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售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6-05
目的:分析市售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原则,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本地区市售食品样品750份,包含生食样品366份(48.80%),熟食样品384份(51.20%),食品种类有生禽畜肉、鱼类、贝类、新鲜蔬菜、乳制品等。对市售食品样品进行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检测、鉴定。结果:750份市售食品样品中,检出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有116份,占15.4
-
硫自养反硝化系统处理化工园区尾水特征分析
来源:环境保护科学 发布日期:2023-05-29
采用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对某农药化工园区水处理系统末端排水进行脱氮处理,系统成功启动且运行平稳后,在室温约16℃,HRT为22 h情况下,分别运行硝酸盐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试验结果表明,以NO3--N模拟废水运行25 d,NO3--N平均去除率为87%,出水平均浓度为21 mg/L;以实际尾水运行20 d,TN平均去除率为88%,出水平均浓度为17mg/L,反硝化系统脱氮效果良好且运行稳定。对反应器内
-
栅栏技术在食品贮藏与保鲜中的应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3-05-28
栅栏技术作为食品保藏新技术,其通过设计和调节栅栏因子,优化加工工艺,可改善产品质量,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证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本文在总结了栅栏技术及栅栏效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栅栏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
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方法及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5-25
食品安全问题是现如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可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保障食品安全。因此,合理选择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加强质量控制是关键。本文介绍了培养基法、分子生物学法、抗体检验法以及商品化快速检验法,分析了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
焙烤食品中微生物食品安全目标构建与控制研究
来源:粮油食品科技 发布日期:2023-05-21
国际食品微生物委员会(ICMSF)提出建立食品安全目标(FSO),并提出方程。通过FSO方程建立烘焙食品微生物执行目标(PO)、食品安全目标(FSO),阐述如何对微生物初始水平H0、降低微生物水平ΣR和增加微生物水平ΣI的数据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寻找产品微生物控制的关键要素和关键数值,为GMP和HACCP的具体执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确保生产的产品为100%合格品。
-
2021年上海市餐饮环节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分析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5-20
分析上海市餐饮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下一步监督抽检工作提供参考方向。汇总分析2021年上海市16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的餐饮环节食品监督抽检相关信息。2021年度上海市共完成餐饮食品抽检任务27 643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1.9%,第一至第四季度的平均不合格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16个区整体抽检情况差异较大,其中黄浦区(3.9%)和浦东新区(3.6%)的不合格率最高。复用餐饮
-
植物源抑菌物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5-15
植物源抑菌物是一类从天然植物中利用物理萃取、化学浸提或生物发酵的方法得到的具有抑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绿色、安全、高效和无污染等优良特性,在抑制食品中致病菌生长繁殖、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常见植物源抑菌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及分析,对其在畜禽肉、果蔬、水产品等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未来植物源抑菌物发展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该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
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检验的初步解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3-05-15
以传统自发酵黄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OTU聚类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展开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成熟自发酵黄豆酱中细菌种类多于真菌种类,曲霉菌属为黄豆酱样品中的优势菌群,变形菌门为黄豆酱发酵过程的优势菌种。此结果对于推动发酵食品的产业化生产,提升发酵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超声波及其辅助灭菌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5-08
超声波是一项有效的辅助消毒手段,现已成功用于各种液体食品的细菌检测操作,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超声波杀菌机理,指出超声波所引起的空化反应是导致微生物细菌失去活力的最主要因素。此外,还论述了影响超声波消毒实际效果的主要因子,具体说明了超声波辅助消毒工艺(高温、工作压力、活性氧、脉冲电场、紫外光及抑菌剂等)的探索情况,为超声波以及辅助灭菌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给予理
-
石油污染土壤中原位微生物群落和功能代谢研究进展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发布日期:2023-04-15
石油污染土壤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能够以有机污染物为碳源进行生长代谢实现石油降解,恢复土壤生态功能,了解土壤原位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和代谢途径有助于指导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梳理了石油污染土壤中烷烃、芳烃生物降解的关键功能基因,综述了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原位微生物群落和代谢机制,以期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开发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