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4-01-15]
[金融业] [2024-01-15]
变革演绎,求索发展。2023 年公募市场主旋律是景气度低位+改革深化。行业总量增长但增速下滑,新发遇冷,业绩波动较大,产品结构与竞争格局平稳。管理费→交易费 →销售费的系统性改革渐入深水区。展望 2024 年,政策引导方向,景气度决定空间,关注五大机遇:1)费率改革引导基金管理、投资研究回归本质,头部竞争力有望提升;2)被动化提速,发力宽基/主题 ETF 布局;3)养老金融大有可为,目标基金匹配个人养老金配置需求;4)产品创新持续,浮动费率、券商结算或为突破口;5)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后,财富管理具备空间。建议关注持有优质公募的广发证券、东方证券,财富/券结领跑的中信证券。
[金融业] [2024-01-13]
基本面方面,GDP 和失业率均不支持降息,降息的唯一动力来自通胀从异常高位回落。目前,CPI 同比为3.1%,虽然 部分有基数效应的原因,但已有6 个月落入2~3.8%这一历史正常区间(图3)。若往后环比不超过0.3%,则同比将稳定在这 一区间内,可以小幅降息。若通胀控制得当,根据2000~2006 年的经验,最终可以尝试降息到3.25~3.5%附近,但首轮降息 我们暂时先看50bp。
[金融业] [2024-01-13]
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具有重要意义。分红回购是公司治理、回报投资者的重 要方式,对于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乃至投资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方面,分红回购是股票投资的重要收益来源,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分红回 购收益在股票投资总回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分红回购能够向市场传达盈利稳定以及企业价值被低估的积极信号。此 外,回购还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
[金融业] [2024-01-13]
我国银保渠道发展历史回顾:起源于1995 年,经历了起步探索、高歌 猛进、规范发展阶段,2000-2021 年保费收入复合增速46%,银保渠 道贡献的保费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后逐渐下降至2020 年的30.1%。我们 回顾历史发现,影响我国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的因素包括:监管政策、 存款利率、权益市场走势。(1)监管政策,监管对银保渠道的放松及 收紧均会影响渠道保费收入的增速和占比,如2002 年开启“1+多” 代销模式,银保渠道保费同比大增,而2010 年不允许保险公司驻点银 行销售,2011 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12.7%;(2)银行存款利率变 动与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速反向变动,如2008 年存款利率下降,而银 保渠道收入大增112.2%,2014-2016 年存款利率持续下调,银保渠道 保费收入增速持续扩大;(3)权益市场与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步变化, 由于银保渠道过往以分红险为主,因此权益市场影响分红险红利实现 率,进而影响产品的相对竞争力。
[金融业] [2024-01-13]
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力度到底够不够?这一问题背后答案是理清 当下以及明年货币政策取向的重要线索:降息两次,但经济回升偏缓且 实际利率高企;MLF 与逆回购续作用的更多,但降准依旧谨慎(没有突 破每年50bp 的默认空间),市场利率持续紧俏:加之年末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改进货币供应规则,控增量、调存量——今年的货币政策不可谓不 积极,但总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金融业] [2024-01-13]
本报告是国盛证券金融工程2024 年度量化策略展望。我们将从宏观、中 和微观等角度进行阐述,下文中今年以来代表年初至2023 年11 月30 日, 当前时点代表2023 年11 月30 日。 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1)经济六周期情景:当前我们处于货币扩张的 阶段,从历史经验看此阶段一般是股弱债强,下一阶段(信用扩张)则是股 强债弱。因此当下的战术配置建议是超配利率债,低配权益,等待信用扩 张信号的发生。2)权益配置建议:我们测算权益资产预期收益均在20% 以上,但宏观胜率较低,因此属于典型的高赔率-低胜率品种,beta 机会仍 需等待。3)债券配置建议:我们测算7-10 年期国债未来一年预期收益为 3.4%,且宏观胜率较高,属于高赔率-高胜率品种,建议重点关注。
[金融业] [2024-01-12]
中国的支付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银行为基础,经授权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补充。截至 23Q2,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的金额占比为71.3%,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18.4%,反映了 它们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金融业] [2024-01-12]
2023 年12 月12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 年经济工作, 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 年经济工作。会议总体认为2023 年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在高质量发展各个方面取得进步。同时仍面临一些困难 和问题,要增强忧患意识。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 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同时要继续“防范 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政策布局偏积极,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先立后破,强调政策取向的一致性,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 果。
[金融业] [2024-01-12]
政府债继续支持社融修复,信贷延续走弱。政策发力,项目对需求拉动尚未显 现。11 月社融与中央经济工作表述一致性,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货币政策灵 活适度,政策要加力,增量适度,提质增效来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 立后破”。关注后续项目落地对需求的拉动及后续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