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4-09-28
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质量、延长保质期和提升感官特性,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违法和超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安全性和对人体的潜在影响引发广泛关注。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应用原则,分析了违规添加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政府加强监管、提升检测技术以及加强公众培训等对策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7种红曲色素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24-09-25
目的 建立通过式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7种红曲色素。方法 样品经过乙腈提取, 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200 mg, 6 cc)净化,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并对豆制品、糕点、酸奶、腐乳、熟肉、饮料以及腊肠7种基质中红曲
-
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9-25
本文针对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存在的标准物质缺乏、检测灵敏度不足和交叉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标准物质库、优化仪器检出限和实施严格样品管理等解决方案。通过在关键环节采取系统措施,可有效提升食品添加剂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9-25
为确保食品安全,高效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化学添加剂的类别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探讨了现有检测技术如色谱分析的应用,并分析了痕量添加剂定量分析和化学形态分析的挑战。通过研究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
食品中内源性食品添加剂和化学污染物的本底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 发布日期:2024-09-20
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剂量的违规使用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非法添加是食品安全重点监管的领域。由于食品原料在生长过程和正常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内源性的食品添加剂和化学污染物,当检出食品添加剂和化学污染物时,如何界定是人为主动添加还是天然本底,是影响结果判定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性地分析研究了食品中内源性食品添加剂和化学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和本底值水平,为科学准确地进行检验结果判定提供了数据和技术的支撑
-
酿酒工程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改革探索及食品添加剂在酒类中的使用
来源:酿酒 发布日期:2024-09-20
食品添加剂课程在酒类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知识体系支撑。本文结合亳州学院酿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课程设计安排,对酿酒工程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程实施过程、学生实践、课程评价、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对食品添加剂在酒类中的使用情况进行阐述,以提高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
“食品添加剂”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9-20
基于新工科建设视角,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阐述“食品添加剂”课程专创融合建设的设计基础、建设目标、主要措施等,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选择,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方法、思路等进行有机融合,并完善了本课程专创融合建设要求,细分了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应该达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食品添加剂”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主题策略,旨在为课程的持续深化改革,以及构建深度融合的食品科学与
-
国内外糖醇类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及标准法规现状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 发布日期:2024-09-15
减糖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追求,其中,糖醇作为一种代糖,因低能量和高甜度的特性,在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甘露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麦芽糖醇液、木糖醇、山梨糖醇/山梨糖醇液、乳糖醇六种糖醇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国内外的使用规定进行比对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措施建议,旨在推动糖醇类食品添加剂的良性发展。
-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4-09-15
本文阐述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分析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探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不当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与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
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支持新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24-09-09
本报讯 (记者 杨晓晶)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与新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有关的建议进行答复。答复称,将大力支持新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第1894号建议《关于促进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发展的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