax(30 m×0.32 mm×0.25μm)进行分离;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和外标法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甲醛、甲醇和1, 4-二噁烷分别在8~200,8~200和2~50μg
-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分析
来源:工业微生物 发布日期:2024-08-2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相关职能部门越来越重视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并将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确立为一项强制性任务,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对此,文章首先阐述了菌落总数测定的定义和方法,然后分析了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了主要的测定思路及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保障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
2019—2023年河南省某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分析
来源: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发布日期:2024-08-22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市食品样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nic Escherichia coli, DEC)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分布,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河南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对2019—2023年某市采集的339份食品样本进行分析,对DEC进行分离、鉴定和基因分型,并做毒力基因分型。结果 食品样本中DEC总检出率为9.7%(33/339),
-
原子荧光双标准夹心法测定食品中的汞含量
来源:工业微生物 发布日期:2024-08-22
基于原子荧光双标准夹心法的分析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地测定食品中的汞含量。基于此,文章以大米、干香菇和豆豉鱼罐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选择标准曲线法和原子荧光双标准夹心法展开测定和对比。结果得到,该方法的汞检出限为0.015μg/L,回收率在93.50%~97.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4%。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双标准夹心法无须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空白溶液,不仅简化了计算步骤,还
-
酵母菌封装微胶囊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1
微胶囊技术是一项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芯材包埋起来形成微小粒子的固定化技术,能够保护芯材物质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稳定性。酵母菌是最常用的食品级工业微生物之一,其细胞壁和细胞膜构成的双层囊腔结构可实现亲水、疏水性化合物的有效封装,以酵母细胞为包埋壁材制得的微胶囊产品大小均一、生物相容性好且易生物降解,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天然封装基质。该文主要从酵母细胞的结构及封装特性、酵母封装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洋江食品”掌舵人林国发 “蚝油阿公”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日期:2024-08-21
好的蚝油是“炼”出来的——煮完海蛎的汤水熬制时,灶台烟雾升腾,艰辛挂在守锅人的脸颊上,化作止不住的汗珠。 蚝油阿公也是“炼”出来的——创业初期被绑了投进精神病院,后来甚至锒铛入狱、几近丧命,但他闯关成功,如今已是蚝油行业里颇有名气的企业家。 这是林国发,
-
食品中氯霉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性质稳定、价格低、对多种细菌性病原体都较为敏感等特点,曾一度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但由于其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已被我国禁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在近几年的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市监测检验中,氯霉素残留超标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发展快速、高效、准确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实现对氯霉素的高效监管,对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氯霉素残留主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