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3-12-20]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省会福州。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北界浙江,西邻江西,西南与广东相接,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 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成为福建的新增长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占福建省 GDP 的 47%,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约 70%的 GDP。“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作出“一个主题”,“一个首次”,“一个重点” 一系列部署安排。
[金融业] [2023-12-20]
2023 年是疫后正常化“承启之年”: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引发的供给冲击基本消退,无风险利率上行和信用收缩产生的需求冲击尚未兑现;2024 年或是正常化的“收官之年”:去通胀终要“交卷”;经济如何“着陆”的路径之争或见分晓;世界重回“长期停滞”,还是进入“长期滞胀”的范式之争或初见端倪。
[金融业] [2023-12-20]
2023 年 11 月以来市场整体表现好转,部分宽基指数呈上涨趋势。2023 年 11 月,国内权益宽基指数较 10 月有所好转:中证 1000 上涨 1.86%、上证指数上涨 0.36%、万得全 A 上涨 0.35%、中证 500 上涨 0.30%、科创 50 下跌 1.00%、深证成指下跌 1.39%、上证 50 下跌 1.89%、沪深 300 下跌 2.14%、创业板指下跌 2.32%。债券市场整体表现较好:中证信用债指数上涨 0.38%、中证国债指数上涨 0.36%、中证转债指数下跌 1.01%。
[金融业] [2023-12-19]
货币政策是经济政策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其中介目标的选择。根据经典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为了检验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改革的进展程度,本文重点分析以货币供给量为主的数量调控机制和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机制在中国经济中的区别,进而给出相应建议。
[金融业] [2023-12-19]
1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预计在 1.2 万亿左右,同比多增约 500 亿,结合政府债发行高峰预计 11 月新增社融规模在 2.42 万亿附近,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 1.98 万亿,旧口径下社融存量增速或将升至 9.7%附近,调整后的新口径增速预计升至 9.4%左右。
[金融业] [2023-12-19]
8 月以来的化债行情,很极致,城投的利差已经压缩到历史极低水平,然资产荒的大环境并没有改变,进入 11 月,城农商二永成为了新的风口,其行情也正在加速演绎着,当然,这当中的主力参与方有较大的结构性差异。
[金融业] [2023-12-18]
正股信测标准是国内最早的从事检测服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领域涵盖 汽车、电子电气、消费品、新能源、工业品及零部件、生命科学等,为客户提 供检测、认证、标准研发等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在汽车领域,公司主要服务 于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中心,聚焦于汽车研发阶段测试认证 (DV/PV),核心技术能力包括智能座舱、底盘、高压线束、新能源充放电等 领域检测,客户包括上汽、北汽、比亚迪、蔚来等国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在 电子电气领域,公司业务包括电磁兼容检测、安全检测、理化检测、可靠性检 测等,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公司新产品的海外认证,客户包括华为、小米、格 力等知名企业;此外,公司还涉及日用消费品、健康环保等领域的检测业务, 依托于子公司三思纵横提供的试验机业务等,未来业务还将延伸至武器装备检 测领域。
[金融业] [2023-12-18]
银行资本债方面,二级资本债由于资本新规面临风险权重上调,导致 行情走势不及银行永续债,目前银行永续债较二级资本债的品种利差 处于历史低位,结合成交活跃度来看,二级资本债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国股行、发达区域的城商行二级资本债的交易价值也值得关注。
[金融业] [2023-12-18]
年底收官,预计本年年底银行理财规模难超过行业 22 年底水平。(1)11 月份存量规模保持恢复态势,月底存量规模 26.8 万亿元,环比上月增加 0.3 万亿元。考虑到季度末回表效应,12 月理财规模仍面临一定调整压力。按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口径,2022 年底行业规模约 27.65 万亿元,即使考虑一定披露口径差异,年底理财规模较难超过去年年底水平。(2)产品结构看,当前理财产品以现金管理类(摊余成本法计量)和短久期类债基产品为主。考虑到近期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相关产品基于较高绝对收益水平受到零售客户青睐。(3)机构格局看,全年大行理财规模整体缩水,股份行和部分优质城商行理财子较年初有 10%以上增长,但尚未回到 22 年高点水平。
[金融业] [2023-12-18]
北交所定位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与沪深交易所展开差异化竞争,补齐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的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大幅低于科创板与创业板,资产方面北交所公司规模约为科创板、创业板的 1/4。收入利润方面北交所公司也低于创业板与科创板。需要注意:虽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较小,但理解为创投公司,或生命周期早期公司可能也不恰当。从成立年限来看,北交所公司成立年限与创业板公司类似,高于科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