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3-10-31]
增发1万亿国债、自2000年以来首度年内调整预算传递财政积极发力的信号,预计会对四季度及明年 GDP 将产生显著带动作用,有利于股市整体情绪的提振。对于债市而言,在支持信贷增长和实体经济修复的目标下,我们认为央行有较大概率在四季度降准,也不排除降息操作。若宽货币取向得以验证,财政发力对债市的影响或将体现为利空出尽的逻辑,长债利率调整后将具备较强配置价值。
[金融业] [2023-10-31]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9%。超市场预期,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明显。展望年内,经济复苏向好的动能预将持续,2023全年有望实现5.2%以上的CDP增长。分部门来看:消费稳步回暖,是最重要增长动能。最终消费支出是主要增长贡献项,前三季度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出行恢复。促消费政策带动居民消费回暖,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连续两个月当月同比增速超预期。步入四季度,“双十一”。春节假日等因素提振下,消费有望延续向好,预计全年增长7%左右。
[金融业] [2023-10-31]
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金融债券是指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按约定 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这里的“金融机构法人”通常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及其他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由于政策性银行以央行信用为背书,出现违约风险的可能性极低,又被称为“准国债”,属于利率债范畴,因此本文只对金融类信用债即剔除政金债后的其他金融债券品种进行梳理。
[金融业] [2023-10-31]
提振经济增长预期。我们在前期报告中多次提及财政发力是未来一段 时间经济复苏的核心(《等待财政》),8 月份开始,财政扩张力度有所增加(图 1),但从财政收支进度来看,目前广义财政支出接近去年进度,但收入进度大幅落后(图 2),需要额外赤字目标补充财政收支缺口,所以增加赤字有合理性。目前已经进入四季度,此时上调赤字率,增加财政积极力度,说明决策层对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可以提 高今年经济增速预期。另外随着今年赤字率的上调,可能意味着明年的赤字率预期和经济目标预期也可以提高。
[金融业] [2023-10-31]
风险溢价是大类资产相对估值的核心指标之一,对指导股债轮动具有重要 启示。我们把风险溢价定义为股市市盈率倒数与十年期国债利率之差,风 险溢价越高说明股票相对债券越便宜,一般预示未来股票相对债券相对表 现越好(《揭秘股债轮动:风险溢价的择时信号》)。
[金融业] [2023-10-31]
为什么要关注团队投研建设?“固收+”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多元、策略组合方式繁多, 对于管理团队的综合投研实力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深的依赖。换言之,基金公司 在各类资产端的投研积累及资源多寡,或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产品能够“站在团队的 肩膀上”获取到多厚的安全垫,而这也是“固收+”基金获得持续稳定业绩来源的重要一 环。
[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3-10-31]
2023 年10 月17 日至18 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 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 际活动。据官方统计,截至2023 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52 个,大多数 为发展中国家,覆盖全球近一半的总人口和约1/4 的GDP。2013 年“一带 一路”倡议首次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一带一路”建设经历了由“大写意” 到“工笔画”的演变,越来越重视投入效益、供给质量、发展可持续,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金融业] [2023-10-31]
美国各项经济指标仍表现强劲,市场对于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预期也再次升 温。今年三季度以来,中资美元债收益率跟随美债利率持续上行。9 月美联储 暂停加息,多位官员表示此轮加息接近尾声,但在美国经济基本面持续表现韧 性的背后,中资美元债的收益率走势又将何去何从?反观境内信用债,随着9 月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呈调整态势,站在四季度伊始,如何理解核心板块(城投、 地产、银行、AMC 等)境内外债券的性价比情况,未来各类中资美元债又将 如何表现,本文将做一一阐述。
[金融业] [2023-10-31]
9 月社融存量增速9%,环比持平于8 月:9 月,社融新增4.12 万 亿,同比多增5638 亿元,政府债和表外未贴现票据同比大幅多增 是主要拉动因素。9 月政府债延续8 月以来的同比大幅多增态势, 叠加基数效应,对社融的新增形成支撑,符合我们此前的预判。
[金融业] [2023-10-31]
货币派生原理决定社融为M2之源,因此,M2与社融增速正相关。近年M2增速底部企稳回 升体现较宽信用政策效果。同时,社融扩张向M2传导包含两次过渡:社融向银行资产端的 过渡以及银行资产端向银行存款过渡。这两次过渡均存在不同步因素,因此,现实中M2与 社融增速仅存在同向性,二者增速差长期存在且阶段性扩大或收窄。