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4-03-12]
从公司对转债下修态度的边际变化入手或可以一定程度提高下修胜率。一方面,当公司在转债下修相关信披方面出现边际上更加“积极”的表现时,转债下修博弈的胜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当公司设置的下修重新起算期有边际缩短迹象时,下次触发下修提示下修的概率相对更高。另外,此前进行过下修的转债,当次触发下修条款后下修的概率更高。从公司大股东是否还持有转债的角度来看,大股东持有转债的下修概率更高。
[金融业] [2024-03-12]
一)流动性上游:2 月以来美联储维持缩表操作不变,周均缩表规模为 161.5 亿美元,低于 2023 年下半年 241.6 亿美元/周的缩表规模,财政部 TGA 账户余额已恢复 至 2022 年水平,金融市场上游流动性相对稳定。(二)流动性中游:银行隔夜融资利率(OBFR)稳定在 5.32%左右,美国银行存款机构准备金余额超过 3.5 万亿美 元,银行间市场仍具有充足流动性,但回购市场显示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协议 (ONRRP)使用规模持续下降,较 2022 年年中时的峰值减少超 1.8 万亿美元,或 于 2024 年 6 月耗尽,隔夜担保融资利率(SOFR)在 2023 年年末至 2024 年年初一 度跳升,显示中游资金流动性较为紧张。(三)流动性下游:2 月以来股票市场波动率、债券市场信用利差表现相对稳定,流动性未出现明显波动。
[金融业] [2024-03-12]
随着理财赎回潮的冲击褪去,信用债市场在 2023 年呈现出了典型的牛市行情。一方面,经济修复进度弱于预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长端利率大幅回落,这为信用债的牛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化债政策推动下,城投债的定价逻辑显著变化,弱资质城投债大幅压缩,这使得高票息资产的供给大幅下降,叠加政策约束下城投债净融资规模的下滑,使得信用债供需失衡的局面加剧,“资产荒”的逻辑开始向整 体信用债市场蔓延。从各类债券品种来看,低等级短久期的各类信用品 种表现普遍较强,化债政策催化下弱资质城投债利差下行幅度最大,2Y 以内品种利差下行的幅度大于 3 年期品种,隐含评级 AA 及 AA-的煤炭、钢铁以及二永债利差也都下行 100BP 上下,且这些品种 3 年期利差下行幅度多数大于 2 年以内的品种。
[金融业] [2024-03-12]
2021 年之前,在名义增长下行的时段,货币政策的应对思路往往是通过降准、降息、压低贷款风险溢价等量价手段进行逆周期调节,推动商业银行扩表宽信用。我们理解是因为基建地产产业链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信用 环境多数在货币宽松 2-3 个季度之后迎来改善;而信用环境改善 2-3 个季度之后,又会迎来价格周期回升与名义增长修复。投资者可以根据政策拐点、M1/信贷脉冲预判盈利周期的拐点,进而对权益资产进行择时。
[金融业] [2024-03-07]
二手房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搜寻难度大、交易流程复杂、资金风险大、市场专业分析难度大等难点,导致存在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学习成本,使得 C2C 交易难度大。中介存在的意义在于降低上述三大成本:1)提供真房源平台、提供对房屋较为熟悉的咨询、带看服务等降低信息搜寻成本;2)提供产权查验、办理过户等流 程服务,以及资金保管、房屋质量保险等安全保障降低交易成本;3)提供委买委卖建议、价格谈判建议等降低学习成本。只要中介费用低于上述三大成本,则二手房交易中介业务就有存在的价值。
[金融业] [2024-03-06]
[金融业] [2024-03-06]
[金融业] [2024-03-06]
行情复盘:1月“高股息”板块防御属性凸显。1月整个大盘情绪走弱,个股板块呈跌多涨少,仅煤炭、银行等高股息板块收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计算机和电子等板块跌幅靠前。其中,截至2024年1月末,申万银行业本月上涨6.17%,跑赢沪深300指数12.4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城商行板块表现较优。
[金融业] [2024-03-06]
目前我国养老理财市场中养老理财产品占大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占比小。从“四地四机构”到“十地十机构”的试点推进,养老理财规模从 0 提高到 1000 亿以上。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也在扩展,但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规模只有 17 亿。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和发行区域扩大,将助力养老理财市场的繁荣和规模的扩大;理财子可将养老类理财纳入到养老生态圈,从产品匹配、产品和渠道多元化以及制度体系完善、借鉴海外经验等方面,通过产品类型和规模并重,来加快养老理财市场的发展。
[金融业] [2024-03-06]
2013 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转折点,中央首次提出“三期叠加”,意味着经济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演变,对于当前宏观环境存在借鉴意义。2014 年也是房地产周期的重要节点,开启了 2015-2021 年一轮强势上行周期。此外,2013-2014 年是金融严监管的初期,对后续金融去杠杆奠定基础。2013-2014 年投资环境与当前存在相似性,位于熊市后期市场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