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

    来源:分析试验室 发布日期:2020-07-13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SO_2的方法。样品经200 g/L NaCl溶液超声提取,经离心后,取一定量的上清液至含有H_2SO_4溶液的顶空瓶中,在80℃条件下,食品中的SO_3~(2-)在酸性条件反应生成SO_2,并在气、液两相中达到平衡,将气相部分导入气相色谱柱GS-GASPRO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采集数据并做定性和定量分析。SO_2量在2.5~100μ
  • 2015年-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发布日期:2020-07-10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近4年天水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2018年天水市13大类共计975份食品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培养致病菌。结果 975份样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6.00%,蜡样芽胞杆菌(17.49%)、铜绿假单胞菌(15.00%)和克罗诺杆菌(原阪崎肠杆菌)(8.11
  • 柠檬醛抑制真菌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防霉中的应用前景

    来源:中国调味品 发布日期:2020-07-10

    作为中药山苍子精油主要成分的柠檬醛,具有抑菌谱广、无毒或低毒的特性,是研制植物源性天然新型抗菌剂的首选原料。文章详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以柠檬醛为抗菌剂处理青霉菌、曲霉菌、木霉菌等常见真菌后,真菌的细胞形态、细胞膜和细胞内成分变化等的研究进展,并对柠檬醛在粮食、果蔬和食用菌防霉等食品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食品可追溯保障体系研究

    来源:物流科技 发布日期:2020-07-10

    食品质量安全不稳定因素受不同利益驱动一直保持严峻态势,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高质量食品成为各方关注的重难点问题。食品可追溯体系通过溯源、跟踪全程食品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减少食品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利益寻租及食品安全问题。基于消费者行为,结合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各方利益主体的需求,寻求关键契合点,构建食品可追溯保障体系,保护食品安全。
  • 2018年沈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发布日期:2020-07-10

    目的了解沈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据此提高对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有针对性的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市售的八大类食品开展九项食源致病菌的监测,共采集样品162份。结果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17.28%。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包括外卖配送餐(38.89%)、海产品(32.14%)、婴幼儿配方食品(25
  • 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

    来源:保鲜与加工 发布日期:2020-07-10

    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中富含活性氧(ROS)、活性氮(RNS)等活性成分,并具有低pH、高氧化还原电位、高电导率等特殊理化性质,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热物理加工方式被应用到食品杀菌与保鲜领域。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不仅能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霉菌等,还能维持食品本身的品质不受显著性破坏,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
  •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分析与研究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发布日期:2020-07-05

    食品安全现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理化检验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保证其质量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文章从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及其相关程序分析入手,阐述了影响食品理化检验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期望能够对食品理化检验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 中国、塔吉克斯坦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检测国家标准对比研究

    来源:中国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0-07-05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容易污染食物和饲料,具有强毒性,甚至能够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和家畜危害极大。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的食品和饲料真菌检测国家标准,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罗丹明B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7-05

    本试验的目的是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丹明B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采用食品中罗丹明B经固相萃取、反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等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的方法,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考察了称量、标准溶液配制、仪器重复测量等带入的不确定度,并对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计算合成。结果显示,当食品中罗丹明B的含量为0.0052±1.81×10~(-4)mg/kg时,在95%的置信区间下,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81×1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思辨与解构

    来源:中国监狱学刊 发布日期:2020-07-01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中国刑法食品安全类犯罪罪名体系中的重要罪名,该罪名对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行为,以及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销售的行为进行刑法规制。该罪名的适用存在较多问题。为了规范该罪名的适用,需要对该罪名中的"食品""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等基础概念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需厘清"明知"的适用范围,对明知的判定应结合主客观情况进行综合认定。生产、销售
首页  上一页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