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饮料加工技术”课程为例
来源:粮食加工 发布日期:2023-08-01
“一课三融”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融入双创(创新创业)、融入产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阐述了“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以“饮料加工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了“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旨在推动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也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虚拟直播+远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23-07-31
【目的】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学好会用的目标,全方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实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方法】通过吸收传统课堂教学、MOOC和SPOC的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结合新形势下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要求,以“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为例,进行“虚拟直播+远程实训”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依托平台资源、实训设备、虚拟软件等,进
-
基于成果导向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改革
来源:科教文汇 发布日期:2023-07-30
在学习成果导向理念下,文章分析了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传统授课模式的特点,剖析了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在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改进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对教育部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进行OBE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更能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催化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
食品工程专业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3-07-30
应用教育和职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高校教学工作尤其是工科在培养学生方面都在朝着应用化、技能化方向发展。分析了食品工程专业在国家现代化应用教育体系下,高校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教学模式,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教学,加强理论知识储备;另外,运用学校自建的中试实验室、仿生实验室结合企业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实践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提供保障。在此体系下提出的教学模式可以直
-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7-23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管理学习活动,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了食品理化检验线上教学平台,通过鼓励合作学习、引入促学措施搭建促进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支持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即“趣味导学”“自主学习”“互动激发”“操作探究”“反思总结”五个步骤,加之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资源利用、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针对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分析与改革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23-07-18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要战略,我国高校需要培养更多卓越专业人才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该文对我国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模式与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当前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旨在改进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加适应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
-
基于OBE理念的汽车类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3-07-15
高职院校汽车类一体化课程中往往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抽象、实操时学生参与度低、学生被动学习等现象,文章提出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堂提炼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在课后规范教学评价等措施,将一体化类课程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改变为能力的培养,将封闭式的课堂转变为开放式的课堂。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一体化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OBE的教学模式能在课前将
-
“化工原理”课程OBE-CDIO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云南化工 发布日期:2023-07-15
针对我国目前提倡创新驱动发展和对创新工程技术人才的高需求,提出结合CDIO教学模式和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激发工程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提升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筛选和设计合理的工程案例实现工程问题与课程内容紧密关联;基于OBE理念改进教学方案,将与知识点关联的案例作为学习目标通过先导方式提出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方案;量化项目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激发学生工程项目学习热情。
-
《食品理化检验》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效果和模式分析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23-07-15
目的 探讨《食品理化检验》实验课程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改进措施。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21年5月为61名2018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开设本门课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添加剂”实验,并对授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模式和效果。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77份(96.7%)。一次实验后两组学生的总得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3-07-15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胜任新能源汽车维护、检测、维修等职业岗位工作的“饭碗课程”。然而笔者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该课程教材知识普遍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单一等问题。针对于此,文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的企业案例、真实的企业师傅、真实的企业环境为基础,采用重构项目化教学内容,探索课程实训台架的建设、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改革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