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食品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MS)技术,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在22 min内可同时分析11种POPs,检测灵敏度提高了2~3倍,最低检测限为0.01 ng·g
疾控中心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作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职能,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临的问题,包括体制机制、技术能力、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作用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法定地位、加强部门协作
基层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小学食堂具有用餐集中、人数多、学生自主意识不强、年龄低等特点,特别是在边远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本文结合当前基层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原因,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基层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对策,从而提升基层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实现基层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标准化、规范化与科技化。
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问题对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能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意味着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针对政府监管、企业加工、市场流通3个方面存在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问题,分别提出相对应的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节安全策略,旨在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市场信誉,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为食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预制菜产业现状及其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建议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预制菜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近年来,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论述,探讨预制菜发展前景,并对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预制菜食品标准问题和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结合预制菜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逐步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
食品中化学成分检测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和农药、兽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确保食品安全,需要提升食品中化学成分的检测能力。本文探讨了食品中常见化学成分及其用途,分析了当前检测方法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局限性、检测方法灵敏度不足以及基质效应干扰是主要问题。通过优化前处理流程、开发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和建立基质效应校正模型,有望提高检测准确性,保障食品安全。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高校食堂作为高校师生日常饮食的主要场所,其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稳定。近年来,随着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措施,以期为提升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第三方机构在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及服务对策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本文从县(市、区)级教育部门视角,探究第三方机构在行业监管中发挥的作用,并从培训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巡查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4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完善中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食品农药污染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25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经历了从传统检测手段到现代先进技术再到新兴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中,检测技术在灵敏度、选择性、检测速度、样品前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必将实现更大的突破,为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