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5-09-06]
7 月末银行间债市杠杆率环比上升:7 月末银行间市场杠杆率为 106.81%, 较上月末的 107.64%下降 0.83pct,总体低于历年同期杠杆率。
[金融业] [2025-09-06]
总览: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5 年 8 月 20 日,A 股资金保持净 流入。截至 2025 年 8 月 20 日,年度资金净流入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 为 4.0%。如果考虑到股东获得分红不完全用于再投资,年度资金净流 入(分红*1/2)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为 1.7%,那么资金面仍有小幅净流 入。另一方面,考虑到私募基金、保险、公募基金等资金流入项可能存 在重复计算,我们计算剔除私募基金与保险的资金净流入汇总情况,资 金净流入额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约为 2.1%,资金为小幅净流入状态。
[金融业] [2025-09-06]
发行节奏放缓,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二级市场活跃度环比下降但同比上升明显-企业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报告
[金融业] [2025-09-06]
2024 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层面持续定调反内卷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对比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本轮反内卷政策下央企通过优化增量投向和并购重组等方 式,加码战新产业布局从根本上实现“化解存量”向“优化增量”转变。
[金融业] [2025-09-06]
从新“国九条”到“并购六条”,2024 年起,并购重组市场迎来了诸多积极信号。 产业整合、跨界并购,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地方国资成立并购基 金的步伐也在加快,交易设计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上市公司亦借助并购重组的 力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定位为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能够及时把 握并购机遇。我们认为,在北交所公司并购的趋势方向上,应重点关注:(1)同 一集团内优质资源整合;(2)新质生产力行业外延并购;(3)“强链补链”扩张 版图式并购。截至 2025 年 8 月 24 日,北交所共发生 32 家次重要投资并购事件。
[金融业] [2025-09-06]
2021 年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 “十四五”是向 2035 愿景迈进的第一个五年。主要目标为:经济发展取得 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 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金融业] [2025-09-06]
投资端增速明显放缓,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呼之欲出”,市场关注的是对基 本面的托举作用,背后的关键是杠杆作用有多大?我们认为,今年的政策性 工具的撬动作用很难超过 2022 年,一方面是优质项目可能更加紧缺,另一 方面,化债还是财政工作重心,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不止是缺资本金,项目 杠杆主体和融资限制也是制约。因此,静态来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社融的影 响也仅仅是延缓下行节奏,央行仍然要支持性态度,债市不悲观。
[金融业] [2025-09-06]
自去年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党中央、国务院 出台多项政策举措,明确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地方内卷式招商引 资行为。过去四十余年,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 要力量,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之间政策洼地竞争、产业布局趋 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日渐突出,如何有效引导各地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 势,形成错位发展的良性竞争格局是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开创“十五五”高质量 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各地同质化竞争与发展规划趋同之间密切相关,当前正 值“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规划在引导地区差异化发展上的 重要作用,从规划源头上引导各地找准特色优势,实现良性竞争。基于此,申万 宏源研究推出“从规划源头上推进地方反内卷”系列研究,从规划理念、发展目 标、产业布局、区域优势挖掘及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引导各地打造区域特色,促进 地方经济特色化发展。
[金融业] [2025-09-06]
从高频数据来看,工业需求保持相对平稳,基建实物工作量尚未 显著回升,房地产销售景气度环比走弱,出口或保持韧性,生产有所 分化,8 月数据或保持相对平稳。从高频数据,有几点边际变化值得 关注:
[金融业] [2025-09-06]
8 月 15 日,央行发布了《2025 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体来看,“适度 宽松”的货币政策总基调没有改变,并且延续了 7 月政治局会议要求的“落实落 细”,说明当前货币政策尚且没有来到可以转向收紧的地步但也缺乏进一步总量 宽松的动力,在央行各目标没有出现明显压力的情况下,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关键 是抓好落实,密切跟踪已经推出的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充分释放存量政 策效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更多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 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