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不同主体利益的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机制与实现方法
来源:电力自动化设备 发布日期:2024-09-12
电动汽车(EV)与电网的互动可促进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而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对EV与电网互动的机制与实现方法进行总结。从利益主体、市场主体2个层面明确互动主体,从技术和商业2个角度定义互动框架,阐述EV、充电设施利益主体(CIS)、分布式资源聚合商(DERA)及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互动流程,进而归纳EV与电网的互动机制。从计及交通网络影响的CIS-EV互动引导策略、CIS对
-
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测试与标准分析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9-11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大规模应用发展的一大挑战。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会导致冒烟、起火或爆炸,电池安全测试是帮助减少热失控威胁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方面的测试标准,对过充电、强制放电、外部短路、加热与温度冲击、挤压等测试进行比较,分析了GB 38031-2020、UL 2580-2020、UN/ECE R100.02-2013中的试验条件和参数的要求。指出相关标准存
-
基于开关磁阻电机电动汽车空调驱动电机的优化
来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发布日期:2024-09-10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再次成为车主与准车主口中的热点。电动空调系统的能耗是影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传统汽车空调实验系统台架,通过加装开关磁阻电机进行改装硬件系统,并利用PLC进行优化控制完成软件配套,并通过实验验证开关磁阻电机驱动压缩机节能减排的研究。
-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优化分析
来源:集成电路应用 发布日期:2024-09-10
阐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诊断管理策略,包括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池组热管理策略。探讨电池组温度变化控制方式,通过监测电池组温度变化,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
电动汽车电池箱体轻量化设计
来源:河南科技 发布日期:2024-09-10
【目的】以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体为研究对象,对电池箱体进行轻量化设计。【方法】从材料轻量化角度入手,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结合有限元分析,使用CAE仿真分析技术,建立电池箱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电池箱体进行4种典型工况下的静态特性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对电池箱下箱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态特性分析,得到了3种材料下的电池箱下箱体的应力云图和变形云图,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对3种材料下的电池箱下箱体前6阶约束模
-
基于LDW-PSO算法的电动汽车功率分配研究
来源:车辆与动力技术 发布日期:2024-09-09
以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使用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开发的高级车辆仿真软件ADVISOR,对EV整车模型进行相应改造,融入模糊控制器,使用基于线性递减权值策略法(LDW)改进的微粒群优化算法(PSO)对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可对目标工况下的输出功率进行细化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在WLTC工况下,动力电池电流均值下降约18.29%,能量损耗减少约2.14%,
-
技术变革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来源:企业经济 发布日期:2024-09-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鲜明标识,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高质量“走出去”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电动汽车品牌及其产品在加速走出国门、积极探索全球化新航路的同时,所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风险逐渐上升。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欧盟、美国、东盟等主要出口目的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行梳理,并探讨中国电动汽车“走出去”所具备的机遇。研究发现,欧盟
-
考虑可再生能源波动特征的电动汽车并网经济性评估
来源:中国管理科学 发布日期:2024-09-06
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特征对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的可调节性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使得电动汽车并网产生了额外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涵盖全年8760小时的省级电力经济调度模型,考虑了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协调充电以及V2G(Vehicle-to-Grid)充电模式,以河南、广东、宁夏、四川这四个资源禀赋与电力荷载各不相同的省份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了电动汽车并网经济性与可再生能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电磁屏蔽结构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
来源:汽车技术 发布日期:2024-09-05
为研究屏蔽结构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影响,基于屏蔽效能理论建立屏蔽体厚度与屏蔽体材料参数的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厚度、不同屏蔽材料的单层屏蔽体对磁场的屏蔽效果,对比数值解与解析解,初步验证了所建立的屏蔽体厚度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电磁环境下厚度最小的复合无线充电屏蔽体结构,并通过电磁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0.05 mm的超薄硅钢和2.52 mm的铁氧体作为双层屏蔽结构时,磁场强度达
-
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分析以及提高充电速度的方法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4-09-05
充电系统是电动汽车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支撑系统,当前阶段动力电池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瓶颈技术,根据采用充电模式的不同电动汽车内部分为快速充电系统和慢速充电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两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然后对充电过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提高电动汽车充电速度的五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