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农、林、牧、渔业] [2023-12-11]
[金融业] [2023-12-10]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国土面积约为东盟的近两倍是世界三大主要移民目的国之一。2022年澳洲人均GDP645万美元全球排名第16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作为资源型经济体,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采矿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煤炭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银行业高度集中,以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WBC)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澳新银行(ANZ)为代表的本地四大银行市场集中度高.中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澳大利亚市场,共有7家银行在澳设有分支机构。澳大利亚股票市场发达,澳证券交易所(简称澳交所,ASX)是世界第5大股权交易市场。
[金融业] [2023-12-10]
2024 年,国内宏观环境的主线在于多个周期的触底回升,经济复苏大势明确, 但复苏的结构性特征也同样显著。复苏离不开政策的助力,而政策的阶段性释 放可能带来复苏斜率的波浪式变化;海外宏观环境可能将分为上、下场,上半 年的主基调在于逐渐凸显的美国经济恶化风险,下半场的主基调在于有望到来 的美联储降息周期。预计在内部稳增长政策发力、外部金融环境由紧转松的大 背景下,海内外股、债市场整体均可能呈现走牛趋势,但行情演绎节奏和波动 幅度不能一概而论。
[金融业] [2023-12-10]
10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持续回升,税收和非税收入均明显改善。税收 收入改善源于近期经济景气度回升。9 月工业生产活动走强和PPI 降幅进 一步收窄带动国内增值税同比加速回升,内需改善和10 月进口增速的提升 促进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此外,低基数下10 月汽车销量大幅 提升,对车辆购置税的提振明显。
[金融业] [2023-12-10]
本文中我们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结合:将因子看 做资产,首先使用非合作博弈的方法,计算每个资产组合 与市场基准博弈并且达到纳什均衡时的收益;再使用 Shapley 值规则根据组合收益计算每个资产的权重。
[金融业] [2023-12-10]
中证指数公司 2023 年 11 月 17 日公告,“经审慎研究评估并充分征询各方意见, 中证指数公司决定将符合条件的北交所证券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空间,以进一 步提升跨市场指数的表征性。”这意味着北交所内标的正式被纳入中证全指样本 空间,预计带来较为大量的中证指数基金的被动配置需求。从中证规模指数的样 本空间来看,使用中证全指样本空间的主要为中证全指、中证 100、中证 1000、 中证 2000 指数。从现有的以中证规模指数(中证 100、中证 200、中证 500、中 证 800、中证 1000、中证 2000)为基准的指数基金为统计样本,中证 1000 指数 基金总规模则为 803.11 亿元,103 只;中证 2000 总规模 54.33 亿元,13 只。中 证 1000 及 2000 指数基金共 857.44 亿元。
[金融业] [2023-12-10]
[投Ta资bl要e_点Su:m上ma市ry寿] 险公司 10 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8.5%(不含中国太平, 下同),预计主要受银保业务暂停影响。产险公司10 月单月保费合计同比 +3.6%,其中人保车险单月保费同比+6.3%,非车险同比-3.4%。我们认 为,保险行业负债端改善+估值底部,安全边际高,攻守兼备,“优于大 市”评级。
[金融业] [2023-12-08]
「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 是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推出的支付金融基建,由中国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负责运作。转数快自 2018 年 9 月 17 日开始 接受登记,9 月 30 日全面开通。用户包括个人和商业企业,作为零售支付服务金融基建,个人账户占比 99%左右。币种包括港币和人民币。市民登记用户已经从 2018 年 9 月的 约 45 万个,2018 年底按同一识别码(以同一手机号码或电邮地址登记连接超过一个账户只计一次)已经增加至约 172 万个,到 2023 年 8 月已经达到 924.24 万个,年复合增长率约 43.4%。
[金融业] [2023-12-08]
政策指引下,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在 10 月重启发行,截至 11 月 21 日数据统计,除了北上广藏外的 27 个省市披露的已发和待发的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已达 1.37 万亿元。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放量的助推下,再融资债 10 月发行规模明显放量,单月合计发行达 11695.7 亿元,达到历史新高。 与 2022 年同期相比,2023 年 1-10 月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平稳,10 月发行环比虽有所回落,但仍超 2000 亿元。
[金融业] [2023-12-08]
更加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和流通机制。意见提到“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并没有带来投资增速提升,信贷拉动投资的作用在下降”。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外需回落,经济内生动能较弱,居民信心不足,地产政策放松效应传导较慢,宏观政策呈现“宽货币+紧财政+宽信用”特征。从经济运行看,企业信贷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对此,《意见和建议》提出,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做到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在疏通传达机制、流通机制上多下功夫,解决好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